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巩曰国 《图书馆杂志》2006,25(12):78-80
关于《管子补注》的刊刻年代,前人论说多有不同。本文认为:《管子补注》的作者为明代江夏人刘绩,大约刊刻于明弘治年间。郭沫若认为该书是“辽人著书入金翻刻,金本入宋再被翻刻”,其所依据的宋讳、辽讳、金讳并不可靠;丁日昌、莫友之称其为元刊本,是将黄丕烈所说“元(原)版”之“元”误解为“宋元”之“元”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建安黄善夫所刻的《史记》,是历来学者公认的宋代名刻之一,上海涵芬楼已影印于《百衲本二十四史》中。黄本《史记》,合集解、索隐、正义为一书,半页十行行十八字,小字注双行行二十二、二十三字,细黑口,双鱼尾,左右双边,耳记篇名。是刻卷首集解序后有“建安黄善夫刊于家塾之敬室”双行牌记,目录后有“建安黄氏刻梓”篆文双行牌记;宋讳缺笔至敦字。考宋光宗赵悖,兼讳敦、弴、錞鹑等字,可见此书当为南宋中叶宁宗庆元至嘉定年间(1195至1224年)刻本。  相似文献   

3.
《康熙字典》是我国清代以“字典”命名的较有系统、规模、影响的字书。在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集中大量人力,由张玉书、陈廷敬等奉敕编纂。共42卷,收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字。分十二集,从“子”至“亥”,按地支顺序排列,每集分上、中、下卷。字头按部首排列.共二百一十四部。主要依据明代《字汇》《正字通》二书加以增补修订,前后经过六年,至康熙五十五年(1716)而成书。  相似文献   

4.
晚唐著名诗人韦庄所编《又玄集》,是今存首部“唐人通选唐诗”的诗歌选本,对于“唐诗学”和“唐人选唐诗”历程影响重大。《又玄集》成书于光化三年(900),在五代时期颇受时人追捧;宋代,真本《又玄集》保存完整且流传广泛。元代,《又玄集》仅偶现于类书,元末已极罕见。明清时期,真本《又玄集》已失传,清康熙年间王士禛所编《十种唐诗选》中收录的《又玄集》当为赝造。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经京都大学清水茂教授持赠,日本享和三年(1803)江户昌平坂学问所刊之官板本《又玄集》辗转回归中土,该版本《又玄集》当属宋元刻本系统。  相似文献   

5.
在宋代复“古《易》”运动中,学者关于“古《易》”定义的认识有一个发展、深化的过程,即从“古本《易》”的单一层面逐步发展到兼容“古本《易》”与“古文《易》”两个层面。在这一过程中,不同学者对“古本”“今本”“古文”“今文”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不尽相同,并常与汉代的“古文经”“今文经”概念发生交叉和混淆。本文深入挖掘了宋代参与复“古《易》”运动的学者对“古《易》”所下定义的演化过程,探讨了由定义演变而形成的三个阶段各自的“复古”特征,以期厘清宋代“古《易》”与汉代“古文经”的关联与区别。文章还讨论了宋代各家编定的“古《易》”之作的相关文献问题,尤其是《通志堂经解》所收《古周易》一书的疑团。  相似文献   

6.
《伊犁总统事略》成书于清代社会转型时期,在祁韵士一系列西北史地著述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是研究清代西北史地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该文对《伊犁总统事略》刻本进行了系统梳理,并考述了各版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宋代僧人学诗者颇多,可是传世僧人诗集却并不多见。清代初年吕留良等人编刻《宋诗抄》,只选录道潜《参寥集》和惠洪《石门文字样》两种,并叙述说惠洪诗雄健振路,为宋俗之冠。道潜和惠洪都是北宋末人,在宋代诗增当中行年已晚。其实远在北宋初年,别有希昼。保退、文兆、行肇。简长、维民、宁昭、怀占、惠崇九位借人,不仅以能诗而闻名于当时,而且及至南宋末年,周精仍盛称他们构诗作“为是宋三百年诗俗之冠”。宋人刊行九僧合集,即以“九增诗”为名。只是《九僧诗》流布不广,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早已为寻觅不到此书而叹息。幸而六…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全面考察《山海经》中的基本词汇、语法特点,根据有断代价值的语言现象在汉语史中所属的历时点,探讨《山海经》的成书年代。即以汉语史的多重证据考证:《山海经》内部《山经》、《海经》(含海内外经)、《荒经》(含《大荒经》和《海内经》)三部分语言面貌及其年代特征有何不同。《山经》成书年代最早,在战国中晚期,处于《墨子》至《吕氏春秋》成书之间。《海经》成书在战国末秦汉初,在《荀子》成书之后,《淮南子》成书之前。《荒经》成书也在战国末秦汉初,与《韩非子》成书时间接近。  相似文献   

