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英语教学是一个复杂的教学过程,教师除了借助有声语言外,还需要借助体态语言来辅助英语教学。本文主要从体态语的定义、特点、类型、作用等方面阐述体态语与英语教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有声语言外,还有一种无声的语言,即体态语言.所谓体态语言,就是用手势、姿态和表情来表达某种意思的一种无声语言.体态语言作为一种传递信息的交际工具,也是传递信息、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即使在口语,书面语,广义的语言包括声音语(口语)、文学语(书面语)和态势语(体态语)都很发达的情况下,体态语言仍没有失掉其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功能.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口语、书面语不能表达、不易表达或表达不清的时候,体态语有它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体态语对教师在教学中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常用三种语言,有文字语言、声音语言、体态语言。文字语言传达信息,声音语言传达感觉,体态语言传达态度。成功的教学活动,不仅得益于出色的有声语言,也必然伴随着和谐、得体的体态语。幼儿教师不仅应该具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标准的普通话,同时应该要有较高的体态语表达能力,这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因此,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恰当运用体态语的重要性,了解常用的、积极的体态语有哪些,恰当运用自身的体态语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轮滑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包括有声语言,体态语,口哨语,文字语言等形式。在轮滑教学过程中,体态语常常会比其他语言形式表达的更形象,更准确,更丰富。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体态语在轮滑教学中的功用,并进一步探究了体态语在轮滑教学中的运用特点。  相似文献   

5.
体态语(言)也称无声语言,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起着信息交流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之中,教师以其表情、手势、动作、眼神等体态语言来传送教学信息和表达情感,从而辅助有声语言,增强有声语言的表达效果。一、体态语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梅拉别思(Albert·Me-hyabin)认为,信息的效果一7%的文字十38%的音调十55%的面部表情。从中可见体态语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1.有助于增强教学效果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仅仅依靠听觉获取的教学信息比较抽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恰当、自然地运用手势、眼神、丰富…  相似文献   

6.
汪海淳 《文教资料》2007,(27):97-99
优雅的体态使教师散发出无穷的魅力,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净化学生的心灵,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有效运用眼神、表情、手势、身姿等各种体态语辅助有声语言,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7.
体态语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非有声语言来传递知识信息、情感信息的一种语言。课堂教学是以师生之间传递知识信息、情感信息为中心内容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通过言语与学生进行交流,而且通过非言语行为影响学生,教师的体态语言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体态语言是英语教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外语教学课堂上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能充分利用体态语言和有声语言同时进行交际,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讨论英语教学中常用体态语的种类及运用时应注意的细节问题。  相似文献   

9.
张少红 《考试周刊》2007,(29):118-119
体态语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非有声语言来传递知识信息、情感信息的一种语言。在课堂教学中,正确灵活运用体态语,可以丰富言语行为,更准确地表达教师情感,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庞梅 《教育与职业》2007,(12):182-184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体态语言的设计与运用,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效果.文章论述了体态语言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介绍了运用体态语言的基本要求,几种常用的体态语以及进行体态语言训练的方法,指出音乐教师只有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运用科学、正确的体态语辅助教学,才能提高教学效果,更好地为音乐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11.
何妙蓉 《教育艺术》2009,(11):72-73
体态语(又称态势语),是教师在教学中通过眼神、表情、手势、姿态等非语言因素向学生传递信息的一种有声语言的辅助形式。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克斯说:“教师对本学科的酷爱所表现出来的富于感染力的激情,在很大程度上要通过体态语显示出来.专心致志.津津乐道的教师的体态总是微微向前倾,面部表情神采飞扬,语气热烈而富于激情。”  相似文献   

12.
谈心,不仅靠有声语言来表达.而且需要整个人全身各部位的协调配合。谈心者会在有意无意中把自己的意念或情感用体态表现出来,特别是通过眼神、手势、脸部表情等身体姿态。我们把它称之为伴随语言的体态要素手段,即“体态语”或“动作语言”、“态势语言”等。从谈心过程来研究,体态语虽可起无声语言的作用.但它毕竟不具备语言的基本要素,不能等同代替语言,  相似文献   

13.
教学中,教师点头、挥手、微笑、皱眉、凝思,甚至瞬间的眼神闪动,无不是其心迹的显露、感情的外化。这就是教学中的“无声语言”即“体态语言”。教师的无声语言一般是伴随着有声语言发出的,它对有声语言起着辅助作用,有时无声语言可以单独传递信息,代替有声语言。 教师在运用有声语言进行教学的同时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无声语言”来补充,来表达有声语言的未尽之意,帮助学生准确完整地理解教师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以前毛泽东同志在他的“教授法”中,把“以姿势助说话”单列为一项。姿势其实就是一种无声的体态语。可见无声…  相似文献   

14.
体态语在人类交际中起着重要作用。所谓体态成语就是指描述作态语的成语。之所以有体态成语,是因为人们用有声语言对体态语进行描述而后这种描述语言逐渐凝固为“四字格”的结果。根据对《汉语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的统计,汉语体态成语有600条之多。体态成语的分析研究,有着多方面的意义和价值:(1)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体态语的历时变化;(2)可以为社会语言学和文化语言学提供有益的研究资料;(3)可以帮助人们正确地理解和使用体态成语;(4)可以为不同语言之间的体态成语的比较研究建立一个基础。  相似文献   

15.
陆娟 《考试周刊》2012,(22):181-181
教师的教学效果不仅取决于有声语言的重要作用.还离不开其无声语言——教学体态语的力量。教学体态语运用得当往往对有声交流起到强化、补充的作用,倘若运用不当便会有否定、抵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体态语也叫体态语言,是以人的身姿、手势、表情、目光和仪表来传递信息的一种无声伴随语言,它具有直观性、形象性、暗示性和感召性等特征。根据研究,体态语占信息交流总效果的93%,因此,成功的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不仅得力于优秀的有声语言,也必然得益于和谐、得体,显示着独特特征的体态语。体态语在师生交往、信息传播以及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以其丰富的表现形式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体态语是对有声语言的积极配合和补充,常常与有声语言共同完成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恰当、得体的体态语,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教师的传递信息。传递信息的工具是唯一的,那便是语言,而传递信息的形式却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用有声语言,也可以用无声语言,即人体的形体表现和动作,也就是“体态语言”,“体态语言”一般可分为手脚表情和面部表情等数种。人们一举手,一投足,一顾一盼,一个微笑,都可以传情达意。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体态语”,  相似文献   

19.
黄伟连 《文教资料》2014,(11):50-51
语文教学的关键是教师语言。它不仅取决于有声语言的作用,还离不开无声语言——体态语的力量。在语文教学中,恰当运用体态语,将大大提高教学效果质量。  相似文献   

20.
唐先丽 《贵州教育》2010,(21):26-26
语言一般分为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体态语言)两大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体态语言)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