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河三角洲开发战略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已受到国家和山东省的高度重视,黄河三角洲的粮棉基地建设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黄河流域的治理已列入黄河整治规划。山东省把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列为“二大跨世纪工程”之一(另一是建设“海上山东”),东营市被列为沿海经济...  相似文献   

2.
美丽、富饶的黄河三角洲又是一块年轻的土地,这里有中国最大的湿地自然保护区,有亚洲闻名的天鹅栖息地,又有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 黄河每年所携带来的大量泥沙,又冲积形成了大片年轻的土地,向着海洋延伸。 如今,胜利人不断开拓的进取精神就犹如这片土地一样向着广阔的海洋进军。 海兴总公司是胜利石油管理局海  相似文献   

3.
从山东省东营市黄河河务局获悉,今年1~11月份,位于黄河三角洲上的东营市的黄河来水量达194.66亿m^3,全年有望超过200亿m^3,是近年来黄河来水较为丰沛的一年。有关方面的专家称,这意味着黄河将逐渐走出“枯水期”。  相似文献   

4.
清代以来黄河水患不断发生,由于清政府管理黄河体制弊端丛生,治理黄河的理念不当,使黄河频繁改道。黄河改道带来的灾情严重,受灾范围广。利津原有的漕运、商业中心日益凋敝,经济产业结构发生了调整,并进一步催生了近现代黄河三角洲的形成。因此黄河改道与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变迁的关系尤为密切,特别是黄河利津段河道尾闾的变迁,引发了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的嬗变。  相似文献   

5.
我国北方大地常被称作“黑土地”与“黄土地”。这里分布着以肥沃的黑土著称的东北平原,土层深厚的黄土高原,由黄河、海河、淮河所携带的泥沙冲积而成的华北平原,是我国耕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  相似文献   

6.
<正> 诗人飞雪生长在黄河下游的一个村庄。他从黄河那开阔的性灵中受到启示,他把他的激情、理想追求交给黄河。为了对梦魂牵绕黄河母亲的秉性有更多的了解,他不辞千里之遥,风尘仆仆到黄河中上游深入考察和采访。他蘸着黄河的浪花抒写黄河的苦恋之情。“搜尽奇峰打草稿”,他的文采来自对黄河、对家乡的热恋之情。正如他说:“我是黄河的儿子”“是黄河冲积的这方土地,养育了我,滋润了我,使我成长为文艺百花苑中的一朵小花。”飞雪散文以黄河口为基地,辐射整个黄河流域。《飞雪散文集》《草思集》《黄河三角洲风采》等展示着黄河散文系列蔚蔚壮观。飞雪笔下的黄河,千姿百态:既抒写黄河峥嵘的  相似文献   

7.
黄河三角洲曾经沧桑巨变。历史上黄河下游的决徙往往导致主河道的改变,黄河曾北自静海东流,也曾南夺淮河入海。从广义的角度讲,以河南巩县为顶点,北起天津,南到黄淮的广大区域,都可以称为黄河三角洲。从狭义的角度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黄河入海口的变动,黄河三角洲所指的地域范围也不尽相同,使人们对黄河三角洲的概念产生了歧义。从现实的角度看,人类有意识地开发三角洲是20世纪晚期的事,  相似文献   

8.
一、热点概览 我国北方大地常被称作“黑土地”与“黄土地”。这里分布着以肥沃的黑土著称的东北平原,土层深厚的黄土高原,由黄河、海河、淮河所携带的泥沙冲积而成的华北平原,是我国耕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 黄河流域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古文化遗址遍布大河上下,北宋以前历代王朝几乎都在黄河流域建都。按传统朝代计算,在黄河流域建都的时间长达3300多年,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黄河  相似文献   

9.
《史记·货殖列传》所载“然邯郸亦漳河之间一都会也”中的“邯郸”指赵都时期的邯郸,其地理位置约相当于今邯郸市西南角的赵王城以及与之相连的东北部区域.“河”指黄河,位于邯郸城的东南.“漳”指洺水,位于邯郸城的西北.邯郸城正当洺水与黄河之间.  相似文献   

10.
刘长正 《语文知识》2002,(12):41-41
《庄子·秋水》入选高中语文新版教材。其文曰: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指黄河)。泾流之大,两(?)渚崖之间,不辨牛马……顺河而东行,至于北海……”。“北海”何指?教材小注曰: “北海,(黄河东端)北方的大海。指东海的北部。”该注不确。  相似文献   

