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对于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教育的探讨多集中于体育教育和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本文从媒介融合的视角出发,结合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特点,提出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应该整合校园媒体、加大体育知识宣传力度;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树立大学生体育创新意识;利用现代化传播技术进行体育文化交往、建设体育文化"软"环境;利用电子体育竞技平台、提升体育科技技能、培养团队合作意识等途径。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对于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教育的探讨多集中于体育教育和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本文从媒介融合的视角出发,结合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特点,提出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应该整合校园媒体、加大体育知识宣传力度;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树立大学生体育创新意识;利用现代化传播技术进行体育文化交往、建设体育文化"软"环境;利用电子体育竞技平台、提升体育科技技能、培养团队合作意识等途径。  相似文献   

3.
李春荣 《大观周刊》2011,(26):206-206
学校教育正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具有其它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以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及内涵为基点,从体育教学的角度,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基本内容进行阐述。并对体育教学体制应如何适应素质教育这一根本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马晓雨 《大观周刊》2011,(39):211-211
学校教育正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具有其它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以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及内涵为基点,从体育教学的角度,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基本内容进行阐述。并对体育教学体制应如何适应素质教育这一根本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之一 ,其中应包含身体、心理、文化和思想等诸多方面 ,具备了多元性。普通高校体育教育要以健康为目标 ,突出个性化 ,培养创新意识 ,同时要努力开发学校体育的连动功能 ,只有如此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的功能才能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6.
贺海军 《大观周刊》2011,(33):253-253
学校教育正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具有其它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以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及内涵为基点,从体育教学的角度,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基本内容进行阐述。并对体育教学体制应如何适应素质教育这一根本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智慧校园是由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多种技术组成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其主要目的在于使学校的管理更加现代化,提高教学质量。我国智慧校园建设已经成为学校体育教育工作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为推动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和智慧校园建设工作顺利进行,设计了一套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以云服务平台为依托、以智慧校园为背景的智慧体育管理系统。该系统的设计能为学校、学生、家长等提供一个良好的互动平台,同时也为学校体育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8.
张长林 《大观周刊》2013,(2):213-213
当前学校教育正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以育人为本,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生的成长主要依靠自己的主动性。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具有其它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呢?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体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9.
刘在龙 《大观周刊》2010,(41):25-25
当前学校教育正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具有其它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本文将对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0.
宋涛  吴振杰 《大观周刊》2011,(41):195-195
本文以高校竞技体育与校园体育文化的关系作为本次研究的出发点,探讨高校竞技体育与校园体育文化相互影响的途径。文章以高校竞技体育与校园体育文化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制度文化三个层面的相互影响作为促进两者发展的有效途径.并且为促进两者的发展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苑仁珍 《大观周刊》2012,(44):282-283
高中生的健康不仅仅是指生理和躯体方面,而且应包括心理方面。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进步,学生素质教育在中小学的深入开展,现阶段的中学特别是高中生出现心理问题,应引起各类学校广泛关注和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是学校体育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体育教学特点和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理状态,在体育教学中对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白震  邓民威 《大观周刊》2011,(33):249-249,248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归纳演义法,综合法对实现学校体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阐述了高校体育课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学校体育课中富含德育的因素,包含了诸多智育的成分,充分体现在素质教育中的应有的作用,势必有利于提高体育在学校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袁玉刚 《新闻战线》2015,(4):117-118
近些年来,随着媒介文化的不断发展以及现代传播形式的不断丰富,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体育观念培养工作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如何有效利用校园媒介来真正影响大学生的体育观念就成了摆在每一个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只有对校园媒介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进行充分认识,掌握利用校园媒介的措施和方式,才能够对当代大学生的体育观念形成正确指导。本文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影响学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的诸多因素,探讨学校体育实施并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5.
曾文军 《新闻战线》2015,(2):165-166
体育学是高校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重大。体育教学的研究主要是研究怎样使学生了解体育、了解体育学,体育学是体育文化传承的载体,也是学校体育教育重要的途径。在新媒体的帮助下教师对体育课程必须下更大的功夫,从教学盲点和现状去探讨方法研究,在学校体育学课程的改革趋势中平稳地发展下去,满足学校科学发展化的要求,建设完整的体育学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6.
段红娟 《大观周刊》2012,(52):248-248
初中体育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搞好初中体育教学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本文阐述了初中体育教学对于提高学生体育索质、促进学生智力开发、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和审美素质的作用,提出了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体育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素质教育的统一体。初中体育教学是实施体育素质的主渠道。当前,各级各类学校正在贯彻落实全教会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因此,研究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叶峰 《新闻战线》2015,(3):179-180
近年来,传媒产业与体育事业的有效结合,对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大学生的体育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并且社会各界对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关注度有所提高,这种发展现状不仅响应国家"大力发展体育事业"的口号,并从根本上促使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体育教育是当今高等教育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大学生树立体育意识,促进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其中,在高校内积极开展体育文化活动,提高大学生对体育知识的了解,丰富课余生活,使其积极参  相似文献   

18.
司伟 《大观周刊》2013,(12):330-330
校史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传承、凝聚作用。校史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式主要有建立校史馆,推进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促进文化认同,推进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构建学校精神,推进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郭文其 《大观周刊》2013,(10):311-311
营造体育课堂和谐氛围是学校教育工作顺应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的需要。体育教学过程也是一种社会性交往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在心理上建立起一种平等与信任的良好氛围,就会促进教育环境、学生间人际关系、师生关系以及学校教育的和谐发展,从而为促进学校其他各项工作的协调运作,为加强和谐校园乃至和谐社会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张大月 《大观周刊》2011,(52):210-210
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学校时期的体育教育.在当前的学校体育改革中.将转向与终身体育相连并成为终身体育重要的一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使过去以运动技术为核心内容的学校体育教育.开始向终身体育教育的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