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碰上“事儿多”的家长,老师时有抱怨:“某某的家长事儿真多,今天怕孩子冷了,明天怕孩子吃不饱,惟独不问问孩子学习怎么样。”“某某的妈妈真护孩子,孩子做错了事还强词夺理,等孩子上学后让他吃亏吧。” 老师对家长的这些看法,无形中在老师与孩  相似文献   

2.
孩子这几天情绪很低落。她说老师不喜欢她,老师只喜欢那些成绩好、会唱歌、会跳舞的同学。我并没有太注意,我只是告诉孩子,只要你努力,听老师的话,老师也会喜欢你的。过了几天,孩子的老师突然打电话问我,为什么我的女儿今天没有来上学?我又惊又怕,她早上明明背着书包去上学的呀!我心急如焚,后来终于在我们家附近的小公园里找到了她。看见她好好地坐在公园的石凳上  相似文献   

3.
《四川教育》2001,(5):42-42
成都市一位小学班主任老师问:以前,是学生害怕老师。现在,尽管学生仍然怕老师批评。怕老师家访。但是好像很多方面都让老师怕他们。老师们一怕要求严格。学生不来校上学。更怕他们离家出走;二怕严格要求后。学生家长《尤其是爷爷奶奶一辈)心痛他们。而向学校领导甚至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告黑状”而被批评处罚……班主任老师究竟应该怎样做才对呢?  相似文献   

4.
十、莫给孩子“吃偏饭”希望老师或有关方面多给自己的孩子一些关照,即多吃一点“偏饭”,这是许多家长的潜在心理,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作为父母特别是独生子女的父母,对孩子总有太多太多的担心,怕他竞争不过别人受委屈,怕他弱小受到别人欺负,怕他生活能力低麻烦多等等。于是,有些家长千方百计讨好老师,有的甚至竭尽全力为学校做贡献,只求让自己的孩子“吃偏饭”。家长与教师的紧密配合是改进教育的必要条件。但是,给孩子“吃偏饭”却有百害而无一利。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独生子女在大学生中的比例越来越多,各种心理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通过对高校大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和研究发现,有许多学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韪,有的甚至是严重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6.
当今社会,供孩子上学是家长最舍得花钱的事,孩子的未来是家长考虑最多的事,孩子“不成才”是家长最没面子的事,逼孩子学习也是家长最苦恼的事。都说孩子苦、孩子累,其实家长最苦也最累。应试教育不敢不抓,素质教育不敢不随。不抓,怕孩子升不了重点中学、重点大学,没有一个好前程;抓紧了,又怕孩子吃不消。不随,怕孩子跟不上时代步伐;随,怕孩子分散精力,影响考试成绩。毫无疑问,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二难境地不仅困扰着学校、老师,而且也为难着家长。  相似文献   

7.
徐亚群 《中学教育》2006,(10):40-40
孩子在另外一所学校上学,放学后我去学校接他。顺便到他们学校的教师办公室找一个老师有事情,让孩子和我一起走,孩子不愿意上去。我问她为什么,她说,老师说了不准进办公室。我说,我和你一起上去,爸爸也是老师,你是和爸爸一起去找人有事情的。孩子很是紧张地跟我走上了楼梯。到了楼上办公室不远的地方,孩子紧紧地和我偎依在一起,显得更加紧张了。教师办公室对于学生竟然有这么大的威慑力,我感到很是奇怪。  相似文献   

8.
前一段时间,刘函一直跟妈妈闹着说自己不想上学了。其实他刚刚上了一年级,一个学期还没结束,他就受不了了。他告诉妈妈说,学校里太没有意思了,没有幼儿园好!妈妈问他幼儿园有什么好,他说:“幼儿园里可以玩啊,每天老师都带着小朋友到院子里去活动。可学校每天除了上课还是上课,即使是课间休息时间老师也不允许出去玩,这多没意思啊!”妈妈听了刘函的话,觉得孩子说的也有道理,就到学校去找老师问个清楚。老师解释说:“学校所以才不敢让孩子们到外面去活SHOUCE9 / 2001里太怕出事了,所以才不敢让孩子们到外面去活动,如果出…  相似文献   

9.
帮助     
去年八月底,有一位家长领着一个孩子来到大滩小学,用探询的口气问招收新生的老师:“我的这个孩子你们能收他上学念书吗?”老师觉得问得奇怪,回答道:“怎么不能呢?只要够上学年龄学校都收。”家长拉起孩子的右胳膊。啊!原来没有右手。老师先是一愣:没有右  相似文献   

10.
邵晓月 《贵州教育》2011,(10):41-41
很多学生因基础差不敢提问,怕说错以后丢人或被老师批评,有的怕自己问的问题幼稚可笑,被教师或同学嘲笑,有的怕被别人说出风头,在心理上有一种畏惧感。  相似文献   

