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据内生经济增长理论,采用广东省21个地市2000—2009年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单位根和协整检验等现代计量方法分析财政科技投入对地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财政科技投入对广东省区域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且人力资本与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的结合对经济增长作用显著。基于这一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和建议,从而使财政科技投入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来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2.
刘媛媛  孙慧 《科研管理》2014,35(10):26-32
运用扩展C-D生产函数的索洛余值法,计算出新疆1994年至2009年RD经费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总体贡献率为4.58%,远低于全国40.71%的平均水平,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小;其次从投入和产出两方面构建科技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分析法)对全国30省市科技投入的贡献度进行评价,得出新疆科技投入综合效率为0.46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无效导致其贡献度很低,且呈现科技投入产出规模效益递减的趋势。因此,在现有科技投入规模下,应合理配置科技资源,提高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将科技投入最大程度地转化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产出,发挥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甘肃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一个区域科技经济系统来讲,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关关系。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依据甘肃省2000~2008年的统计数据,对科技投入各个指标与甘肃省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表明:R&D经费支出、科技人员投入与经济增长均有正相关关系,而研发经费的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为显著,其中科研机构的研发经费投入作用最明显,根据以上结论提出了甘肃今后科技投入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根据我国沿海三大经济区域经济增长与科技投入的数据,首先对沿海三大经济区域经济增长与科技投入做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然后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进一步研究.对三大经济区域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做了分析与比较.研究认为,在我国沿海三大经济区域中,长三角地区在各项指标中几乎都处于领先地位;我国沿海三大经济区域的经济增长与科技活动人员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其次是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再次是R&D经费支出;珠三角地区经济增长率与科技活动经费增长率及R&D经费支出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较为微弱.  相似文献   

5.
研发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考虑到研发投入决策非线性特征和区域经济空间异质性,基于半参数空间滞后模型分析了研发投入对广东省4个区域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得出主要结论:(1)研发投入对于区域经济增长具有多种类型非线性影响;(2)国内消费需求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3)采用半参数空间滞后面板模型能更好拟合区域经济增长过程。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建议:(1)基于区域经济特征制定差异化创新驱动发展政策,充分发挥创新驱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2)积极完善区域经济网络,增强区域经济增长从经济中心向经济腹地的扩散效应;(3)从城乡一体化和区域一体化两方面优化区域经济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6.
运用隶属度分析和灰色关联度模型,对青岛市科技投入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联度进行分析,得出科技投入各项指标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度,从而揭示出青岛市科技投入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机理,并根据分析结果为青岛市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区域比较的东北地区科技投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慧民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12):105-107
科技投入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进而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将借鉴把中国大陆分为八大经济区域的观点,以八大区域为分析单元,从科技人员和R&D经费两方面将东北地区的科技投入与其他区域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对八大区域及东北地区的科技投入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详细研究,旨在为东北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宏观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国家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创新发展”居首位的五大发展理念,科技创新投入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本文采用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探讨经济增长目标设置如何影响科技创新投入。研究发现:经济增长目标设置对科技创新投入并非单向线性影响,而是呈U形曲线关系。经济增长目标设置对5类科技创新投入的影响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U形曲线拐点所对应的目标水平。这揭示了经济增长目标设置在科技创新领域的非预设结果,弥补了以往研究忽视目标设置对不同类型科技创新投入异质性效果的局限。  相似文献   

9.
基于社会结构矩阵研究框架,设定了影响区域科技创新政策的四项一级指标和十七项二级指标。运用熵权法进行权重确定。以北京市区域科技创新政策为例,对北京市2007年至2016年间的区域科技创新政策绩效进行计算并分析,本文认为,北京市区域科技创新政策绩效一直处于增长状态,且较小的科技投入能带来较高科技产出。但区域科技创新政策对环境的作用还比较单一,科技成果的实际转化还是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  相似文献   

10.
尽管中国经济恢复了高增长,但在后危机时期仍面临投入成本上升、供求结构失衡、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且在科技投入、产品创新与经济增长具有较强互动作用的前提下,当前应确立以支持企业产品创新和相关技术进步为重点的科技创新政策,实现经济内生的、持续的、良性的高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