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崽崽,原名郑国琳,广东梅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退休前任《天涯》杂志编辑,海南省作家协会秘书长。著有小说集《海口女人》、《谷街后》,散文随笔集《寻找自己》、《福地》等。《埋藏黄金的土地》获广东省作协新人新作奖,《遍地黄金》获海南省优秀精神产品奖。近年推出的新作《我们的三六巷》力压群雄,荣获奥林匹克花园百万元长篇小说大赛奖。在《我们的三六巷》中,作者怀着对人性无限的善意眷注和百般的温暖体贴,塑造出一群在暴雨骄阳的热带生活着的人物,其贴着大地写、挨着人生说的笔法,活泼快乐又不失幽默反讽的语言,浓郁隽永,与清爽热烈的性格适成呼应。为此,单正平、周泉根、林森、张浩文等于2012年底雅集一些喜爱崽崽的人一起畅谈品味其作品,最后形成ll篇文字。这里刊出的是参与讨论的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文艺学等专业的研究生杨碧薇、舒志锋、涂琼、欧漾等人的讨论文章,供读者批评。  相似文献   

2.
崽崽《我们的三六巷》中引用了大量海南方言,从方言土语的引入、俗话谚语的运用以及地方民歌的咏唱方面分析此作品的地域性特征。正是这些方言的使用,这部小说才具有了浓厚海南地方色彩。  相似文献   

3.
《我们的三六巷》(以下简称《三六巷》)的作者崽崽是当代中国最执著于海南书写的作家,被誉为“海南岛的老舍”,他自然尤为懂得和擅长用文字呈现海南的社会环境和海南人民的形象。《三六巷》中以狗六、吉仔、阿霞、李富、王瑶、财安等为代表的“原住巷民”、每日上演的诸事各色和人情百态、海口独有的老爸茶楼以及充斥满大街的各种小店……这些细致的描绘生动地呈现了海南岛上的平民众生和风俗文化。只要有过海口生活经验的读者,必然会在阅读中不断遭遇一些似曾相识的面孔和场景;而合上小说回归生活,在海口所见所闻的形形色色亦如作者的文字呈现,如此,读着《三六巷》,对海口的感觉便会徒增些许生动和亲切。  相似文献   

4.
海南作家崽崽先生的小说《我们的三六巷》以水洪村为缩影,展现了建省背景下大陆人闯海、本地老海南自谋发展的生活图景。作者将卓金和吉仔分别塑造为"闯海人"和"原住民"的形象代表,以二者的结合为依托,熔铸了"原住民"发展理念;在不断反思中,凸显对崇高之物的敬仰和对原始正义感的呼唤。  相似文献   

5.
完满与缺失     
崽崽的《我们的三六巷》为我们再现了海南建省经济浪潮中,一群小人物在遭遇大时代后无可逃避的爱恨纠缠和命运转圜。寻常里巷的描写之中,一幅幅斑驳陆离的人生百相铺展开来,直抵灵魂深处的挣扎与无奈。然而,作为其中的核心人物——卓金,作者在赋予她成功光环之下,却无法兼顾一个女性的柔软与退却,人物因过于完满而显得缺失了真实色彩。  相似文献   

6.
海口是一块"福地",其居民性格自傲与淳朴并存。建省办特区,使他们处于历史交汇处,他们一脚还留在"老城",另一脚却已不得不朝现代化大都市迈进。崽崽《我们的三六巷》为一座城、一代人写心,以深情笔触切入此一时代背景,描绘了闯海"人才"与本地居民精神碰撞以及他们面对时代变化的众生相,并高举理想主义大旗,谱写了一曲拒绝"金钱"的"夷平过程"理想人物赞歌。  相似文献   

7.
崽崽以海口做为他小说人物活动的空间,以土生土长的海口人做为主要人物形象,展示了海口地域文化特点。文章在对崽崽的作品研读的基础上,从人物、情节、环境方面分析了崽崽小说中的地域文化特征,从而探析了地域文化对作家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作家简介】潘云贵,1990年出生,福建长乐人,作家,大学中文教师。曾获香港青年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叶圣陶教师文学奖等奖项,出版《如果你正年轻,且孤独》《亲爱的,我们都将这样长大》《我们的青春长着风的模样》等书。书名:《清风烈酒后,愿你终能懂自己》出版时间:2018年1月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相似文献   

9.
作为当代中国最执著于海南书写的作家,崽崽笔下的海南人具有文学标本的意义。他写出了底层海南土著弱者的反抗;在内地移民与原住民相对照的视野中,描绘原住民的形象。崽崽笔下的海南土著,有助于我们重新思考文化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中,“仔”字除了表示“年少的”。作形容词可用于动物前起修饰,如“仔猪、仔鸡”(此处“仔”音zi)外,一般将其认作“崽”的合字,或者说是别字,归于“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