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当今社会文化软实力在城市稳定繁荣和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愈加凸显,在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在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方面的有利条件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图书馆进一步发挥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国际大都市软实力内涵、塑造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国际大都市软实力的内涵进行了回顾与研究,并着重从文化软实力、国际沟通力、城市软实力的整合等方面对纽约、伦敦、东京和首尔等国际大都市软实力塑造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归纳.城市软实力的塑造必须以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的发展为依托,并配有专门的组织机制作为保障,国际组织、会议产业、传媒和影视业是提升城市软实力的倍增器,而城市营销是城市软实力塑造活动的整合器.  相似文献   

3.
张玲 《科教文汇》2014,(16):117-118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并把文化产业作为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最重要的途径。同时,发展文化产业是推动浙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形成新发展优势的必然选择。浙江作为民营文化产业和海洋文化产业的先进代表,文化产业势必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本文阐述了浙江文化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其健康发展的路径,包括:彰显浙江文化产业发展的两大特色、激发浙江文化产业发展的内部活力、塑造浙江文化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浙江文化产业的发展必定能有力地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产业的大发展与繁荣。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并把文化产业作为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最重要的途径。同时,发展文化产业是推动浙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形成新发展优势的必然选择。浙江作为民营文化产业和海洋文化产业的先进代表,文化产业势必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本文阐述了浙江文化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其健康发展的路径,包括:彰显浙江文化产业发展的两大特色、激发浙江文化产业发展的内部活力、塑造浙江文化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浙江文化产业的发展必定能有力地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产业的大发展与繁荣。  相似文献   

5.
蒋正峰  陈刚  尹涛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8):105-112
从创新环境、创新资源、创新能力和公共基础4个维度构建中国城市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20个主要城市2015-2019年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综合指数的动态特征分析发现:城市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综合指数在整体上呈现出逐渐增长且波动增长态势,大部分城市综合指数的排名变动相对不是很大,但各城市综合指数变异系数差异较大.提出从培育文创品牌、增强民间投资活力、梳理文化资源以及构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体系等方面进一步推动主要城市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机遇,结合十二五西藏区委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文化建设决定,提出公共服务水平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文化产业成为西藏的支柱产业的奋斗目标,提出如何提升西藏文化产业软实力和竞争力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7.
根据各地大力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发展,但农村由于软硬件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长效机制建设缺失,提出了补齐农村文化建设短板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基于高校图书馆的性质、馆藏文献、信息和文化软实力的天然关系、高校图书馆的人才多样化等因素的客观存在,高校图书馆信息功能发挥有利于所在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我们必须遵循合理的原则,采取科学的措施,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图书馆信息功能,促进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城市的文化图书发展繁荣。  相似文献   

9.
李娟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2):144+80-144,80
文化产业已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发展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而文化品牌体现了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文章从相关概念的界定出发,阐述了文化产业化背景下武术文化品牌的塑造和延伸,为发展武术文化品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第十次党代会的报告中进一步明确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强调要在创新体制机制中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产业聚集发展。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新一轮全球化经济竞争的重点。本文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时代背景出发,通过分析株洲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提出了株洲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1.
文化与软实力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化软实力不仅表现文化在软实力构成要素中的重要地位,而且强调文化在形成软实力中的特殊作用。党的十七大报告上也指出,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不仅应该在内容形式上得到繁荣,还应该体现在转播手段上,更应该在发展文化生产力中得到体现。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源泉,正如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创新是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所以我们要协调好文化创新能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王吉英 《科教文汇》2013,(28):99-100
“文化例外”是上世纪90年代初关贸总协定谈判时法国提出的,旨在将文化产品排除在自由贸易之外。法国政府通过立法和财政手段应对美国大肆入侵的视听产品、保护和发展本国的文化产业。“文化例外”实际上是一种文化保护主义。政府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本国文化产业受美国文化巨头侵袭的力度,但文化保护主义政策毕竟存在局限性。政府干预和市场调控双管齐下、互相弥补才是各国文化繁荣的根本保障,世界文化才会多样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黄佐琛 《大众科技》2012,14(4):267-269
在当前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下,南宁市文化产业正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更多的文化产品形态将得到市场的检验和接纳。动漫产业以漫长的产品生命线和高额的附加值,在促进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中愈发地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4.
王琳 《未来与发展》2010,(9):105-108
文化内容产业的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战略最为重大的战略之一。专家认为,只有那些学会将文化发展纳入综合竞争力的国家与地区才能在21世纪中取得决定性发展。在亚洲,以中国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文明已成为文化内容产业的主要内容,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就是最大的内容产业。在2008年"中韩日文化产业高端论坛"上,三国学者和企业界共同认为,应当研究"亚洲文化内容合作"发展战略,促进区域文化内容产业的全面合作。  相似文献   

15.
汤兆红 《科教文汇》2012,(13):203-205
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在积累、传承、创新和发展民族文化,落实和满足公民文化权力和精神需求,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以及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中坚力量,将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实现文化遗存公益性价值的重任,只有通过深化思想认识,提高业务水平,加强服务能力,才能更好地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从而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事业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翟小云 《科教文汇》2014,(24):209-210
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为文化事业发展进步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近几年来,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支持文化事业,为中华文化的腾飞描绘出了崭新的蓝图。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教育的主阵地,同时也是促进全民的文化建设和提高全民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它已发展成为了公益文化事业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然而,随着人们对信息需求的不断增长,公共图书馆的种种危机凸显出来,尤其是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以来,各种危机频频爆发。如何处理这些危机,已经成为了图书馆管理者不得不面对和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柯健  华哲铭  许鑫 《资源科学》2022,44(1):127-142
"文化城市"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文旅融合背景下,城市旅游文化元素很大程度上决定城市的吸引力和旅游品质,有必要对城市旅游文化元素深入解构,形成系统的认知框架.本文以上海为例,基于携程网站的上海游记文本,运用扎根理论分析方法,通过三级编码过程生成城市旅游文化元素分类体系,并结合上海旅游文化元素关键词表,分析城市旅游...  相似文献   

18.
范雪 《现代情报》2016,36(5):128-132
针对偏远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盲点问题,文化部启动建设"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本文阐述了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的建设目标、建设方法,并介绍了各地区的建设方式及服务手段,以及社会化合作的成功经验,提出"十三五"时期,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建设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化资源作为复杂的文化综合体,既是器具形态的文化,也是观念形态的文化.发挥区域文化软实力,必须实现文化资源的现实转化与产业转化,必须建立集群发展的新商业模式.以景德镇为例,以陶瓷工业与文化旅游业的关联性回归分析为依据,提出了创意产业集群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