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6 毫秒
1.
正面报道要吸引人,就要增强指导性和针对性;为了增强指导性和针对性,就要善于选角度、抓问题。一提抓问题,有的同志就感到和正面报道是对立的,认为既然是正面报道,就要回避问题,这其实是对“抓问题”的误解,把“问题”理解得太狭隘了。关于“问题”,《现代汉语词典》有4种解释:一是“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二是“须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三是“关键、重要之点”,四是“事故或麻烦”。4种解释中,只有第4种和正面报道是对立的。正面报道并不排斥“抓问题”,不论对问题作“题目”、“矛盾”、“疑难”、“关键”等何种理解,正…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新华社时的讲话中,号召新闻工作者:“学习、学习、再学习”,“深入、深入、再深入”。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才可能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之矢;只有“深入、深入、再深入”,才可能了解到事物发展变化的底里,做到用革命理论之“矢”,射改革和建设之“的”,写出反映实践又指导实践的好报道来。一近几年来,在新闻改革中创造了“抓活鱼”的经验。我认为,抓事物发展演变过程中的问题,才是真正抓活蹦乱跳着的“活鱼”,才是抓促进事物  相似文献   

3.
报道要抓问题,几乎是新闻报道人员所共知的第一要诀。问题有新老之分,以我之见,抓老问题,是“于世人之外别出眼目”,像从陈年酒坛里咂出一丝久违的醇香;抓新问题,是“二月春风似剪刀”,像万绿丛中,专  相似文献   

4.
“抓问题,求深度”,是我们近两年在抓典型报道中着意探索的一个问题。自1988年初以来,我们在全报社提出的主攻目标是:“加强调查研究,突出抓问题,深入抓典型,为把报纸办得更有生气、更有特色而努力。”确定这个奋斗目标,中心思想是要在连续几年抓典型的基础上,把“抓问题”也放在突出位置上,把“两抓”拧在一起,努力尽快地把“抓问题”这个比较薄弱的环节突上去。过去几年突出抓典型,社会反响很好,体会也较深,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在抓问题上还是一个弱项,有相当一部分稿件依然内容平淡,不新不深,肤浅乏味,加之报道面较窄,难得给读者以较多新鲜的、警策的、有价值的东西。有些揭示问题、回答问题的报道(包括评论),并不都是自觉地采写和组织  相似文献   

5.
有的通讯员以为,报刊头条文章具有一定指导性,只有领导或记者才能写。其实并不尽然。作为通讯员,只要是善于抓准问题,也可写出能上头条的新闻稿。多年来的写稿生涯,我摸索出一些抓问题、争取上头条的体会。现作交流,供通讯员们参考。什么是问题?毛泽东同志曾讲过“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那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那里就有问题。既有问题,你总得赞成一方面,反对另一方面,你就得把问题提出来”。那么怎样抓问题呢,抓什么样的问题呢?一是抓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有段时期,青川县组织机关干部在“双抢”大忙季节去支农。开始,农民…  相似文献   

6.
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不少好线索或好选题,因为记者写不好或报道得不精彩而错过了时机,被白白地浪费掉了。所以,本文有必要就如何把握线索和选题进行一番论述。 这些做法就是:要牢牢地记住“三抓四见”,并紧紧围绕“三抓四见”来写。 “三抓”是指抓事例、抓人物、抓观点。这三者在多数情况下是有机地联系起来的。要让记者在每次采访前,牢牢地记住自己的任务是去抓这个线索或选题中的事例的,是去抓人物和人物观点的。有了这种强烈意识,就会从理论上指导和规范自己在采访中的具体行动。 “四见”是指见物、见景、见奇、见情。这四者也是经常联系在一起的。用“物”、用“景”衬托报道的气氛,体现报道的事实;用“奇”去揭示所报道内容的“新闻性”,争夺受众的眼球和耳朵,从  相似文献   

7.
古代文论家刘勰在《文 心雕龙·隐秀》中提出了 “秀”这一概念。“秀也者, 篇中之独拔者也。”此处 “独拔”意为“引人注目”、 “精彩绝伦”。“秀”可以视 为文章中的“亮点”,即写得 精彩或能激起读者阅读兴 趣的句子、段落。新闻评论 作品也不例外。其中总应有一段(句)或几段(句)能在读者思想上留下烙印,或是问题抓得准,或是揭示本质深刻,或是理论上有新的开拓,或说法新鲜让人耳目一新,并且所有这一切都以精彩的语言为载体。 刘勰提出了“秀”的审美标准、功用:“秀以卓绝为巧”,“雕削取巧,虽美非秀”,“(秀)动心惊…  相似文献   

8.
杨博 《青年记者》2020,(4):88-89
每年12月末,很多英语网络词典会选出“年度词汇”。这些词汇或者是一年来某家网络词典被最多用户查找或评论的词汇,或者是由用户在某家网络词典列出的“年度词汇”列表中推选出的词汇。这些“年度词汇”往往会反映英语世界人士尤其是网络用户的思潮、情绪或关注点。  相似文献   

