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贫困大学生是当代大学生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因贫困而引发的思想及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加强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剖析了当前高等学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并就加强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现状,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及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采取的对策.健全贫困生的资助体系、加强贫困生自我心理脱贫的心理健康教育、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是解决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7,(26)
习近平总书记在扶贫领域提出的"精准扶贫"理念为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明了工作新思想、新方向。本文基于高职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从精准扶贫视角阐述如何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以此促进贫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当代贫困大学生心理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锐 《科教文汇》2008,(34):36-37
近年来,随着各大高校中贫困大学生的数量日益增多,贫困大学生所独有的一系列问题日益显现,而且逐渐受到心理学界和教育学界的关注。我国的心理与教育研究者发现并研究了贫困大学生存在的各类心理问题及特点。  相似文献   

5.
由于经济困难给贫困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造成了多重压力,使他们更容易产生自卑、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等心理问题.针对贫困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成因探讨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高等院校的经济贫困大学生迅速增多,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文章通过分析目前高校贫困大学生存在的不健康心理特征,找出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在原有的以单一经济直接援助的高校扶困助学体系当中,引入一个新的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管理理念,探索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探讨了高校贫困生由经济贫困引发的一些心理问题:自卑心理、焦虑心理、沮丧心理、文饰心理,这些心理问题正日益侵蚀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高校在解决贫困大学生经济困难的同时,更应该关心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8.
张正武 《科教文汇》2009,(15):72-72
本文主要探讨了高校贫困生由经济贫困引发的一些心理问题:自卑心理、焦虑心理、沮丧心理、文饰心理,这些心理问题正日益侵蚀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高校在解决贫困大学生经济困难的同时,更应该关心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大学校园里存在着一定数量因经济贫困而导致"心理贫困"的"双困生"。针对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试图从宏观上总结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种种表现,探讨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而寻找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曾霞 《科教文汇》2021,(13):166-167
大学生心理疏导是在遵循大学生心理生长发育规律的基础上,疏导大学生的心理和思想问题,以适应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时,要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通过平时的思政课或是课堂教学的渗透,关注和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该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心理疏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在心理疏导内容、人文素质、深入程度、专业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从网络平台更新知识、优化心理疏导方法、促进人文关怀和实施队伍的有机整合等方面促进心理疏导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2.
钱媛媛  唐凤  周旭  黄玲玲  张玉灿 《科教文汇》2020,(14):154-155,167
目的:调查上海市某民办高校大学生近一个月内的生活方式与心理状况,旨在描述在校大学生不良健康行为及心理问题现状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调查工具包括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量表及一般健康问卷GHQ-20,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在线问卷调查。结果:不同性别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总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男生和女生GHQ-20总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不同性别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总分与心理健康的自我肯定维度呈正相关,与忧郁、焦虑两个维度呈负相关。GHQ-20总分与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各个维度呈负相关。结论:健康生活方式与心理问题存在负相关关系,心理问题少的大学生具有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3.
钱春霞 《科教文汇》2013,(25):181-182
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是高校就业教育的新课题,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里的弱势群体,对其开展创业教育,有助于提升其竞争力。贫困大学生因为"物质贫困"带来了"心理贫困",也影响着其创业观念,从创业教育角度来探析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不仅是创业教育实效性的要求,也是提升贫困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要求,对高校创业教育实践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由于诸多原因,师范院校贫困大学生易产生自卑、焦虑、孤僻、内疚、嫉妒、依赖、冷漠等心理问题,他们不仅需要心理上的关怀,更需要社会的外在支持,在改变他们的不良认知的同时还应辅以各种形式的心理支持。  相似文献   

15.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过于关注少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课程教学也主要围绕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心理疾病的治疗展开,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积极心理学主张个体积极品质的研究,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和课程评价提供了新的视角。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幸福感、乐观、希望等积极品质纳入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畴,关注的是学生人格的发展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相应的教学评价体系也与教学紧密结合,突出学生的动态发展,促进学生的积极成长。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我国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和危机多发和突发情况下,大学生群体正面临着环境适应、人际交往、性与爱、理想与现实、升学与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与冲突,其心理问题日渐突显。本文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大学生心理规划"这一研究性对策。  相似文献   

17.
良好的人际交往与人的心理素质健康发展是紧密相连的,心理素质健康发展是在每个成长阶段逐渐形成的。在当今社会科技、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中,人才竞争激烈,大学生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才能更好地全面发展,但是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长久的过程,是在成长的各阶段养成的。目前,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应该引起社会的关注。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发现,人际交往对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该文对如何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进行分析,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孟玲 《大众科技》2012,14(3):168-169
结合实际案例,对大学生心理自卑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人际交往障碍、抑郁等各种心理症状进行分析,以及对此类心理问题采取干预提出了可行的方法和建议,以帮助大学生群体走出自卑心理泥潭,充分发挥自己的原有能力和智慧,令大学生们可以健康积极幸福快乐地生活。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在于其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而且是大学生创业能力提高的现实要求,并充分体现了高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在对当前大学生创业心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大学生所表现出的毕业即创业意愿不强、受经济利益驱动明显、社会责任感淡薄、创业实践经验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大学生良好创业心理素质的有效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20.
马翠婷 《科教文汇》2020,(9):167-168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一个关键问题,大学生群体是一个看似很轻松,但实际上却承受很大压力的团体。如在学习成绩、独立生活能力、人际交往关系、就业等多重大山的压迫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出现了极大的问题。如何减少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各高校无法避免且十分紧迫的问题,也是各高校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在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找出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针对相应的心理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协助问题大学生走出阴霾。本文希望可以对改善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改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做出一些微薄的贡献,以期对当代大学生起到有益的作用,并为他们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