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精神价值的失落"是当今中国大学教育的本质问题,"功利主义"价值取向是其重要原因,其突出表现是以"物"为核心的价值观被推崇,而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难以得到张扬。中国大学教育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渊源于中国大学产生之初,其后又与整个社会体制相关联。回归教育本位与学术本位是当代中国大学回归健康发展轨道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经验表明,男性在选择配偶时更注重女性的外表,而女性则更关注男性的社会地位。心理学家也发现被男性本能地知觉为更美或更有身体吸引力的女性有着更强的生育潜力,而女性知觉那些占有更多社会资源的男性更有吸引力,这似乎印证了前人提出的"功利主义"美学观。"功利主义"美学观不能完全解释人类外表美的根源。美感来自直觉而非功利,功利主义不尽符合审美常识。从进化的角度看,几乎全部的人类行为都是基于生存的需要,是对环境的适应。对美的追逐点脱离不开其根本点——"性别特征",人类外表美感的根源不在于其"功用价值",而在于其"遗传价值",这个标准是先天的,不受文化、种族、年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受外语语言的"工具性"的冲击及"有用乃大"的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而被"边缘化"的现象,从英美文学课程与学生的专业学养、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三个方面论述文学"之用",并在教学实践中提出相关的对策和方法,重点是以文学与现实生活的关联凸显文学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近年来受功利主义影响,只注重对知识和技法的培养,忽视语文本身的内涵和特点。职业教育的兴起,更助长了功利主义和技术主义的泛滥,语文课被视为与职业无关的学科。语文教学时时刻刻都在为"人"增色,语文教学应该回到人文理性的育人文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5.
安乐死是一个在世界范围内被普遍关注的问题,因其涉及到人的生命,一旦实施即具有无法挽回的后果,故对于安乐死的合法化各国均抱以严谨的态度。安乐死同样也是我国立法进程中面临的难题之一。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发生着转变,社会生活对安乐死的需求致使将安乐死合法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合法化遭遇的困境促进了"安乐死非犯罪化"理论的应运而生。安乐死在我国法律框架内的出路,应该是从司法实践中安乐死个案的非犯罪化逐步走向法律对安乐死合法化的认许。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功利主义一直被看成是资产阶级的伦理学说。本文认为,功利主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其存在具有客观必然性,并以历史和社会的实践,论证了对物质利益、特别是对个人物质利益的关心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本文还探讨了社会主义功利主义的基本特征,认为社会主义的功利主义是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目的和手段、动机和效果、权利和义务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7.
由汉儒建立起来的儒家诗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一个诗学体系不断优化组合的过程。明末清初钱谦益的诗学理论即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其审美情感的理论剔除了功利主义的教化论,对"发乎情,止乎礼义"、"温柔敦厚"等传统理论作了新的阐发,以道佛释儒亦为其较突出的理论模态。  相似文献   

8.
当代教学变革是一场从"知性教学"走向"德性教学"的价值重构,并以此为背景完成其实践转向。既有的"知性教学"以机械传递知识为特征,因其秉持工具理性与功利主义的教学价值观而终将走向异化。教学变革的方向在于重建"德性教学",高扬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教学价值观,为此需要从人性假设和知识观出发,做好教育学的理论重建工作。当前对引导学生有效学习以及教学手段伦理意义的关切等,可谓指向"德性教学"的核心表征。  相似文献   

9.
安乐死的刑法学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犯罪的构成要件理论入手,对安乐死与谋杀罪进行了对比分析,阐述了安乐死的实施由于不具有社会危害性而不应将其以犯罪论处,同时以安乐死的实施范围、意义也作了探讨,并提出了安乐死实施程序的初步设想,主张尽早实施安乐死,以适应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0.
王蒙的《神鸟》是一则关于现代艺术的深刻寓言。它以荒诞、离奇的笔法,以象征、隐喻的形式,诉说现代文明的内在荒谬:我们需要"神鸟"却又迫害"神鸟"的悖论。"神鸟"就是艺术"神圣"与天才"灵感"的隐喻。艺术家之死与神鸟之死的合而为一,隐喻了现代艺术被技术主义与功利主义遮蔽的沉沦,隐喻了现代艺术因原真生命遮蔽而致灵肉分离的"痛苦"。孟迪对"神鸟"的寻找,实际是对艺术神圣性的追寻。死亡同时意味着复活,"鸟"的死亡唤醒了浸没在世俗颂歌中的艺术家的复活,艺术家的死亡唤醒了被世俗遮蔽的艺术精神的复活。  相似文献   

