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租船变造船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7页的内容是这样的: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这有关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也就是"进一法"。虽然这样的情景离我们大人生活很近,但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没有太多经验可谈。然而,学生在前一阶段刚学会表内除法,已经接触过许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所以突然让学生完成从无余数到有余数的转变,更是  相似文献   

2.
[题1]在○里填上>、<或=:978÷9○761÷7. 这是三年级学生的一位家长碰到的难题.孩子是这样想的:978÷9=108有余数,761÷7=108也有余数,大家都分到108,所以是相等的,余数是别人的.孩子的母亲这样说,因为978÷9=108……6,761÷7=108……5,两个除法算式的商相同,那么余数大的算式的得数就大,所以应填>.而父亲的意见是:如果用分数或小数求商,可以知道978÷9=108.6,761÷7=108.714……,很明显,应填<.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新教材第三册第66页例1,67页例2。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7个梨和3个盘子。 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10根小棒。 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4.
一节数学课上,鲍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写出两位数除以8,商和余数都相同的除法算式。你能把它们都写出来吗? 做完了,我发现同学们的答案不全面,漏了不少,而且思考无序。怎样才能一个不漏呢?经过思号,我想出了比较简单的方法:由于余数必须比除数小,所以余数只能是1、2、3、4、5、6、7。于是便  相似文献   

5.
想一想     
1.求出一个最小的数,使它被2除时余数是1,被3除时余数是2,被4除时余数是3,被5除时余数是4,被6除时余数是5。 2.试把5个苹果平分给6个小朋友,但不得将任何一个苹果切成多于三部份。 3.一个学生把几个数相加对,不小心犯了错误:把这个位数字3写成9,百位数字1写成7,干位数字5写成6,得到答数63587。试帮助他找出正确的得数。  相似文献   

6.
分牛     
一个人把一群牛分给他的儿子们。给长子的是1头牛又牛群余数的1/7,给次子的是2头牛又牛群余数的1/7,给第三个儿子的是3头牛又牛群余数的1/7,给第四个儿子的是4头牛又牛群余数的1/7……如此类推。他就这样把整个牛群一头不剩地分配给了他的儿子们。他有几个儿子?有多少头牛?  相似文献   

7.
一排长椅共有 90 个座位,其中一些座位已经有人就座了。这时,又来了一个人要坐在这排长椅上,有趣的是他无论坐在哪个座位上都与已就座的某个人相邻。原来至少有多少人已经就座? (《小学生数学报》竞赛决赛题) 这是一道求就座人数最少的推理题。已知一排长椅有若干个座位和已经有人就座,新来一人任意就座都与已就座的某个人相邻。要求原来就座的人至少有多少人。解题的关键是弄清题意,通过试验寻找规律。 如一排长椅共有 6 个座位:1 2 3    4 5 6 。如图编号,用方框 3 个 一 组 3 个 一 组表示有人…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上,梁老师问大家:如果今天是星期六,那么从今天起100天后的那一天是星期几?100天前的那一天又是星期几?“数学大王”小聪很会动脑筋,没过多久就算出了答案。老师看看他的答案说:“真棒!请你把解题思路给大家讲一讲。”小聪说:“因为一个星期是7天,我就先用100除以7算出余数,再根据余数判断答案。方法是:如果推算以后的星期,就把余数加到已知的星期上,大于7时再减7;如果推算以前的星期,就在已知的星期上减去余数,不够减时,先把被减数加上7再减,最后的结果就是答案。因为100÷7=14……2,6+2-7=1,所以100天后的那一天是星期一;6-2=4,所以…  相似文献   

9.
先确定余数     
数学练习课上,杨老师出了一道题:写出两位数除以,商和余数相同的除法算式。你能把它们一个不漏地写出来吗?我想,要写出符合条件的除法算式并不难,但要一个不漏地写出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如果能够找到规律,或许会变得十分简单。经过反复思考,我终于找到了解答这类题的诀窍: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法里,每次除得的余数都比除数小”,问题就解决了。因为除数是已知的,并且还知道“商和余数都相同”,一旦余数确定以后,商也就确定了,因此根据“商×除数+余数=被除数”可以求出被除数。解法如下:因为除数是9,所以余数只能是1、2、3、4、5、6、7…  相似文献   

10.
准备好实验材料是进行科学探究的条件之一。实验材料可以来自两方面:一是教师准备,二是学生准备。学生分组实验或2人一组或4人一组,需要很多实验材料,而这些材料都靠教师准备有时是很困难的。让学生自带实验材料是弥补课堂实验材料不足的一种方法。让学生自带实验材料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可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可以培养学生选择材料的能力。而现实的问题是真正带材料的学生不多,每次每班只有少数学生带。由于这样,有时应该要做的实验却做不成。学生不带材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记不住要带哪些材料;二是没有把带材料的事放在心上;三是学…  相似文献   

11.
<正>【问题展示】北师大版六年级一份期末试卷中的一道题: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是,从左面看是,你认为要搭成这样立体图形,至少需要立方体个数是()。A.3 B.4 C.5 D.6我的讲解:从左面看4个小正方体,再从正面看应该再加1个小正方体,所以最少应该5个。有八、九个学生迫不及待举手:"选B。我讲不出来,但我用学具搭出来是4个。"学生所搭图形拍照如下: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  相似文献   