11.
信任的目光     
我们这里农村的小学生刚一上学,都非常信任老师,觉得老师说得都对,老师做的事都是为他们好,他们把老师视为自己的朋友,有话都愿意跟老师说,有事也愿意跟老师商量,老师讲的话,他们都听得仔细,一一照办。随着作业量一天天加大,随着要求越来越高,再加上一些教师非常严厉,学生的一点点错误,都会招至他的一顿狠批,渐渐地一些学生开始怕老师了,开始不信任老师了,他们把老师当成对手,甚至敌人。一些孩子为了逃避老师的惩罚,就开始耍滑头,说谎话,编故事。记分册更是一些学生心中最怕的东西,他们怕老师往上面记上自己的不是,成…  相似文献   

12.
“我的孩子性格内向,不合群,即使是学习上的困惑,也不敢请教老师。我们做家长的该怎么办?”“我的孩子不知为何特别怕老师。老师,您说我们做家长的如何是好?”这是学校教师在开家长会以及与家长联系过程中常碰到的问题。为师者究竟应该怎样帮助家长正确消除孩子的“惧师”心理?教育孩子的前提是必须了解孩子。那么,孩子惧师原因何在?一是性格的使然。“惧师”的孩子多属于内倾型性格。内倾型孩子一般表现为沉默寡言、消极孤独,常有自卑自责、思想狭隘等倾向。其症结在于社会交往能力存在障碍,而影响他与人交往的主要问题是由于胆…  相似文献   

13.
家是孩子的避风港,如果这个避风港不再安全,那么孩子的行为就可能出现严重的问题。一名学生因为家长关注的缺失,出现了上学就呕吐、胃痛的情况。加上辅导班老师以打手心等体罚形式惩罚孩子的情况,使学生产生了畏惧情绪,不敢上学。心理教师与学生的母亲、奶奶会谈,并通过团体活动的方法,矫正学生的不合理认知,家校配合,消除了学生对上学的恐惧。  相似文献   

14.
十年前我在北京大学上学,因为自己是通过奥数竞赛的成绩得以保送到北大的,于是课余时间就开了个补习班,给中小学生上奥数课,以便挣点儿零花钱. 有一年放假前夕,班上成绩最好的那个孩子的家长在下课后偷偷拉住我,和我寒暄了半天,略有一点忸怩地问我:"老师,你看,我们家孩子学数学……能学出来吗?"  相似文献   

15.
李昆 《教师博览》2023,(26):26-28
<正>前几天,我去接孩子,和学校门口的老大爷随口聊几句。大爷知道我是初中语文老师还是班主任后,就问我:“现在的初中孩子不好管吧?”“青春期的孩子特别叛逆吧?”“学生怕你吗?”这几个问题,我从当老师的第一天起,就被问过无数次。从前,我不知道如何回答这些问题;现在,面对这样的问题,我心里想的是:“为什么非要让学生怕呢?”“当教育只剩下怕的时候,会好吗?”  相似文献   

16.
亲子活动中,有一对祖孙引起了我的注意。当教师出示教具时。一小男孩跑到教师跟前去拿教师手里的玩具。教师很有耐心地说,先坐回去,老师讲完后给他玩。只见这男孩生气地推了老师一下.而孩子奶奶看见了也不管。我向老师了解情况时,老师哭笑不得地说,谈过了,但这位奶奶就是不听,而且还说自己带的孩子都是研究生、到国外留学过.人家国外提倡自由。老师还告诉我,这男孩2岁半多了还夹着尿不湿.其他家长不解地问她为什么,这位奶奶却说男孩子的注意力不在这儿。在接下来的观察中,我发现这位老人确实有“个性”。  相似文献   

17.
信息窗     
《教师博览》2004,(12):15-16
我国将专门为考试立法;高中将大幅提高硕士教师比例;我国中小学生学籍管理逐步走向现代化;广东将逐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辽宁50%中小学教师有心理障碍;上海评估学校不看升学率学生身体素质成硬门槛;深圳中小学后勤人员实行雇员制;江西中小学校长离任要审计; 越来越多的美国孩子在家上学;法国孩子也上“业余班”;练毛笔字,让孩子更聪明  相似文献   

18.
没用的老师     
儿子第一天上学。放学后妈妈问他:"今天老师教给你什么了,孩子?"  相似文献   

19.
问: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后很委屈地告诉我,有个男孩特别调皮,总喜欢推打他,特别是在老师看不见的时候,孩子都有些怕上幼儿园了。作为家长,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20.
表面看王智是聪明孩子:大大的脑袋,高高宽宽的前额,眼珠子黑得如墨染的一般,一副千年一个天才相。然而王智却是个傻子,7岁报名上学没通过口试关,老师问他叫什么名字?他想了想说叫傻子,引起在场的人哈哈大笑。妈妈说叫王智,说!叫王智,他才说叫王智。老师问他几岁?他扳指头说1、2、3、4、5、6、7——7岁,不扳指头说不上来。老师问他长大干什么?他说:“当解放军叔叔。”接着两手做端冲锋枪状,喊声我是警察!哒哒哒哒哒,朝老师就是一梭子弹……老师认为这孩子不仅弱智,还具有危险倾向,可能是警匪片看多了。老师没说出后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