9.
黄本军 《新闻记者》2001,(12):61-61
日 常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况 :有心栽花花不开 ,无心插柳柳成荫。新闻采访中 ,也有类似的情况出现 :作好准备想去采写的内容没写成或在完成的同时 ,意外发现并采写的另一新闻 ,竟比“计划内”的更鲜活、更生动。这种看似“东方不亮西方亮”、偶而得之的现象 ,实际上是作者用心观察事物、多个心眼抓新闻的结果。经济报道 ,特别是工业经济报道 ,最容易落入“通过技术改造、产品开发、提高质量或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或扭亏为盈、或效益大增、或超常发展”的俗套。枯燥的数字加一连串的专业术语 ,令人乏味。2000年1月 ,听…  相似文献   

10.
有位青年同志来信问我:“你为什么老是有可写的题材?”过去也常有一些青年同行向我提出这个问题。我总是这样回答:一定要从“单打一”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学会东抓抓西摸摸。一看“东抓抓,西摸摸”这六个字,有些人就会摇头。他们不知道干记者这一行,就得学会这套本领,否则就只好常人“宝山”而依旧两手空空。比如,领导上交一个任务下来,记者带了这个任务采访,如果只顾“这一头”而不及其他,那末当这一头确实有东西可写时,固然不虚此行,而当事实与“线索”大相径庭,或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当今这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所产生的矛盾相当激烈。作为“媒体之剑”——电视新闻评论,以和谐的思维“抓问题”越发显得重要。那么,为何要以和谐的思维“抓问题”呢?笔者结合自己审看一些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2.
写作琐谈     
好一个“抓”字了得 法国大艺术家罗丹说过:美到处都有,缺少的是发现(大意)。此言极是。以此看新闻,同样如此,新闻到处都有,缺少的是发现。要发现就得靠记者去“抓”、去“抢”,有时新闻近在咫尺,转瞬即逝,你不敏锐,不敏感,就“抓”不住,就错过,关键还在一个“抓”字。 新闻靠抓,评论同样如此,好的点子,也是像灵感一般稍纵即逝,不急切抓住,就化为乌有,关键也在一个“抓”上。七届全运会,女子举重第一块金牌引人瞩目,结果奥运会金牌得  相似文献   

13.
“抓问题”是新闻学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也是影响一篇稿件质量的关键之所在。大凡有经验的新闻工作者,都十分重视“抓问题”。最近,笔者通过研究分析,觉得许多稿件之所以被编辑“枪毙”,并不是稿件写得不好,而是稿件所反映的问题新闻价值不大。正如常言所说:“没抓到点子上”。那么,如何才能抓出有价值的问题,提高稿件的“命中率”呢?笔者觉得,应该注意把握  相似文献   

14.
读报随记     
读报,有所感,随手记之,近得三则。负负不能得正有人为检验医院服务态度和医疗质量,使出个“绝招”:把茶水作尿样,向多家医院送检,看你得出什么结论。结果自然是五花八门。一家媒体“抓”住此事,“炒”得“火热”,一时间,这家医院不负责任,那家医院水平低下,传的沸沸扬扬。可是,人们不禁要问:你送的既是“尿样”,医院按“尿样”对待,  相似文献   

15.
最近在商界最流行的词汇,莫过于“互联网思维”了。“互联网思维”,就像一部让人垂涎的武林秘籍,得之可化腐朽为神奇,无论是小米、阿芙精油,或是卖煎饼的黄太吉.都宣称自己用互联网思维取得了巨大的胜利。那“互联网思维”究竟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6.
头版是广播电视报的“黄金”版面,露面之脸,传神之眼,它最重要因而也最难办,但我们经实践后得到了抓“活鱼”的好办法.抓新闻好比抓活鱼,活鱼在江河湖海里,新闻在人民群众中.  相似文献   

17.
记者拥有“编辑观点”,实际上是多一个角度看问题。这样做的结果,会使记者抓报道、写报道的“命中率”更高,劳动成果更好地在版面上得到体现,使稿件的“供”与版面的“需”之间联系得更密切。  相似文献   

18.
“公安队伍中存在的问题是包不住的,是掩盖不了的,越包,越掩盖,问题将会越严重,队伍将会越来越糟。”此话出于公安部部长贾春旺。 今年2月,中国公安部的“十二条措施”,旨在惩治公安腐败。贾春旺对惩治公安腐败提出了七个字:真抓,早抓,主动抓。贾春旺所指要抓的内容,包括: 为谋取私利,参与或变相参与经营歌  相似文献   

19.
有位青年同志来信问我:“你为什么老是有可写的题材?”过去也常有一些青年同行向我提出这个问题。我总是这样回答:一定要从“单打一”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学会东抓抓西摸摸。一看“东抓抓,西摸摸”这六个字,有些人就会摇头。他们不知道干记者这一行,就得学会这套本领,否则就只好常入“宝山”而依旧两手空空。比如,领导上交一个任务下来,记者带了这个任务采访,如果只顾“这一头”而不及  相似文献   

20.
抓问题,是记者(通讯员)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许多同志从走上新闻工作之路的第一天起就学着抓问题,干了几年、几十年,还在念叨着“抓问题”这个词。抓问题为什么如此重要?怎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抓问题的能力从而写出新闻精品呢?结合新近评选出来的第9届“中国新闻奖”部分获奖作品,本文围绕“什么叫抓问题”、“抓什么样的问题”、“怎样抓问题”这三个方面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