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一黄爵滋(1793—1853年)字树斋,江西宜黄人,道光三年(1823年)进士。他长期服官京师,历任监察御史,兵科给事中,工科给事中,鸦片战争前夕任鸿胪寺卿,1839年后又升任礼部右侍郎、刑部右、左侍郎。1843年因丁父忧去职。鸦片战争时期,黄爵滋是禁烟运动的发动者,抵抗派的重要成员之一。很早以前,他就注意到由于鸦片输入造成  相似文献   

2.
黄爵滋(1793——1853年)字德成,号树斋,江西宜黄人。鸦片战争时期严禁派的主要代表之一。1838年上《严塞漏厄以培国本疏》,力陈鸦片祸害,主张严禁鸦片。他与当时有志于“经世致用”之学的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过往甚密,互相酬唱,致力于改革现状,谋求国家的进步和发展,民族的独立和富强,颇有名于世。  相似文献   

3.
“鸦片战争前后耆英对禁烟问题持消极态度”的论断有失偏颇。鸦片战争前夕,耆英在盛京地区的禁烟行动积极,态度明确,效果显著;在战后有关鸦片问题的中英交涉中,能贯彻清政府的禁烟主旨,遏制了英方企求鸦片开禁的意图。  相似文献   

4.
第一课鸦片战争一、填空题。1.鸦片俗称(),是一种很容易使人上瘾的()。2.从()世纪后期开始,()将大量的鸦片偷偷地运到中国贩卖。3.从()年6月3日开始,林则徐和广州军民用了20多天的时间,将缴获的2万多箱鸦片在(海滩上全部销毁。这就是震惊中外的()。4.1840年6月,()借口中国销毁鸦片侵犯了英国商人利益,对中国发动了()战争。5.()年8月,()侵略者强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二、判断题。(在题后的括号里打“!”或“×”)1.清朝光绪帝,决定派强烈要求禁烟的林则徐到广州查禁鸦片。()2.英国入侵广州后,广州三元里人民自发…  相似文献   

5.
高考文科综合考试范围有关“鸦片战争”的规定是:(1)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英国走私鸦片和中国的禁烟运动鸦片战争的过程以上子目与《中国近代现代史(必修)》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的子目完全一致。本节内容的重点是: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复习时应学会分析战争发生原因的  相似文献   

6.
鸦片战争在教学中是重点,但高考单独在这个点上命题,难度不好把握。《考试大纲》中的“考试范围”是这样规定的:1.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1)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英国走私鸦片和中国的禁烟运动鸦片战争的过程(2)鸦片战争的影响《南京条约》及其附件、《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这个子目的写法与现行统一教材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的三级标题几乎完全一致。那么,在“一纲一本”(也可以理解为一个考试大纲一套教材)的情况下,这两节的文字、图片、地图等内容都在命题的范围内。从命题角度分析…  相似文献   

7.
中英鸦片战争是英国政府借口中国禁烟而挑起的,而战后在《南京条约》中却只字未提鸦片。于是,有教师在讲述《鸦片战争》一节内容时,以此来反证“中国禁烟”仅仅是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借口,而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原因是英国资产阶级妄图把中国变成他们掠夺原料的基地和倾...  相似文献   

8.
提起鸦片战争,人们会想到虎门销烟的林则徐。其实早在林则徐之前,田溥就有销烟的壮举。 田溥,陕西临潼人,清代嘉庆年间的拔贡。他心胸宽广,为人严谨,勤于政事,极富正义感。鸦片战争前夕,他任广东香山县令,目睹鸦片泛滥,毒害人民,白银大量外流,甚感痛心,力主禁烟。当时道光皇帝自1821年—1834年间。几乎年年颁发禁烟令。田溥执行禁烟令曾一举缉鸦片14万两,震  相似文献   

9.
黄爵滋作为鸦片战争时期一位杰出爱国政治家和思想家,大胆针砭时弊,力图改革更张,寻求救国救民之道,坚持反对殖民主义的经济侵略。为此,他一方面提出“重治吸食”,以严禁鸦片的主张,另一方面要求鼓励正常贸易,积极了解和认识外部世界,学习西方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他的这些主张在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也给会世以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林则徐(1785—1850年),清道光时最有见识的大臣,领导了禁烟运动。他是清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1838年他任湖广总督时,即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禁烟,并连续上书道光皇帝主张严禁鸦片,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1839年,他依靠人民的支持和关天培等爱国将士密切配合,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同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了收缴英国的二百三十七万多斤鸦片。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战争,他受投降派诬陷被革职,并被充军新疆。他在新疆兴办水利,垦辟屯田,后起用为陕西巡抚。1850年为钦差大臣赴广西督理军务,途中病死。遗著有《林文忠公政书》等。  相似文献   

11.
浅议鸦片战争前清政府的禁烟叶昌友第一次鸦片战争前,由于鸦片的大量输入,造成了烟毒泛滥,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不得不实行禁烟,但结果却是鸦片越禁越多,烟毒愈禁愈泛滥。本文拟对鸦片的输入,清政府禁烟的历史作一考察,并对清政府禁烟禁而不止的原因作一分析。一据...  相似文献   

12.
既然中国近代史是从1840年鸦战争算起,禁烟英雄林则徐就是代史上第一人。可惜这个第一英刚在南海点燃销烟的烟火,就被往新疆接受朝廷给他的处罚。功罪在瞬间便交织在一个人身上,其扭曲再造,像原子裂变一样,生出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封建皇帝作为最大的私有者,是以天下为私。道光在禁烟问题本来就犹豫,大臣中也分两派。推想,是林则徐那篇著名的奏折,出若再任鸦片泛滥,几十年后中将“几无可以御敌之兵”,“无可充饷之银”,狠狠地击中了他的私。他感到家天下难保,所以就鞭快牛,顺手给了林一个禁烟钦差。眼见国危民弱,就赴重任,表示若鸦片一日未…  相似文献   

