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性质 如图,在△ABC中,角A的平分线AD上任意一点Q作直线交AB、AC于B’、C’.若AQ=tAD、AB'=x.AB、AC'=y.AC.则b/x+c/y=(b+c)/t(其中b=|AC|,c=|AB|)  相似文献   

2.
《几何》第二册53.2介绍了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任何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及其推论“三角形任何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下面举例说明此定理及其推论的应用.一、判断三点是否共线例工已知A、B、C三点,且AB=3,BC=5,AC。7,试判断这三点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解‘.·AB+BC=3+5=8,AC=7,AB+BC>AC.故A、B、C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二、已知三条线段,判断它们能否构成三角形例2下列各组线段中,一定能构成三角形的是()(A)4,5,9.(B)7,10,2.(C)。+2,2。+3,3。+4。>0).(D)。‘,。‘+…  相似文献   

3.
1.题目 O是平面内一点,A、B、C、D是平面内与O不共线的三个点,点P是BC的中点且使等式λ(^→AB/|^→AB|+^→AC/|^→AC|)+^→OA=^→OP成立,则△ABC是( )  相似文献   

4.
沈毅 《中等数学》2008,(3):10-12
命题 设点B、C分别在由点A引出的两条射线上.则△ABC的外接圆恒过么A(0°〈∠A〈180°)内不依赖于点B、C的定点D的充要条件是,存在正实数λ1、λ2,使λ1AB+λ2AC为定值.  相似文献   

5.
问题一、与三角形“四心”相关的向量问题 例1已知O是平面上一定点,A、B、C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满足→OP=→OA+λ(→AB/→|AB|+→AC/|→AC|)λ,  相似文献   

6.
例1 (2013年江苏卷)如图1,在直三棱柱A1B1C1-ABC 中,AB ⊥AC,AB=AC=2,AA1 =4,点D是BC的中点. (1)求异面直线A1B与C1D所成角的余弦值; (2)求平面ADC1与平面ABA1所成二面角的正弦值.  相似文献   

7.
几何第二册P121有一道例题:例题已知⊙O1和⊙O2切于C,AB是两圆的外公切线。A、B是切点.求证:AC⊥BC关于这道题,证法较多,也较简单,为了便于对这道例题做进一步的研究,不妨采用下面的证明方法.证连O1O2并延长交⊙O1与⊙O2于M、N,如图1,连AM、AO1、BN、BO2,则O1A⊥AB,O2B⊥AB,∴OA1∥O2B.∵∠BAC=∠AMC=∠AO1C,∠ABC=∠BNC=∠BO2C,∴∠BAC+∠ABC=(∠AO1C+∠BO2C)=×180°=90°,∴AC⊥BC.问题解决了,回味一下,图1中,因为MA⊥AC,BC⊥AC,∴AM∥BC.由于CB⊥BN,∴MA⊥BN(…  相似文献   

8.
一、填空题1.在rtABC中,若<C二gr,AB二10,BC=6,贝OAC=2.在thABC中,若/C=op,土A=3O,AC二6乃,贝uBC二_,AB=.3.若一个直角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3cm和4cm,则第三边的长是_cm.4.在thABC中,如果AB=AC,BC=16cm,角平分线AD=15cm,那么AB的长是_cm.5.在chABC中,若ZC=/A+<B,AB=17,BC=8,贝0AC=.6.在chABC中,若AB=25,BC=15,AC=20,贝uAB上的高CD二_.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组数都是三角形三边的长,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3,4,5;(B)5,12,13;(C)5…  相似文献   

9.
问题(2003年江苏高考卷第5题)O是平面上一定点,A,B,C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满足OP→=LA→+λ&;#183;(AB→/|AB→|+AC→/|AC→|,λ∈[0,+∞),则P的轨迹一定通过△ABC的( ).  相似文献   

10.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1.三阶行列式=( )。 ①63 ②70 ③-70 ④822.≠0是矩阵A可逆的( )。 ①充分条件 ②必要条件 ③充要条件 ④既不充分也非必要的条件3.设A为n阶方阵,则方阵( )为对称矩阵。 ①A-A′,A′表A的转置 ②CAC′,C为任意n阶方阵 ③AA′ ④(AA′)B,B为n阶对称方阵4.设A、B、C是n阶方阵,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①AB=BC ②若A2=0,则A=0 ③A+B=B+A ④若AB=AC,则B=C5.实二次型f(x1,x2,…  相似文献   

11.
第20届(09年)“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高一年级第2试23题:从点A(√2,2)向⊙D:x^2+(y-2)^2=1作两条切线AB、AC,其中B、C是两条切线与抛物线y=x^2的交点,请判定直线BC与⊙D的位置关系.  相似文献   

