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我国学术期刊"走出去"已是大势所趋。近年来,我国学术期刊也一直在向国际化的方向努力,部分期刊已走出国门,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尊重和认可。但这些期刊多为英文期刊。而中文学术期刊在"走出去"的道路上却面临着更多的考验。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相关数据库,在量化统计的基础上,力求廓清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的现状。可以看出:虽然大部分期刊以不同方式实现了"走出去",但并没有在国际社科学术界发挥足够的影响力。主要"走出去"的学科集中在历史学、语言学、艺术学、文学、考古学、经济学等学科。专业化办刊模式更适应国际学术期刊出版环境和要求。以英文出版是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向国际市场的有力媒介,但我国英文社科学术期刊还存在数量少、细分程度不高、刊物质量亟待提升等问题。中外合作出版增强了英文社科学术期刊的国际竞争力,为"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强大的动力。  相似文献   

3.
如何通过创办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体争取国际话语权,是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中国经济学人》为例,从英文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必要性和紧迫性、英文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面临的问题、破解英文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障碍的对策等方面,对英文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做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和论述,提出了富有启发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陈昕伊  何晓燕 《编辑学报》2019,31(5):498-501
论文著作权和期刊著作权在法律和经济层面都很重要。随着学术期刊国际出版合作日益密切,它们关系中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形象,也影响著作权相关贸易和我国学术出版“走出去”的发展。讨论了国内和国际英文学术期刊的论文著作权现状;指出了信息时代和国际化背景下,国内英文学术期刊著作权的问题:为国内英文学术期刊处理论文与期刊著作权归属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出版广角》2014,(16):24
正近年来,在政府"出版‘走出去’"的号召和推动下,我国出版机构都加大了出版"走出去"的力度,在各个层面加大投入,整合资源,积极探索出版"走出去"的路径。他们不断创新想法,积极实践,结合各自出版机构的实际情况,摸索出了适合自身特点的"走出去"路径,在"走出去"方面,呈现出各自不同的亮点。在出版机构一系列的尝试和探索推动下,我国出版"走出去"渠道不断拓展,成效不断凸显,文化的国际传播力也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期刊"走出去"是我国由新闻出版大国向新闻出版强国迈进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从产品、版权到资本和机构的"走出去",期刊业已取得不俗业绩,但也存在明显不足.期刊业如何增强"走出去"的动力?如何把握自己,少走弯路?如何"走进去",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形成可持续传播力?为此本栏目组织以下稿件,与您一起探讨期刊业"走出去"之路径.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以及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的开发,把云南推向了对外开放的前沿,使之成为中国走向东南亚、南亚的桥梁.在这一进程中,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管、云南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的泰文<湄公河>、缅文<吉祥>、老挝文<占芭>杂志紧紧围绕工作大局,贯彻以邻为善、与邻为伴的外交方针,介绍中国,推介云南,积极主动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向泰、缅、老等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介绍中华悠久历史和壮丽山河,展示中国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情况,增进与周边国家和人民的友好感情,为营造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良好舆论环境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我国学术期刊“走出去”的国际化操作策略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学术期刊"走出去"计划实施以来,已积累不少经验教训。提高期刊内容质量和建立国际出版渠道是我国学术期刊能够"走出去"、面向世界的基本要求。在提高内容质量方面应更侧重于让期刊内容与国际接轨,即增加国际稿源数量和提高内容的国际化水准。另外,从如何争取国际订户、如何加入国际数据库、如何"借用"渠道、如何自建网络平台等方面探讨学术期刊"走出去"的渠道开拓策略,希望为我国学术期刊更好地"走出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武文茹 《编辑之友》2013,(6):55-57,61
在中国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走出去"战略的时代语境下,人文社科期刊"走出去"已成为历史的必然。但也面临诸多困难,学术伦理的丧失,西方的中国偏见,意识形态的差异,西化与东化的纠结,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冲突,这些主要的制约因素,均为人文社科期刊"走出去"需要努力克服的困难。  相似文献   

9.
"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以下简称"经典中国")作为国家级出版"走出去"重点工程之一,自2009年启动以来,受到了广大出版机构的热烈响应,激发了各出版机构参与出版"走出去"的积极性。"经典中国"见证了中国出版从"让我走出去"到"我要走出去",从"借船出海"到"买船出海""造船出海"的变化历程。截至2019年,"经典中国"累计资助258个国内出版机构,1505个代表国家水准、传承中华文明、反映时代风貌的外向型图书,以版权输出或合作出版的方式在65个国家和地区发行出版,涉及49个外译语种,有效提升了我国出版物版权输出的数量和质量,丰富了国际图书市场中国主题图书的种类。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我国最大的出版科学研究机构--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在以出版学术服务中国出版"走出去"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由该所及下属的<出版发行研究>杂志与全球最著名的英文出版学术期刊--美国<出版研究季刊>(Publishing Research Quanerly)合作编辑的<出版研究季刊>"中国专号"(英文版)已正式出版,并已向全球发行.  相似文献   