12.
本学期,我听了一节三年级的数学课,教材是《两位数除多位数》的例7、例8(第6册20页)。教师在教学例8得出计算结果(386÷48=8……2)后向学生指出:这里余数2比除数48小,所以这题的计算结果是对的。显然,这样的说法是违背科学性的。是不是只要余数比除数小,计算结果就肯定正确呢?否!实际上,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仅余数比除数小,计算结果肯定是错误的。上题余数假如是  相似文献   

13.
<正>一、课堂简介(一)复习:9+4=9+3=8+5=7+4=6+5=8+9=5+7=(二)新课:1.打出有两排学生的幻灯片,问:一共有多少人?生1:前排7人加上后排8人,7+8=15人。生2:也可以把后排的8人当作第一个加数。师:不管谁在前,都要把7分成2和5,把8凑成10。生:谁在前在后不管事,结果都一样。2.师:大家看第97页,就"前排加后排"一种方法吗?生3:男生有9人,女生有6人,加起来也是15人。  相似文献   

14.
第八册41页“约数和倍数”一节,概念较多,是教学的难点。怎样设计教学?谈谈我的几点作法。 一、引入概念 1.口算。如果有余数,要说出商几、余几? (1) 12÷3 0÷6 (2) 40÷9 14÷4 2.讲述。启发学生讲清:(1)组题商是整数,没有余数;(2)组题是有余数的除法。 3.答问。要知道两数相除有没有余数,  相似文献   

15.
余数的妙用     
同学们都知道,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要比除数小。例如:如果一个数除以6,它的余数可以是1、2、3、4、5。余数在解答问题中有什么作用呢?请看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6.
四年级的数学练习中 ,有这样一道题 :56只猴子过河 ,一条船上最多坐8只 ,至少需要几次才能全部过河?这道题常规的解题思路是这样的 :因为每次要有1只划船的猴子 ,这样每次船上最多坐7只猴子 ,所以此题列式为 :56÷7=8(次) ,所以当学生列式为 :56÷8=7(次) ,56÷9……我毫不犹豫的给否定了 ,可当我按上述思路讲评作业时 ,马上就有同学发表了不同的意见 ,现摘录以下同种解题思路 :生甲 :如果这条河河面很窄的话 ,船上绑上1条很长的绳子 ,每次坐8只猴子过到河对岸 ,然后剩下的猴子用绳子把船拉回来 ,第二次再坐8只猴子过河 ,按照这样的方法过河…  相似文献   

17.
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的延伸和扩展,从算理到求商方法都比表内除法复杂,是本册书教学难点。通过教学活动,要求学生初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笔算法则,并能准确地计算。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懂得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运算法则,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练习为主线,实现教学目标。 一、复习旧知,架桥铺路 有余数的除法需要表内除法、乘法口诀、竖式书写及商的定位、两位数减两位数作基础。因此,首先要进行有联系性的复习,为学习新知作准备,分散难点。例如,①计算6÷2,14÷7,56÷8,54÷9;②在()内最大能填几?5×()<32,()×9×47,()×4<13,()×8<54等等, 二、创设情境,造成悬念 将上面6÷2=3这道题改成7÷2,学生认为“不好做”。这样创设的情境,给学生造成悬念,接着可指导学生通过摆火柴棒,完成下列各题: 1.6根火柴棒,每3根放一堆,可放几堆? 2.7根火柴棒,每3根放—堆,可放几堆? 3.8根火柴棒,每3根放一堆,可放几堆? 通过以上操作、观察、思考,初步了解有余数的除法。 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出示例题:例1.有9个苹果,每盘放4个,可以放几盘?还剩几个? 教师拿出两个水果盘和9个苹果,让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四册第1~2页。教学目标1.通过分一分等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通过联想以往计算除法的经验,引领学生猜想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计算。2.通过研究计算有余数除法的过程,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3.通过有余数除法的学习,使学生感受除法应用的广泛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试商。教学关键试商。教具准备根据例1的梨和盘子制成可以演示的教具或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7个圆形卡片…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目标 1.记忆。要求学生记住:①一位数除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够除的,要先除十位数上的数。②读除法算式中的两种方法。如26÷2或2),可以读作26除以2,也可以读作2除26。③商和除数相乘,结果等于被除数。要检查除法算得对不对,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来验算。题里要求验算的,要写出验算的竖式。④验算有余数的除法,要把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上余数。⑤一位数除两位数,计算熟练以后,可以不写竖式,直接口算出得数。⑥一位数除多位数,先看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前一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  相似文献   

20.
有这样两个有趣的数学问题:问题1一个合唱团共有15人,暑假期间有一个紧急演出,老师需要尽快通知到每一个队员.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1人,请帮助老师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方案一:逐一通知,需要15分钟才能通知到每一个队员.方案二: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8人,一组7人,两分钟后组长通知组员,最快8分钟才能通知到每一名队员.方案三:把学生分成三组,一组6人,二组5人,三组4人,最快7分钟才能通知到每一名队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