12.
勾股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内在联系,它在几何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我们举例说明勾股定理在几何计算中的应用,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例1如图1,在△ABC中,A:B:/C=1:2:3,AC,求AB和BC的长.分析因为所以可设<A、ZB、/C的度数为x、2x、3。士A十/B+fC二1800.+2NW3)=18O”;J一3O“/A一扎“,/B一GO”,/C—goo.设BC一y,则AC一Zy.由勾股定理,得y’十(6/H/一(Zy)‘.即3y“一108.y=6.BC一6,AB一12.例2如图2,在西ABC中,L(”一9()·八C一4八,BC:/IB。l:2,求西A‘Ijt”…  相似文献   

13.
张清华 《数学教学》2014,(10):24-26
题目(2013年高考浙江卷理科第7题)设△ABC,P_0是边AB上一定点,满足P_0B=1/4AB,对于边AB上任一点P,恒有PB·PC≥P_0B·P_0C,则……………………………()(A)∠ABC=90°;(B)∠BAC=90°;(C)AB=AC;(D)AC=BC.  相似文献   

14.
一、基本图形 基本图形1:如图1,A、B、C为⊙O上三点,点D为BC的中点,过点D作直线AB、AC的垂线,E、F分别为垂足,则AE=AF,BE=CF,DE=DF,AB+AC=2AE=2AF.  相似文献   

15.
化学方程式,作为化学用语在化学学科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从数学角度说,这是一个方程和算式,如何运用数学手段来解决一些化学上的问题.本文供大家参考.一.解方程求未知数例1:完成下列方程式(在方框内填物质的分子式)(镇江市中考题)解设□为X展开化简得2X=2N+2OX=N+O该物质的分子式为NO二.代入消元或加减消元例2:设有一反应,可经下列步骤进行:AB+2C=AC+CB,AC+D=AD+C,CB+E=EB+C试写出总反应式,(江苏省竞赛题)根据题意进行加减消无法:AB+2C+AC+D+CB+E=AC+CB+AD+C+EB+C化简…  相似文献   

16.
一、经典结论一 若直线AB和椭圆x^2/a^2+y^2/b^2=1,(a〉b〉0)交于A,B两点,C为A,B中点,如图1.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 ,高考、会考试题中一题多解的题目占有相当的比例 ,此类题目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数学基础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即数学思维能力。下面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例 1 [1]  已知 A(-1 ,-1 ) ,B(1 ,3) ,C(2 ,5) ,求证A、B、C三点共线。证法 1 利用向量知识图为 AB =(1 -(-1 ) ,3-(-1 ) ) =(2 ,4 ) ,AC =(2 -(-1 ) ,5-(-1 ) ) =(3,6) .又 2× 6-3× 4 =0 .又 AB∥ AC,所以直线 AB、直线 AC有公共点 A,则 A,B,C三点共线 .证法 2  (利用向量知识 )因为 AB =(2 ,4 ) ,AC =(3,6) .设 AB与 AC的夹角为θ,则 cosθ=AB .AC/|A…  相似文献   

18.
若点C把线段AB分成两条线段AC和BC,如果(AC)/(AB)=(BC)/(AC),那么称线段AB被点C黄金分割,点C叫做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AC与AB的比叫做黄金比.黄金比值为:(AC)/(AB)=(5~(1/2)-1)/2≈0.618:1.黄金分割是初中数学中经典的数学名词.也是中考常考的知识点.下面举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9.
徐群 《当代电大》2003,(10):37-39
部分题参考答案1 单项选择题1)B 2 )B 3)A 4 )C 5 )C6 )B 7)A 8)B 9)D 10 )B11)A 12 )B 13)D 14 )A 15 )B16 )B 17)B 18)B 19)C 2 0 )B2 1)C 2 2 )C 2 3)B 2 4 )B 2 5 )D2 6 )A 2 7)A 2 8)C 2 9)B 30 )A31)C 32 )C 33)B 34)B 35 )A36 )B 37)A 38)A 39)A 4 0 )C4 1)A 4 2 )D 4 3)A 4 4 )C2 多项选择题1)BD 2 )ABC 3)AC 4 )ABC5 )ABC 6 )BC 7)BD 8)CD9)ABC 10 )AC 11)AB 12 )AB13)ABC 14 )BC 15 )ABC 16 )AB17)AC 18)ABC 19)ABCD 2 0 )ABCD2 1)ABCD 2 2 )BCD 2 3)ABC 2 4 )ACD2 5 )AD 2 6 )AC…  相似文献   

20.
笔者见过以下几个有趣的题: 1.(2004年全国高考题)O是△ABC所在平面上一点,动点P满足↑→OP=↑→OA+λ(↑→AB/|↑→AB1|+↑→AC/|↑→AC1|)(λ∈0,+∞)则点P的轨迹必过△ABC的(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