11.
2019年CGTN先后播出了两部以新疆反恐为主题的英文纪录片,想要对外传播中国反恐事实,但是对外的传播效果却"不如人意",这一事件反映出我国主流媒体对外传播中国声音的羸弱。因此有必要针对我国主流媒体"走出去"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主流媒体对外传播效果差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促进主流媒体"走出去"增强我国在国际社会当中的话语权,维护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12.
李婷  厍宇  张玮 《传媒》2024,(8):39-41
中医药英文期刊是传播中医药学术研究成果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中医药“走出去”的重要平台。提升中医药期刊影响力,有助于加强中医药国际学术交流,帮助我国争夺优秀科研成果的首发权,进一步提高中医药学科的国际地位与形象。本文基于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这一背景,通过分析研究中医药英文期刊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从提升期刊英译水平、加快数字化发展进程、优化人才培养等维度,提出助推中医药英文期刊发展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文医学学术期刊发表英文文章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  李欣欣  刘莉 《编辑学报》2005,17(4):284-286
中文医学学术期刊发表英文文章的现象较为普遍.通过对发表在<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上的112篇英文文章的发表时间、栏目、作者分布及被引用情况和其他3种较权威医学学术期刊发表的英文文章的数量及被引用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中文期刊发表的英文文章虽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但被国内期刊引用率明显低于同期发表的中文文章,SCI-E检索显示被引频次为0,认为中文医学学术期刊发表英文文章并没有起到扩大传播范围、促进期刊国际化的作用,而且浪费宝贵的信息资源.建议中文医学学术期刊不宜刊发英文文章,在国内应首选英文版期刊发表英文文章.  相似文献   

14.
时至21世纪,中国出版界"文以载道"的使命任务之一就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在这一使命号召下,中国出版人在跨区域、跨国别的市场拓展,跨语种、跨文化的出版能力提升,以及国际化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同时,中国出版"走出去"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仍然存在不足,中国出版人必须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历史感,将出版"走出去"与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出版物"走出去"、版权"走出去"、人员"走出去"、资本"走出去"等方面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道路。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我国自办英文期刊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国际传播能力不断加强。中医药领域研究与台湾地区关联性强,中医研究涉及台湾地区学者数量较多,因此中医药英文期刊的涉台用语规范性非常重要。为了提高我国自办英文期刊编辑辨析错误涉台用语的能力,防范相关错误,该文举例分析了我国自办中医药英文学术期刊中涉台用语的错误,并提出修改建议。笔者以全球范围内50余种中医药英文期刊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英文科技期刊中涉台用语的定义,并对期刊中涉台用语的问题案例进行了归纳整理。涉台用语的错误可归纳为:对台湾地区政权称呼错误,对中国大陆的称谓错误,中国台湾地区与主权国家并列出现,对台湾“国立”大学以及城市的称谓不当,对台湾地区与大陆机构翻译重名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16.
祁丽娟  方梅 《编辑学报》2019,31(2):124-128
优质稿源是科技期刊的生命线。本文以中国知网为检索平台,统计了1998—2017年计算机科学技术类中文期刊的发文情况。分析了综合评价总分排名前3位的期刊发文量和第一著作单位分布情况,以及10种中间地位核心期刊的年发文量趋势。在统计的13种样本期刊中有11种期刊2017年度总发文量较近10年间最高年发文量下降幅度超过20%,其中有4种期刊下降幅度甚至超过50%;第一著作单位是中国科学院和985高校的发文数量更是明显减少,在学科综合评价总分排名前三位的期刊中占全年总发文量的比例已经降低至60%以下。统计结果表明:优质稿源外流现象非常严重。同时也反映了中国科技核心技术的外流、中国国家实力和宝藏资源等信息的外泄,必将严重影响我国的国际竞争力,甚至威胁国家安全。期待高层决策者和政策制订者及时调整科技发展政策,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科研评价体系,为我国科技独立自主发展、研发核心技术、走自主创新之路提供条件和环境,最终造福社会、造福百姓。  相似文献   

17.
面对"走出去"的时代需求,中国人文社科界应走出以人文社科期刊进入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艺术与人文社科引文索引(A&HCI)作为国际化唯一标志的误区。争取进入各学科领域的国际知名文摘索引数据库,也是提高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在国际学术界"可见度"的重要途径之一,图书馆学情报学也不例外。文章从沿革发展、收录的出版物等方面,对以ProQuest和EBSCO旗下图书馆学情报学数据库为代表的国际主流图书馆学情报学文摘索引数据库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调研显示,上述图书馆学情报学文摘索引数据库在我国的知晓度和利用度均不足,其收录大陆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的数量比台湾少。文章还介绍了ProQuest和EBSCO收录期刊的准则,建议大陆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积极争取被其收录,从而推动中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走出去"。  相似文献   

18.
孙菁 《中国编辑》2014,(3):35-37
在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背景下,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原新闻出版总署实施"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支持国内外出版机构在国际市场出版中国主题图书。文章以《中华文明探微》书系为例,探讨"走出去"图书在版权输出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各个环节,总结了中华传统文化读本类图书"走出去"的整体策划与具体环节实施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9.
随着出版"走出去"战略的不断推进与深化,各大出版集团,出版社、文化机构和版权代理机构等都积极发展与规划.我国出版业在版权贸易、实物出口,印刷出口、文化服务贸易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走出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出版行业"走出去"下一步发展有待深入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对当代档案学英文期刊的专门研究相对较少,一方面很难掌握整体期刊分布状况,另一方面无法判断期刊质量的高低。笔者利用索引目录、期刊评价报告、专业档案机构查询等方法,汇总得到了当代档案学主要英文期刊的目录,并介绍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期刊,给出该期刊的获取途径,以期为我国档案工作者和研究学者提供相对全面的英文文献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