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述国内新媒体研究的现实呈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新媒体研究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研究主题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综合性的评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浅谈新媒体     
当今时代,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媒体传播的理念也在不断的变化发展,现在,我们所处的媒体环境已经是网络媒体、数字媒体等为代表的新媒体的时代。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对信息的传播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对新媒体的发展状况进行梳理,浅析新媒体在当代生活中所产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陆地 《中国广播》2011,(12):17-19
本文在分析新媒体概念的基础之上,分别论述了电视、网络、手机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并在总结三种新媒体发展趋势的基础之上。分析了新媒体的总体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钟鹏  汪青云 《新闻世界》2014,(6):217-219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表明手机成为了我国网民的第一大上网终端,学生是网民中最大的群体。本文归纳出新媒体素养的含义,分析新媒体素养的要素结构,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江西省十所大学的在校本科生的现有新媒体素养进行调查,旨在了解大学生现有的新媒体素养水平、面对新媒体及其传播信息的态度。  相似文献   

5.
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是实现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传统媒体的微博、微信、客户端(以下统称为官方新媒体)等已成为媒体新闻报道、舆论引导的主战场.本文通过分析传统媒体官方新媒体呈现的特征、存在的问题,试图从内容渠道、舆论引导、目标定位、用户体验、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运营之道.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新时期我国媒体的发展实际,讨论了在新媒体事件报道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关系,使受众对两种媒体之间的关系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传媒公共性的问题成为媒介研究的重要议题,在新媒体兴起以后,其在公共性方面的天然优势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本文从新媒体事件的主体、传播内容和事件效果三个方面的分析出发,发现新媒体的确更具备公共性的潜能,但也面临一些现实的困境。新媒体的传媒公共性的实现,最终将取决于各种偶然性和规律性因素的复杂互动。  相似文献   

8.
张玉超 《新闻传播》2012,(4):135+137
人类传播已进入新媒体时代,新媒体的出现对传统媒体进行了有效整合;2009年12月31日,由新华通讯社主办的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举行开播仪式,2010年1月1日,其中文环球频道正式开播,覆盖亚太地区和欧洲部分地区,同年7月1日,其英语环球频道正式上星播出。1CNC的迅速崛起不仅使中国能够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同时也对世界传播格局产生影响。本文拟从新媒体的特征角度出发,分析新媒体时代CNC崛起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区块链技术是当前的热门技术之一,凭借鲜明的优势,区块链技术在金医疗等各个领域的应用已经初露端倪。新媒体是在互联网大背景下产生的新型媒体形式,近几年发展势头迅猛,但同时其内外部也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将结合区块链技术的相关特点优势,结合现今新媒体的弊端和外部冲击,探究如何通过引入区块链技术打破新媒体弊端、有效避免或减弱外部冲击,创新应用场景,推动新媒体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及其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对新媒体的接触与使用日趋增多,新媒体正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大学生使用新媒体进行交流、批判的能力在这个时代显得尤为重要,对大学生新媒体素养培养的研究也应运而生。文章分析新媒体及新媒体素养的内涵,以信阳师范学院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提出大学生新媒体素养培养的具体范式。  相似文献   

11.
吴敏 《东南传播》2011,(6):85-87
近年来各种新媒体横空出世,"一人一媒体"成为现实.新媒体使用者在传播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但对新媒体的媒介属性缺乏应有的认识,引发了种种非理性现象.如何强化新媒体使用者的媒介素养,使之正确认知、理解并使用媒体,已成为无可回避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2.
赵伟光 《大观周刊》2011,(22):91-91
最近几年各型各式的新媒体慢慢浮现出来,新媒体的使用者对它的媒介属性缺少应该具有的认知,引发了一系列非理性的现象。本文通过目前新媒体使用的发展状况,提出新媒体的不良现状,提出现在新媒体的使用者应该要具有的媒体素养。  相似文献   

13.
电影自诞生以来,就与科技的发展密不可分,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影艺术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章就新媒体时代下中国电影的发展变化,尤其是新媒体技术与电影艺术相结合形成的新的影像表现形式进行分析,旨在从电影艺术的角度对新媒体影像进行分类,并对这种新的电影表现形式进行美学价值探讨,从而促进新媒体电影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网络获取信息的便捷性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尤其是善用网络的年轻读者群,因此我国出版企业的营销方式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介绍了我国出版企业新媒体营销模式与出版优势,分析了我国出版企业在新媒体营销运用中存在和应该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我国出版企业利用新媒体开展营销活动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2017,(2):84-88
信息技术革命不会局限于技术本身,更为重要的是它可能会改变我们时代知识生产、分配与消费的方式。大量新媒体事件背后,是中国媒介语语格局的变化,本文认为主要有三个方向的变化:大众话语权力出现与媒介话语权力重构;微小事件引发社会风暴;网络社会小媒体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6.
高媛媛 《传媒》2015,(16):67-69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广告快速成为广告业的主力军,并占据了广告市场份额的20%.本文基于新媒体定义范畴详细划分了新媒体广告的四种形式,并深入分析了新媒体广告的现存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平衡新媒体广告的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必要性,并且提出了提升新媒体广告艺术价值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阐述了当前新媒体更加广泛地渗入人类社会生活、新媒体发展进入"大数据"时代、移动互联网将进一步改变新媒体的发展态势等发展趋势,从全球新媒体变迁格局中崛起的中国新媒体、新媒体成为与生活深度融合、促进中国社会全面升级的引擎、从跨行业向全产业广度渗透的新经济驱动要素、积极的新媒体传播策略成为"净化"中国政治生态的助推器、治理与融合中的"新"传播生态等方面分析了全球新媒体发展背景对我国新媒体发展的不同影响,以期产生较强的理论及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为高校图书馆的创新和服务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结合新媒体的特点,对高校图书馆新媒体服务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建议。【方法】以河北工业大学图书馆为例,运用问卷调研的方式,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法面向读者开展调研。【结果】高校图书馆在新媒体服务工作方面存在新媒体平台内容丰富性有待增强、平台与读者互动的有效性不足、不同新媒体之间缺乏有效的融合性等问题。【结论】文章提出了从丰富平台类型、提升平台互动的有效性、建立校际新媒体平台共享机制3个方面优化高校图书馆新媒体服务。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定义新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景东  苏宝华 《新闻界》2008,(3):57-59
本文首先从新媒体定义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出发,在分析当今学术界和业界对新媒体定义的基础上,试图运用形式逻辑"类加种差"的定义方法,探求新媒体的类别归属和本质特征,提出一个新的新媒体定义,以求抛砖引玉,丰富和完善新媒体的理论建设,促进新媒体实践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论新媒体时代的奴役与隔绝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世人多持欢迎态度.新媒体看似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解放,但经过深入研究和冷静思考,实则新媒体带给人类的多是形式上的解放,而实质上人类一方面被新媒体奴役,另一方面又由于新媒体而产生了隔绝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