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新时期小说潮流的更迭演变体现为叙事话语的历史变迁。寻根小说推动了新时期小说叙事话语的历史变革,使其由当前客观性的社会话语向虚幻的历史与文化话语发展演变。本文探讨了新时期小说叙事话语变革的原因、寻根小说对新时期小说叙事话语的变革,以及这种变革对新时期小说发展演变的影响。从而认为,寻根小说在新时期小说叙事话语变革的过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3个方面讨论新时期乡村小说创作的文化审视的嬗变:在70年代末至1984年这段期间内,新时期乡村小说创作的文化审视经历了一个从促狭的政治文化视域到开阔的文化空间的过程;文化寻根思潮的兴起促使乡村小说创作完成了由政治视角到文化视角的转换;在文化寻根思潮消退之后,乡村小说的文化审视由视角的迁移变为文化透视的深化。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校女知识分子性别观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对高校女知识分子的性别观念现状进行了分析 ,认为 :在中国社会经济由传统的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 ,高校女知识分子的性别观念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 ,呈现出由传统的性别观念向现代性别观念过渡以及两种观念并存的特征。基于这一分析 ,作者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并强调指出 :在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 ,实现人的观念的现代化是一项比实现生产技术现代化更为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丑学与新时期先锋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中国新时期先锋小说的评价问题 ,文论界的分歧很大。以往的评论大多囿于狭隘的技术分析 ,忽视了新时期先锋小说从观念到手法得以全面创新的西方感性学 (主要是丑学 )的显在和潜在的影响。笔者试图从感性学的理论高度对新时期先锋小说进行重新定位 ,以期找出先锋小说的创新与发展动力 ,及其不同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和西方现代派小说的感性学特点  相似文献   

5.
不了解乡村,就很难了解中国。作为中国乡村化的寻根文学很能体现中国情韵。但由于现实的原因,小说中又具有诸多作家贯注的主观意绪和现代色彩。文章以20世纪80年代的寻根文学作为考察对象,从传统生命荚学角度思考了寻根文学在回归传统生命美学过程中所显现出的新传统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6.
故事是小说中的最基本的要素,而情节又是故事结构中的主干。从伤痕小说、寻根小说、先锋小说在观念的主导下写故事到新写实小说在观念的主导下反故事,再到20世纪90年代故事的回归,这一发展流程归根结底表明作家们对故事这个小说的最基本要素的重视。本文将以情节为切入点,探索故事这个小说的基本面,从而为把握新时期小说流变提供一个清晰的角度。  相似文献   

7.
在 8 0年代的文坛上 ,各种文学样式纷纷开始了“文化寻根” ,就深度与广度而言 ,乡土小说无疑占着最突出的优势 ,在某种程度上还代表了新时期文学在这个阶段的总体走向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新时期文化寻根小说中存在三种突出的演化趋向——雅化、俗化和野化,而汪曾棋、冯骥才、郑万隆正代表着这三种趋向人这点出发,具体论述其文化寻根小说的不同特征。  相似文献   

9.
正湘学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古代到近代的转型,体现了这一地域文化历久弥新的生命力。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传统文化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开始转向新的发展方向。以传统文化为主导的湘学,适应时代变化,最早开始了向近代的转型。在这一过程中,魏源著书立说,开风气之先,提出了前人未能想到的新见解,推动湘学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堪称湘学近代转型的前驱先路,为其走向新的时代奠立了基础。他提出的种种见解突破了传统观念,在中国思想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产  相似文献   

10.
世纪之交的新时期文学,经历了从伤痕文学到反思、到寻根、到新潮、到新写实等一系列演进过程,体现在力图将西方人道主义、现代主义思想引进我国,而且又表现出对回归传统的依恋。特别是新写实小说的可贵尝试,使人们把目光投入到现实主义,但这是现代化基础上的新的现实主义,是对小说现代化的呼唤。  相似文献   

11.
从中国文化的核心部分"家族文化"角度审视中国现代小说。通过对家族文化的代表文献"家范"的形成及内容的梳理,考察其对作为同一文化层面的中国现代小说的影响,从宏观、微观的不同角度把握现代小说作品所演绎的传统家范在转型期的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状态,说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学之间仍具有的某种脐血关系。  相似文献   

12.
元小说"碎片化"写作:颠覆传统叙述的整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小说"是作家以小说的形式对传统小说艺术进行自我反思的结果,"碎片化"叙述是元叙述解构现实主义写作成规的叙述语言变异之一,它颠覆了传统叙述的整体性并进而消解这一叙述模式背后的意识形态.文章以马原等先锋派作家作品为例,依据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推导出元小说叙述迥异于中国传统文学创作的碎片化叙述语言变异特征.  相似文献   