11.
黄河三角洲是黄河每年以大量泥沙沉积在河口区,并向海域快速推进建造的三角洲体系,它是黄河流域最新的陆地,也是中国最年轻的土地。黄河三角洲的建造和演变过程除与滨海海水动力条件有关外,主要是下游河道频繁变迁和河口尾闾摆动改道影响所致,也受控于黄河特有的  相似文献   

12.
郑民高速公路位于黄河南岸,沿线有较多的沙岗,属于黄河冲积滩地,利用现有的土源填筑高速公路路基,不仅可以治理沙害,还可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就粉砂土填筑路基的施工技术做一简介.  相似文献   

13.
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依靠从社会发展“边缘”走向社会“中心”的高等教育,使之为自己培养人才、提供技术.针对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内外环境条件等,可以利用美国发展经济学家P·弗里德曼的“边缘——中心”理论,探究高等教育与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之间良性互动发展的可行性和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4.
黄河三角洲是河海交汇的产物。黄河这条以填海造陆闻名于世的东方巨龙,对入海口情有独钟。她出昆仑、穿峡谷、跃龙门、跨平原,一路奔波,携来九省区的尘沙沃土,在渤海湾畔塑造出了黄河河口三角洲。黄河的粗犷和渤海的博大,造就了黄河三角洲独特的地理风貌。黄河三角洲位于山东省的东北部,地质构造属沂沭断裂带和济阳凹陷的一部分。在古老的太古界变质岩基底上,自古生代以来的沉积岩总厚度最大可达万米以上。古生代沉积稳定,厚度在2千米以上;下古生界为海相沉积,上古生界为海陆交替相———陆相沉积,是一成煤期,有煤层,也有利于储油的原生孔隙…  相似文献   

15.
西辽河南部地区在本文中是指西辽河右岸及其支流西拉木仑河和老哈河下游广泛分布着所谓坨甸土地资源的地区(图1)。“坨”和“甸”(蒙语称芒汗和塔拉)这是西辽河流域自然景观中的两个基本组成部份。“坨”在当地居民的习惯中是指由风蚀、风积过程形成,并且分布着沙生系列植被的风成沙丘。“甸”是指由冲积、湖积作用形成,并且普遍分布着水生系列或者盐生系列植被的低位平地和浅洼地。  相似文献   

16.
黄河不该称中国第二大河“黄河是在国第二大河”,提法欠妥。大河与长河的概念应有所区别。黄河的长度5464千米,仅次于我国第一大河长江(6300千米),可以称为中国第二长河。在中学地理课本(人教版)黄河一节中,第一个标题就是“中国第二长河”。大河一般指流...  相似文献   

17.
《黄河落日》以奇瑰灵动的笔触描绘了黄河落日的苍茫和壮观。作通过鲜活的联想和丰富的想象,以落日作抒情的线索,不断变换观察的位置,采用电影蒙太奇手法,将在黄河入海处、黄河三角洲、黄河草滩上以及黄河沙滩上看黄河落日的奇观妙思,写得美艳奇绝,鲜活动人。  相似文献   

18.
王维《使至塞上》争议颇大的三句注释,其释义应为:“属国”应指保留国号和本固风俗习惯而归属于汉朝的那些边疆少数民族国家,“居延”代指偏远的边塞地区,暗示任重而道远之意;“孤烟直”是指内蒙古接近河套一带,从秋初到春末,烟在由高温到低温的空气中直上如缕的状态;“长河”释为“黄河”,非“黑河”。  相似文献   

19.
《黄河落日》以奇瑰灵动的笔触描绘了黄河落日的苍茫和壮观。作者通过鲜活的联想和丰富的想象,以落日作抒情的线索,不断变换观察的位置,采用电影蒙太奇手法,将在黄河入海处、黄河三角洲、黄河草滩上以及黄河沙滩上看黄河落日的奇观妙思,写得美艳奇绝,鲜活动人。镜头之一:黄河入海处,任凭神思飞扬那是一个初夏时节,向晚的清风中,作者置身渤海边上的黄河入海  相似文献   

20.
“两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这是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诗中的名句,波涛汹涌、奔流不息的滚滚黄河,在诗人笔下,竟如一条细长的自丝带,比喻黄河的水从天边奔来,十分形象且具有动态感。“丝”本义是指蚕丝,也指丝织品,还常用来比喻纤细如丝之物,在诗文中能用作多种比喻。例如:(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