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梁蜀人李膺<益州记>,又名李膺<蜀记>,是除<华阳国志>以外古代巴蜀最有影响的地方志之一.其成书年代在梁天监七年(509)之前.李膺<益州记>佚文存世数量较多,但从内容分析,部分佚文应成于隋、唐,作者不应是李膺,而很可能是隋李充或唐郑暐.再古籍所引撰者失名<益州记>的佚文,多被误断为梁李膺所作.本文将非李膺所撰<益州记>之佚文33条,加以辨析.  相似文献   

2.
朝鲜王朝编写的汉语教材<朴通事>,真实地反映了元、明两代中国的美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契约文化、宗教文化,并为古典小说名著<西游记>原是平话提供了重要佐证,对当时的其他文化也有反映,从而成为一部记载元明时期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式著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
《方言》的创作与扬雄的民族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言>是一部方言地理学著作,扬雄创作<方言>的目的是为了向少数民族地区传播中原先进文化.扬雄主张用儒家思想引导少数民族地区人民进入礼仪文明社会,这一思想是儒家"大一统"思想和"华夷之辨"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论语注>是郑玄晚年之作,他以<张侯论>为底本,校之以<古论>而为之注.自晋至唐,盛于一时.五代以后,该书逐渐亡佚.南宋以后,则连残本也见不到了.为了恢复郑玄<论语注>的原貌,自南宋王应麟始,惠栋、马国翰等人先后据前人所引之断章残句加以辑佚.20世纪以来,敦煌、吐鲁番地区先后出土了多件唐写本<论语郑氏注>残卷,为研究郑玄<论语注>提供了颇具史料价值的物证.<论语注>的注释特色是"以古学为宗",注重对<论语>字词的释义注音;同时也"兼采今学以附益其义",注重对经文的微言大义的阐发,成为会通今古学以释<论语>的代表作,在<论语>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百年来《水浒传》成书及版本研究述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20世纪以来<水浒传>的成书和版本研究进行了简要的回顾与总结,内容涉及<水浒>的成书过程、成书时间,<水浒>版本问题中繁本与简本的关系、版本的演变,以及<水浒>祖本及金圣叹是否腰斩过<水浒>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荀子、扬雄、王坦之从儒家,而葛洪从道教神仙学立场,分别对<庄子>提出了批评,于是形成一种"非<庄>"思想.但他们在这种"非<庄>"思想中对庄学又有所肯定和吸纳,这可看作<庄子>在其流传过程中,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层面,接受社会检验的结果,是其哲学正、负双重社会效果的真实反映.这种"非<庄>"思想既彰显了儒道互济、互补的历程和早期道教取舍、改造原始道家,进行理论创造的历程,又是庄学史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并构成了中国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典籍,其独特的篇章结构和它最初是与图画相配而行有关。《山海经》书名中的“经”字并非经典之义,而是经界的意思。《山海经》产生的时代大致是在战国中期到战国末期这段时期内,是名副其实的先秦文献。  相似文献   

