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活动会议     
方敏 《出版参考》2010,(3):26-26
在编辑加工稿件的过程中,时常会出现一些难以区分的词。它们有些是同义词,有些是近义词,有些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意思却相差万里。笔者现将几类非常容易混淆的词和范例辑录如下:  相似文献   

2.
在编辑加工稿件的过程中,时常会出现一些难以区分的词.它们有些是同义词,有些是近义词,有些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意思却相差万里.笔者现将几类非常容易混淆的词和范例辑录如下:  相似文献   

3.
用词不当     
报纸上、电视上、广播中,常有用词不当的情况。有些词用得不当,是一般毛病;有些词用得不当,则容易引起读者反感,损伤媒体威信。试举几例:“十分重视”  相似文献   

4.
“扶养”和“抚养”两个词因读音相近,所以有些人常把它们用混。其实这两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是有很大区别的。  相似文献   

5.
词典释义是解释词的语言义;翻译用语要选择好词的言语义。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是等效翻译中的重要问题。当前的译本和译文中有些明显的误区,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6.
一些书刊、电视等媒体中,对有些词语习以为常的使用,其实是误用;一些科技期刊中,对有些单位的使用,也不尽合理。一、一些词的使用和误用1.由于“由于”在报刊中使用率较高,但误用率也较高。“由于”是介词,又是因果复句中的连词。作为介词使用时,其意思表示原因或理由,它和它的  相似文献   

7.
赵秉新 《记者摇篮》2008,(12):62-63
新闻生产通常要求操作者(包括采、编等多环节相关人员)付出大量艰辛的调查研究,新闻写作的基本规律是用事实说话,时效性、准确性是构成新闻价值的基本要素。然而,我们经常看到,有些新闻作品会把“日前”、“最近”、“近日”这类表示时间的模糊词放在稿件的最前面,还有些新闻作品会用“某某”这样的词代替一些必要的新闻要素,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正大力进行编写各类词书。编写词书,积累资料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建设。由于过去资料工作做得不够,编写词书时,就遇到资料不足的困难。有些单位白手起家,只好“临渴掘井”,组织人力看书收词,抄录资料卡片,编印资料索引等等。但各自收  相似文献   

9.
“词”和“词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有些同志把二者混为一谈。例如: “‘修养’一词在十多年前被作为批判的靶子后,从此销声匿迹。不但报章书刊不敢提及,甚至有些词典也把‘修养’一词一笔删去。好象我们的祖先压根儿没有创造过这一词汇似的。”(《文汇报》1979年 8月20日第4版) “从一个词汇联想到其他”。(《光明日报》1979年11月15日第4版) 上面两例中的“词汇”都用错了,换为“词”才对。这儿有必要弄清一下“词”和“词汇”这两个概念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
笔者是在一次审稿中注意到“进行“一词颇受“青睐“的程度令人费解.那是一条不到400字的会议消息,“进行“一词竟出现了六次之多,有四次还是接连出现,极似文学中的排比句:某某某对去年的工作进行总结,某某某对今年的工作进行部署,某某某对政务公开的情况进行了通报,会上还对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等等.打那以后,笔者发现有些通讯员甚至个别记者对“进行“一词确实情有独钟,在他们的文章中,“进行“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有些用法当然是对的,有些则完全是滥用,如“进行发言,进行拾花,进行谈话“等,就差没有“进行就餐“了.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进行“一词的用法作一番认真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羞羞答答这个词,本应该是与记者绝缘的。但在以传播正能量为主题的新闻报道中,记者,尤其是青年记者,表现得有些半推半就,羞羞答答。  相似文献   

12.
我答应灭濮存昕,是在酒后。第二天酒解,想起前一天晚上的承诺,稍稍有些后悔,这个濮存昕固然可笑,但他值不值得批判呢?我从现在开始,将不再用“灭”这个词,这个词略显轻浮,而且也不够与人为善。  相似文献   

13.
用词要准确,这是对写作的基本要求。但在新闻写作中,用词不准确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其表现之一,就是错用近义词。 近义词是词义相近的词,语言中的近义词是大量的。近义词的词义基本相同,但又有细微的差别,在大同中有小异。所以,稍不注意,就容易用错。选词的困难主要表现在对近义词的选择上。只有把握住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才能做到用词准确。词义截然不同的词错用的情况虽然也有,但不多。 近义词的错用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词义轻重程度的错用。 有些近义词的细微差别表现在词义的轻重程度上。也就是说,有些词反映的客观现实本质上是相同的,但在程度上有轻重之别。我们在选词时,应该宜轻则轻,宜重则重,选择那些符合客观实际,符合我们本意的词,不能轻重不  相似文献   

14.
有些词在高频率的重复使用之下,其内涵已被掏空,成了风干的木乃伊。白话文运动都92年了,当代人并不真的擅长现代汉语  相似文献   

15.
口述档案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口述档案的启示吴品才“口述档案”(oralarchiares)一词,初一看似乎是不可思议,因为事后的口述与我们观念中的档案是格格不入的,怎么会有口述档案这一事物呢?但在国际上口述档案一词已出现颇多,而且在有些国家早就形成,有的国家如芬兰还具有保存口述...  相似文献   

16.
2006年,对于电视栏目剧的发展态势,专家、业界都用了一个词:井喷。2007年,遍地开花的栏目剧印证了这一点。但是经历一番喧哗与骚动之后,栏目剧已今非昔比,其优势诸如低投入高产出、以小博大的收视率奇迹等等,今天已经有些底气不足。2007年底在济南举行的栏目剧评奖研讨会上出现更多的词是“天花板危机”、  相似文献   

17.
管雪 《新闻世界》2011,(9):129-130
古有仓颉造字的传说,而今,在多达4.2亿网民聚集的互联网上,各式各样的新词也层出不穷,而且,有些词一经诞生,就掀起轩然大波。像“蚁族”、“躲猫猫”、“欺实马”、“犀利哥”、“风姐”以及“我爸是李刚”等等,这些词从产生伊始就得到网民认可,一跃成为“热词”“锐词”。然而,这些名不见经传的“新词”是缘何如此惹火?继而备受传统媒体的追捧,甚至,被冠以“词媒体”称号,理清起始于草根阶层的新词如何成为热词,如何成为一种“词媒体”,对于我们理性看待网络热词,客观评价网络热词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有人赞扬汶川大地震中民众、军队和政府的表现,使用了“普适价值”一词。这引起了一些争议。有些人也许认为“普适价值”是西方的。真是那么回事吗?  相似文献   

19.
林鹏 《山西档案》2012,(4):5-16
林鹏先生是一个率性之人,像魏晋时期的名士嵇康。率性是一个好词,但是如果忽略了它背后的苦难和纷乱,就显得有些轻薄。嵇康是大名士,有才学,有见识,文章写得好,人也长得帅气,似乎很有率性的  相似文献   

20.
在我们的印象中, "气节"一词是一个很严肃的和关乎民族大义的,甚至有些沉重的概念,它很容易让我们想到岳飞、文天祥一类的英雄人物,从而让人热血沸腾,敬仰不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