9.
金凤 《晋图学刊》2014,(2):50-53
《国朝诸臣奏议》是宋代史部诏令奏议类的重要著作,成书以来即为史所重。文章介绍了该书成书经过,依据该书形态、刻工、避讳等方面,详细考证了黑龙江省图书馆收藏的宋刻元明递修本《国朝诸臣奏议》的版本源流,探究了该书递经倪瓒、朱大韶等诸多名家收藏、后流入清宫的历史过程,并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本、《中华再造善本》进行了对比,展现了该书在文化传承上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0.
清代钱曾的《读书敏求记》历来被视为古代目录学的经典著作,它在占籍版本学上具有多方面的开拓之功,直至今日仍是我国目录学史研究的重要对象,也是古书版本、流传考订的重要工具书。本文从“作者及成书经过”、“版本系统”、“内容及体例特色”、“学术价值”、“研究综述”等五个方面对《读书敏求记》的产生、流传、面貌、特色、价值和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全面的概述,以期为古代文献、目录研究者和《读书敏求记》的读者提供尽可能全面详实的资料,使《读书敏求记》在各个相关的学科、领域得到更充分的研究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曾洁 《新闻世界》2014,(4):307-308
《梦粱录》的成书年代至今仍是一个疑案,其书自序中提到“甲戌岁中秋日,钱塘吴自牧书”,此为断定其成书年代的一个关键证据,但对此“甲戌”究竟对应哪一年,自古以来就存在争议。本文对目前存在的“咸淳十年”说,“元统二年”说等观点一一加以剖析和梳理,力图为《梦粱录》成书年代的断定提供更多佐证。  相似文献   

12.
从《楚辞》、《吕氏春秋》、《淮南子》等早期典籍涉及《山海经》的内容和引用程度可以推论出《山海经》成书的过程。《山经》与《荒经》成书于《吕氏春秋》之前,而《海内四经》、《海外四经》成书于《吕氏春秋》之后,《淮南子》之前。  相似文献   

13.
《吕氏春秋·序意》云:"维秦八年,岁在沼滩,秋,甲子朔,朔之日,良人请问《十二纪》。"关于《十二纪》的成书时间,《序意》本文给出了明确答案,是秦八年。这个"秦八年",经过清代学者孙星衍考  相似文献   

14.
《忠经》是儒家系统阐述忠德的一部重要经典文献,对中国传统忠诚文化体系做了系统总结,对“忠”的基本内涵、社会价值进行界定,最重要的是构建了忠诚文化体系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5.
《幼学琼林》是我国明清时期乃至民国时期风行全国的蒙学教材,由明代程允升撰写,清代邹圣脉增补注释成书,距今已有两百余年历史。《幼学琼林》在蒙学教材史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古代的字书源远流长。举其要者不外三种类型,有讲文字形体的字典,如秦代的《三苍》、汉代的《说文解字》、南朝·梁的《玉篇》、宋代的《类篇》、清代的《康熙字典》,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新华字典》。有讲音韵的韵书,如隋代的《切韵》、宋代的《广韵》、《集韵》、元代的《中原音韵》、清代的《音韵阐微》等等。至于讲训诂的词典,从《尔雅》起,代有专书,如旧题汉·孔鲋的《小尔雅》、三国·魏·张揖的《广雅》、宋代的《埤  相似文献   

17.
《尔雅》     
《尔雅》是我国最早解释词义的一部专著。有称“孔子教鲁哀公学《尔雅》”,又称“周公著《尔雅》一篇”,或言“孔子所增”,或言“子夏所益”,或言“叔孙通所补”,或言“沛郡梁文所考”,莫衷一是。其实成书可能在西汉末甚至东汉初,略晚于《毛诗》。它缀辑旧文,递相增益,非成于一人之手,周公、孔子都是依托之词。  相似文献   

18.
王象之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王象之呕心沥血二十余载,成书《舆地纪胜》。与过往地理志相比较,《舆地纪胜》在编撰结构层面,突破了传统束缚,创设十二大门类,成为宋代著名的旅游地理名著。  相似文献   

19.
《开元天宝遗事》为宋前记载唐开元天宝年间重要史料的笔记小说,学界目前有两种观点:一、洪迈认定为伪作,并否定其价值;二、《四库全书总目》以苏轼《开元天宝遗事四绝句》及司马光《资治通鉴》有"张彖指杨国忠为冰山语"为证,为《开元天宝遗事》辩护。经考证苏轼所作诗与此书无关,"张彖指杨国忠为冰山语"亦见于孔平仲《续世说》,与司马光同时,疑另有渊源。《四库全书总目》观点不足取,洪迈之说当可信。洪迈之言记录此书较早成书流传情况,且《遗事》的成书与流播,反映了早期笔记小说成书过程中不断被增扩的轨迹,进一步印证《总目》所言有失。  相似文献   

20.
宋陈善所撰《扪虱新话》,初名《窗间纪闻》,成书之初以抄本流传,之后迭经旧稿散佚、重新编撰等波折,使得其传世版本各异.在宋代,《扪虱新话》已有不分卷本、八卷本、十五卷本之别.现存版本从内容形式上可归纳为不分类本、分类本两种.本文拟对《扪虱新话》现存的几种版本进行考证,以辨其版本源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