13.
路翎50年代前期被批判的作品《洼地上的“战役”》无论思想倾向、艺术品位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其抗美援朝的重大题材,英雄主义、国际主义的思想主旨,至今看来仍然与当时主流政治文化相符;作者艺术功力深厚,小说叙事颇具匠心,心理刻画深刻细腻,具有充足的“心理现实主义”含量。应该说十分切合毛泽东的文艺理想。中国当代工农兵文学如果按照这个方向发展,当是另一番景观。可是,它受到了批判,或者说是遭到了灭顶之灾。检点当时批评路翎的文字,其背离文学批评规范之远,令人瞠目。它给入的启示是,清理50年代的文学历史,万不可忽视文学批评这块园地。  相似文献   

14.
《简爱》一书,呈现出主观意识与客观现实的尖锐矛盾,反映了具有觉醒意识的知识女性在挑战传统规范,追求平等和自由爱情的执着及理想无法实现的速茫。在否定不公平现实的情况下,一方面,夏绿蒂宣传妇女不应局限于家庭琐事中,应走向社会,追求与男子平等的地位;宣传打破门第悬殊,克服经济障碍,建立平等基础上的自由恋爱;另一方面,夏绿蒂笔下的理想女性简在社会中经历了艰辛后又回到家庭小圈子;而作为叛逆女性的简又终未能完全撇弃习俗的枷锁。简的这种形象透露出作家在对妇女出路摸索时的困惑,彷徨及不屈精神。  相似文献   

15.
黄世仲享有“革命派小说大家”之誉,他的成名作历史小说《洪秀全演义》,其一,以史料记载为依据,以历史人物为“原型”,以“合情理”为基础,以“感觉力之宏大”为宗旨,具有小说的“演事”特性,其二,创造了中国文学史上前所未有的“史诗”型叙事文本,在叙事方式上,既继承了中国典型小说“讲史”之长,也表现了“写人”的性格发展和传奇色彩,运用了多人并进的“集束式”艺术结构,其三,在人物塑造上,采取了虚实相间,即写实与虚构相结合的方法,作者“写人”有两个特点:改变传统小说的“脸谱化”倾向;写出了人物性格变化发展的轨迹,这是与许多晚清小说的最大区别所在。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1930年与1960年为界,将英美女性实验小说家划分为三代,并对第二代和第三代的历史与现状、表现与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力图证明20世纪英美现代实验小说与女权文学批判之间有一个被长期忽视的自然交集———女性实验小说传统。文章对这个独特的小说空间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指出它既是对传统文学模式的颠覆,也是对父权社会结构的反抗。  相似文献   

17.
“非典型小说”是与典型形态的小说——本有时简称为“典型小说”——相对应的一种小说类型。它打破情节模式,偏重于主观抒情;在体上具有模糊性,通常表现出体融合的特点。“五四”日记体小说作为“非典型小说”的一个典型范例,将日记的私密性和小说的公共性融为一体,构造了独特的话语形态。它重塑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具体表现为“我”与“世界”的对话方式:“我”看“世界”是以社会全体代个体自我;“世界”看“我”是以个体自我代社会全体。这样,它用极具主观性、隐私性的个体情感,实现了对普泛性、公共性的社会话语的言说。  相似文献   

18.
文学题材并非是简单地对文学所表现的生活内容作出分类,它本身就是文学发展变化的历史产物。它不仅是文学史研究的对象,而且某几类题材被命名、被反复阐说、被赋予特殊的意义,这本身就形成了特定的文学史范畴。基于这一理论前提,本文对“乡土文学”和“农村题材小说”这两个现有文学史范畴并不当作一种既成事实进行接受,而对它的生成与使用以及其背后的意识形态动机进行考察,力图从一个侧面获至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发生信息。  相似文献   

19.
灵魂拯救的文学——论灵性文学小说集《新城路100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灵性文学是关于灵魂拯救的文学,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基督教文学概念的某些缺憾。灵性文学小说集《新城路100号》或在爱人如己中展现爱的意义价值,或在罪孽的忏悔中获得宽恕与平静,或在属灵的过程中摆脱精神的困境,呈现出一种至善至美的追求。灵性小说集的出版承续了中国小说创作与基督教文化关联的脉络,展现出当代作家对于现代人灵魂拯救的关注,拓展了当代社会人们对于宗教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关于"底层文学"的质疑否定之声远大于褒奖肯定。论文从作家作品的实际文本出发,探讨优秀"底层文学"所表现出的审美经验的拓展与面向未来文学的建构意义。文章分别从朴素现实主义的追求、现代主义方法的渗融、本土化民族风格的美学转型三个方面,有理有据地阐述"底层文学"艺术性的探索与进步,从而肯定"底层文学"艺术价值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