8.
以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为题材的绘画,代有佳作.历时十年的<水浒>邮票创作,是在继承前人基础上的一次大胆的创新.作者追求的目标是:在深入把握原著的前提下,画出各个典型形象的神韵,体现水浒文化的英雄主义精神,从而展示出中华民族艺术活的灵魂.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战争小说的经典之作<三国演义>充分肯定有道者的正义战争,推崇以弱胜强的战略思想和以奇用兵的战术原则,但小说旗帜鲜明地反对穷兵黩武,主张有道者遵循客观规律藏器待时,通过清静无为施行仁政的方式夺取天下.这种战争观与<老子>兵家文化有着深刻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诗论>第26号简以" "所评析的<浴(谷)风>篇应当属于<邶风>而非<小雅>.简文" "非必以音转而读若悲、负等字,而应当依其本来的意义为释,其音、意皆与"騃"一致,含有闭塞、偏执之意.<诗@邶风@谷风>的主旨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表现弃妇之怨,而是在客观的叙述中蕴含了对于弃妇偏执情绪的委婉批评.孔子的婚姻观念中重视夫妻间的情爱和相互理解,"好美"、"好色"虽然位置在德操之下,但并没有被摈弃、被鞭挞.战国楚简的相关记载为认识和理解孔子以及先秦儒家的婚姻观念,提供了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11.
《录鬼簿续编》所记罗贯中当为今山西太原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作者是否贾仲明,<录鬼簿续编>所记罗贯中的籍贯应该是今山西太原.至于其是否<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罗贯中,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卡夫卡对中国古代文化进行过长期的深入研究.这种研究既源于现代犹太人对异质文化的一般兴趣,也出自卡夫卡个人无意识的深层心理需要.卡夫卡中国文化情结的突出表现,见于他对清代诗人袁枚<寒夜>一诗的"着迷".<寒夜>一诗包含着生动而丰富的中国古代文化内涵,有可能为卡夫卡提供他所需要的心理图像.他对<寒夜>一诗的"图像学"解读,充分反映了卡夫卡文学斗争的艰巨、微妙和复杂.据此,后人有可能对卡夫卡的牺牲和贡献产生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秦九韶为<数书九章>所作之"序",是一篇数学与语文高水平整合的杰作.我们要理解<数书九章>,必须认真研读这篇"序",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把握秦九韶的数学观及方法论.本文先按文的形式,后照诗的形式,意译这篇杰作,以助于理解秦九韶的原序.  相似文献   

14.
《世说新语》中的裸袒之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与<晋书>等文献中全盘否定魏晋士人裸袒行为的指责不同,<世说新语>所描写的士族穷奢极欲生活方式所表现的裸袒行为与魏晋士人以反礼教为目的的裸袒行为有着本质的区别.后者貌似荒唐的放诞行为有其严肃的内涵,是魏晋士人渴望精神和人格自由的表现.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以词话本为中心的《金瓶梅》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对20世纪30年代初<金瓶梅>词话本发现的经过、版本特征及其重要价值进行详细介绍,并分别从成书方式、作者、成书年代、版本关系、素材来源等6个方面着手,重点对词话本发现半个多世纪以来、以其为核心的<金瓶梅>研究进行较为全面深入的回顾和总结.  相似文献   

16.
女娲传说家喻户晓,陕西安康平利可能是女娲传说最多的地方.<华阳国志>记载今平利为"九君抟土作人处","九君"实与"女娲"形近而讹.可以推测,平利一带关于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可以追溯到东晋以前.  相似文献   

17.
文化断裂与《文心雕龙》的“空前绝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心雕龙>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最具理论体系与思辨色彩,但却成了"空前绝后"的理论巨著.本文从文化断裂的视角探究产生<文心雕龙>的文化背景及其"空前绝后"之因,认为隋唐文化中子家精神的衰微、对六朝文化的过分否定以及科举制度的负面影响等因素使产生<文心雕龙>式著作的"文化语境"发生变化,产生了文化断裂,因而使<文心雕龙>成为后无来者的千古绝唱.  相似文献   

18.
<华西教会新闻>是第一份由外国人在四川创办的英文刊物,该刊对研究基督教在华西的传教活动具有重要的价值.然而,长期以来它却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部分著作在介绍该刊时出现了史实的偏误.本文通过对<华西教会新闻>的解读,考察了该刊的出版时间、出版地点,并澄清讹误.  相似文献   

19.
毛宗岗的<三国演义>评点,在进行文学性的针砭之际,还融入了毛宗岗对文人文化的关照,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在评点中以历史对应现实而论及当时社会文人风雅生活情态,二是在评点中表露了对当时社会文人德性失落的焦虑,三是对当时社会"文人无用论"的反思与辩驳.其中尤以最后一个层面最具有文人文化的本体性.  相似文献   

20.
毋庸置疑,宋代文化之繁荣有赖于强调以文治天下的国家政策,然而其严酷的一面却常常被人忽略.<青琐高议>的"多言古事"即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北宋文化政策的双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