11.
“幸福指数”已经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被频繁提及的话题。幸福指数能用数字把主观的感受表示出来,给人以直观的印象。研究城市居民幸福指数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对我省政府部门在经济发展中制定以人为本的相关人文关怀的政策,促进社会全面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申锋 《宜春学院学报》2013,(10):42-44,71
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部分,生态幸福观的提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需要,有其内在依据。基于对人的能动性与有限性关系的深刻理解,以及生态环境脆弱、"经济人"观念膨胀和"科技至上"观念盛行的现实,提倡生态幸福观已刻不容缓。坚持生态幸福观,本质上就是坚持系统的、整体的、共生互动的、面向未来的幸福观。加强生态幸福观教育,有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农村幼儿教师幸福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综合幸福问卷》对江西省256名农村幼儿教师进行研究。结果未婚教师幸福指数高于已婚教师,男性教师幸福指数高于女性教师,私立幼儿园教师幸福指数高于公办幼儿园教师,非正式编制教师幸福指数高于正式编制教师,31~40岁教师幸福指数最高,大专学历教师幸福指数最高。结论把握农村幼儿教师幸福感的特征,努力提升他们的幸福感,这是加强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幸福是人类生活的永恒追求,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建设"幸福中国"、实现"中国梦"已正式拉开序幕。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不仅对什么是幸福作了科学回应,而且对未来社会如何实现人民幸福作出了符合客观规律和具有实践价值的构建,这使它具有超越其他一切理论的优越性和旺盛的生命力,并为实现"幸福中国"找到了一条可靠而现实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被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为"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的西方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是西方伦理学思想史上最早的唯物主义幸福论代表人物。他在认识论的基础上,对于"幸福的来源","什么是幸福","如何才能得到幸福"等问题作了系统而完整的阐述。随着我国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的转变,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不再是社会财富的最大化,而在于以实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相统一的国民幸福最大化。因此,研究德谟克利特唯物主义幸福论的合理内核,对提高我国国民幸福感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幸福问题,有一种“拱廊街计划”式的相似,好奇的眼睛与征服的野心总使人坚信可以寻觅到开启的密钥,而迷宫般的繁复与庞杂却使其往往无法真正解读幸福的精神暗码。文章试图借用“拱廊街计划”作为某种隐喻,寻求观测幸福问题的“另类眼睛”:其一,在现代性流动、新奇、碎片、偶然的呈现特质中,幸福问题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又是沿着什么样的理路发生变化?其二,生存并跃动于行动者关系中的幸福感会不会只是个人主观之事?它是如何在不同的语境下进行修正的?其三,福特主义的工资增加方式与幸福教育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结?作为文化实践的幸福教育需要怎样的“延迟”?  相似文献   

17.
“幸福”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词,怎样去衡量人的幸福水平,对幸福感进行量化,是大家关注的重点.本研究从高校教师的幸福现状出发,阐明了提高高校教师幸福指数的意义,分析了影响高校教师幸福感的因素,最后提出了提高高校教师幸福指数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教育的天职就是帮助学生过上幸福生活。要成就学生的幸福人生,教育者必须掌握一门如何将学生导向幸福的教育艺术,其核心是:机智地处理好幸福的“可教性”与“不可教性”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在当下幸福与人生幸福、幸福祈愿与现实生活、角色生活与个体生活、需要分化与价值建构之间寻求平衡点和教育行动的切入点,进而为学生与幸福相遇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9.
研究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对某高校283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女大学生在交际交友上的困扰大于男生;有过恋爱经历的大学生异性交往困扰最小;大三学生的人际交往困扰最大.男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精力比女生高;大一学生主观幸福最高,大三学生主观幸福感最低.人际关系困扰程度与总体幸福感呈负相关.交谈交流困扰、交际交友困扰维度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0.
"幸福感"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热门话题,而影响市民幸福感的因素众多,调研小组针对该研究领域存在的盲区,以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为切入点,以分析城市公共空间对市民幸福感的影响为主线,提出改善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思路和对策,填补该研究领域空白,为政府创建"惠民之州"、营造"幸福惠州",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