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大型浮雕壁画从创意到实施过程的系统分析,论证了一件大型公共艺术作品在艺术创作与制作工艺上科学而有机地结合的重要性,艺术作品的价值是无限的,如何运用最佳的材料和科学的工艺以实现和延长艺术作品的生命力是对艺术价值的肯定,也是对文化遗产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本文力图通过西方美术史上诸多大师的艺术作品的基本构成和发展演变,说明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限定,探讨艺术作品中的双重价值的统一与背离的关系:构成艺术作品第一重美是图形、构图和色彩,其次是风格和形式──等待历史的认同;双重价值在第一重价值──审美价值确立的基础上实现其第二重价值即商业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优秀的电影艺术作品既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常常展现先进的科学技术,大学生喜爱电影中的科技元素,电影作品中传达的科技观,对大学生科技伦理思想的形成,科学工作的价值取向,甚至科学工作的行为模式,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4.
"有用性"(Dienlichkeit)是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中的核心词语,它宣判了器具和艺术作品之间的区别。"有用性"使得器具在使用中最终沦为纯然器具,而艺术作品不会沦为纯然器具,因为艺术作品不在"有用性"及"使用性"的范畴之中,而是保有了"真理"。前赴后继的生命必然在"有用性"中使用器具,将器具商品化,走向市场的链条,实现器具的循环性生存。艺术作品的商业化恰恰是对艺术作品"真理性"价值的遮蔽,艺术作品寻求的是"创造性地进入"作品,获取与"真理"的照面。  相似文献   

5.
论艺术价值     
艺术价值产生于艺术活动中的艺术家、艺术作品和艺术接受者之间的实践关系,是艺术家根据自己对客体世界的感悟创造出来的艺术作品满足了艺术接受者的艺术需要。艺术价值的特质在于审美价值。审美价值的实质在于人文性,而人文性的根本在于对人的终极关怀。所以,艺术的审美价值,归根到底,就是推动和帮助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人性的完善。当前,重建和创造这样的艺术价值对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构建和谐文化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艺术作品作为反映社会现实的客观存在物,是为一定社会的文化建设服务的.探讨该问题可以使读者更加了解艺术作品的存在价值和内在魅力,有助于加强文化修养,提高思想境界.  相似文献   

7.
艺术意蕴——艺术作品隽永而深刻的生命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意蕴是艺术作品的语言和形象后面隽永而深刻的生命价值和审美意义,艺术作品的意蕴对于我们有深层的意义和重大的价值.本文以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和梵高的<向日葵>为例,探讨蕴涵在作品中深刻而隽永的艺术意蕴.  相似文献   

8.
艺术作品作为反映社会现实的客观存在物 ,是为一定社会的文化建设服务的。探讨该问题可以使读者更加了解艺术作品的存在价值和内在魅力 ,有助于加强文化修养 ,提高思想境界  相似文献   

9.
科学与艺术是推动人类进步的两大动力,二者的结合是创造的源泉。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过:"培养创新人才要文理并举,要注重科学与艺术的结合"。科学和艺术的研究领域虽然在起源上不同,但两者却密切相关。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影响着表达人类思想情感的各种艺术作品的风格;艺术的形象思维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灵感和启迪;而作为研究物质、创造物质的重要自然学科——化学,其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美学价值,是艺术创作的知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传统节日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产生的艺术作品形式不仅凝聚了深厚的民族民俗文化,而且具有独特浓郁的审美价值.这些艺术作品形式因其可观赏性与可操作性而与儿童的天性相契合,因此可以利用这些艺术作品形式对学前儿童实施手工教育,其主要途径包括:一是根据时令利用不同节日独有的民俗艺术作品形式开展手工教育活动;二是利用某些传统节日共有的艺术作品形式进行专项的手工教育活动.基于传统民俗节日中的艺术作品形式开展儿童手工教育不仅有助于培养儿童良好的人文素养,拓宽儿童的文化视野,而且有助于儿童形成民族文化认同感与民族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