13.
《历史教学》1990年第12期刊载张建辉同志的《清代鸦片政策简述》一文很有新意。作者以简练的语言,系统地概述了清代的鸦片政策,首次依历史进程将其表述为“合法、非法、内禁外不禁、合法”四个阶段,使人一目了然,对研究清代鸦片及内外政策均有启迪。作者认为以“1859年3月(咸丰九年二月)谕令军机处”为界限,宣布了清朝“内禁外不禁”鸦片政策的彻底破产,鸦片贸易全面合法化。这就比以前各种刊出文章笼统地以中英《北京条约》宣告鸦片贸易合法化的说法更加明白、准确。但是作者就此得出的最后结论说,“直至清朝灭亡为止,再也没有禁烟”,却完全不符合清末的历史事实。这里,仅就光、宣时期清廷的鸦片政策的禁烟活动作一初步考证,请张建辉同志及史学界同仁指证。  相似文献   

14.
鸦片战争唤醒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当时许多诗人耳闻目睹英国侵略者的残暴和中国军民抵抗的壮烈,激发了思国的代情、爱国的深情、报国的激情。他们奋笔书怀,在我们面前展现出“当时歌同仇,仗义相外假”的壮烈图画,从各个不同角度反映了鸦片战争的全过程。一、控诉了英国侵略者向中国输出鸦片、毒害中国人民的罪行,表达了人民群众禁烟的强烈要求,歌颂了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道光年间,中国人民不仅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残暴统治,而且还受到英国鸦片贸易的严重危害。中国人民对鸦片贸易深恶痛绝,强烈要求禁烟。当时的广东人陈…  相似文献   

15.
(一) 邓廷桢,字嶰筠,江苏江宁人。嘉庆六年进士,一直在地方上做官。道光十五年,邓廷桢从安徽巡抚调任两广总督。时值鸦片开始疯狂地输入中国,大量白银外流。外国烟贩子不顾清政府多次颁布禁烟入口之法令,用“快蟹”、“扒龙”特别快艇,进行武装走私,成了清政府的一大忧患。 1834年,道光帝曾下令广东水师驱逐洋面鸡片趸船。邓廷桢刚到任时,对禁烟信心很大,认为只要不贪财贿,严令禁止,禁烟一事不难办到。然而,他的查禁命令形同空文。一方面,当清政府下令禁止鸡片贸易后,外国鸦片贩子把趸船移到伶仃洋一带,那里海阔天  相似文献   

16.
看完电影《鸦片战争》,我默默地行走在人群中。 同学问我为什么不说话。我回答“不想说”。 不想说,不想说那些从走私鸦片中牟利的小人。他们只着眼于一已私利,暗中破坏禁烟运动,对倡导禁烟的大臣破口大骂……想起他们,我只觉得胸口堵得慌。  相似文献   

17.
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第一章鸦片战争 1.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哪些深重的灾难? 2.在清政府内部,有一派人以首席军机大臣____和直隶总督____为代表,他们反对严禁鸦片。 3.1839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会同两广总督____和广东水师提督____,缉拿烟贩,整顿海防。 4.从何见得禁烟运动给了英国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 5.鸦片战争开始后不久,____帝把林则徐撤职查办,改派____为钦差大臣,到广州和英军谈判。 6.你认为哪些事迹最能显示林则徐的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8.
左宗棠西北禁鸦片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鸦片战争以后,全国各地烟毒日盛。不但外来鸦片的运、销、吸食公行无阻,而且罂粟的种植由南而北,土烟日渐增多。至于禁烟一事,自《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已缄口不提,地方官员鉴于林则徐因禁烟而获罪,从此也不再有人愿意认真过问。 1866年(同治五年),左宗棠出任陕甘总督。秦陇烟毒泛滥之严重,危害之惨烈,使左宗棠触目惊心。膏腴之地,遍植罂粟,粮食奇缺,军民乏食。更有甚者,西北刚劲的民风受到严重摧残,即使兵火临门,“瘾君子”宁可坐以待毙,也懒于逃命避祸。当时,陕甘所产鸦片称为“西土”,  相似文献   

19.
鸦片战争时期新疆禁烟概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是中国人民反对英国利用鸦片侵略中国的一场伟大正义斗争。这场反侵略斗争,由于得到道光帝和各地爱国官绅和广大群众的支持,于一八三九年曾在全国各地先后展开。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地广人稀,禁烟斗争开展稍晚,但也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在以往的著作中,除个别书籍简略提到新疆禁烟斗争外,几乎都没有提及当时新疆的禁烟情况,即使道光朝的《筹办夷务始末》,也没有收入新疆禁烟的奏报。可是,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明清档案馆)中却藏有未发表的大理寺少卿惠丰和叶尔姜参赞大臣恩特亨额等人有关新疆禁烟的九份奏折,从中略可看出新疆禁烟梗概。这九份奏折是:  相似文献   

20.
云南云州(今云县)人杨国翰与浙江有不解之缘。道光元年(1821年)至道光十二年(1832年),先后在奉化、诸暨、海盐、仁和、玉环等地为官,勤政为民、政绩卓著。他在奉化时与林则徐的书信往来,触及了吸食鸦片这一当时社会问题,是林则徐最早进行禁烟活动的文字记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