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以下两个方面探讨了《材料力学》与工程能力的素质培养:《材料力学》培养学生掌握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最一般的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推理、训练逻辑思维方法及表达能力。这些行为习惯的养成将是提高工程能力素质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保证之一。  相似文献   

2.
《建筑力学》课程是土建类建筑学、城市规划、交通工程等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其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变形体力学分析中最基本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及其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训练,使学生掌握构件的受力、变形的基础理论,培养学生判断工程中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基于金属材料工程"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背景及人才培养目标,开设了技能训练实践课。介绍了技能训练的实施过程及实验教学方法,改革了传统实验课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4.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强化创新精神培养,为社会输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卓越应用型工程师。"卓越计划"采用"3+1"的模式,即学生的实践教学累计达到一年,其中实践教学分为校内和校外。本文就我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在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初步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6,(31):159-160
基础力学是工科类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是基础力学课程的主要任务。在深入分析专业培养目标及对力学知识、素质和能力要求的基础上,对基础力学课程重新设计,包括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构建、教学过程的设计、考核方式的研究,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基因工程是一门理论和实验并重的专业基础课,必须适应当今教育要求,重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CDIO工程教育模式利用教育理念及方法系统指导工程训练模式。本文从教学整体设计思路、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过程和课程考核等方面,突出对学生基因工程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及工程能力的培养,旨在不断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导型,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发展,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再只仅仅依靠教学实验室资源。基于教育部"十二五"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精神,针对实验教学平台建设问题阐述了建设思路和建设方法。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根本导向,广开源、深融合,把学科专业以及行业优势转化为实验教学资源,构建了学科专业素质培养平台、科研素质培养平台、工程素质培养平台和科技创新实践平台,形成专业特色突出、优质资源共享、教学科研协同、校企联合培养的实验教学环境。该平台突出了学生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的全面实施,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借助网络丰富的信息资源进行教学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学生小课题研究最大的特点是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改变传统教与学的方式,教与学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获取知识的层面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上,使被动地接受转向主动地探究学习。基于网络下的学生小课题研究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提出的。二、学生小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基于网络环境下学生小课题研究一般采取课题研究小组的组织形式。在整个研究活动过程中,都是由…  相似文献   

9.
基于安全工程学专业的特殊性,要求高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在专业能力与工程素质方面引起足够的重视。针对目前高校学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专业知识内容构建、教学平台搭建、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三方面对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工程素质与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与素质的重要途径。在指导过程中,根据竞赛内容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文化认同,增强其职业素养和工程伦理意识,培养其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切实提高其专业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1.
课程设计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完成教学计划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方法。课程设计有助于学生深入地理解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适应当代社会对人才需求,结合空调课程设计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观和大工程观,培养学生创新性,努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集宁师专学报》2019,(5):95-98
多项研究显示当前的语言学导论课存在着偏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新的教学模式,即在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科研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本研究以某高校外国语学院2015级英语专业两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了实验研究和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来验证新模式的教学效果。研究结果显示新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学生从新的教学模式中获益良多。  相似文献   

13.
《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1):250-252
在工程教育认证的背景下,分析当前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师资模式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工程训练中心师资模式的建设实践经验,构建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双师型"教师素质的教学团队,在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及创新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结果对本科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师资培养和教师队伍建设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职高专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实训教学是其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通过让学生动手设计工程结构或构件,达到培养工程素养、锻炼工程能力、贴近工作岗位的目的。将原来互不关联的分散、单一的工程构件(部分内容)设计,改成以实际小型工程项目为蓝本,综合、连续、整体工程设计实训。经工程设计的程序、步骤、方法、内容等的操作和训练,培养学生全面、综合分析工程问题的思维方法,锻炼工程设计、管理的基本工作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问题导学"是指通过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习,使得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习得技能、养成习惯、形成能力、陶冶情操、健康成长。采用"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有利于实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探究为主线"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本文中笔者从问题导学的内容设计、问题导学的重点、问题导学效果的检测评价等方面对小学数学"问题导学"的教学策略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针对"工程流体力学"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互联网+时代面临的冲击和挑战,提出基于问题和工程案例为导向的课堂创新教学,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以课堂为主向课内外结合为主转变,以过分重视结果为主向过程和结果结合为主转变,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具体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相结合的拔尖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7.
"卓越计划"强调工程教育理念,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本文围绕"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分析了当前水利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普遍存在的问题,以《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为例,开展了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实践表明,学生对改革后的课程设计教学效果比较满意,改革措施对强化工程实践训练、提高课程设计教学质量有显著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本就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根据物理学特点,结合课堂教学实际,阐述了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性及有关做法,一是重视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二是重视物理实验和物理现象观察,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三是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四是加强审题训练,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工程力学是工科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工程构件和工程结构的强度和刚度的基本概念,掌握利用材料力学方法对工程对象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进行分析计算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工程问题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在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研究型教学模式始终围绕创新能力培养,突出基本力学知识的掌握、力学研究和工程应用的正确方法,学会工程类各课程之间的融汇贯通。重点探索力学建模、分析、计算与实验实践的全面训练,建立能创造性地解决工程中力学问题的课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加强工程制图教学培养学生工程意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学生工程意识的培养是高等工科院校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工程制图课程是面向工科学生的一门技术基础课 ,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的第一个重要阶段。工程制图课程内容分为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两大部分。本门课程一般在一年级对工科各专业学生开出。如何在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课程教学中 ,给学生以工程技术知识和工程意识的良好的启蒙教育 ,我们作了如下一些探索。一、数学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画法几何部分包含了大量的空间解析几何的定理及几何图形的计算方法 ,这部分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几何分析能力。事实上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