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崔唯 《百科知识》2004,(12):39-41
随着城市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与自己居住、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城市的环境质量如何也开始有了更高的要求。由于色彩在人的视觉感知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并且对人的心理还会产生多重影响,于是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自己居住城市的色彩环境建设问题。近年来,北京(2000年)、杭州(2002年)、南京和上海(2004年)等大城市为此还曾经进行过主题讨论。这也是中国城市色彩建设的高潮即将到来的一个重要信号。  相似文献   

2.
过为 《科教文汇》2008,(1):206-206
色彩是人对光的感知。其本身是客观的事物属性。人们对色彩的喜好和情绪从何而来?人们又是如何赋予色彩各种含义的?作者试图从人类最喜欢的蓝色入手,解释自然事物基本的色彩属性与人类感知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李锐 《科教文汇》2007,(4X):204-204
儿童,从呀呀学语时起,便显露出爱美的天性,对涂涂画画感兴趣,步入美术启蒙期。儿童对美的发现,是从色彩开始的,儿童的眼睛对色彩的感知极为敏感,当他对物体的性状还不具备分辨能力的时候,对色彩就已经具有感知能力了。所以对幼儿的视觉机能的训练,应从培养敏锐的色彩感知力开始。  相似文献   

4.
神奇典雅     
丁湖广 《知识窗》2006,(10):53-53
中国菇菌品种繁多,千姿百态,五颜六色,成为历代宫廷御膳、佛家道教斋菜以及近代酒楼餐馆的时尚美食。尤其是以形象化命名的猴头菇、羊肚菌、牛舌菌、仙人伞、凤尾菇更成了美食家推崇的“菇中五珍”。由于这些菇菌天然形态奇特,且来历充满着神话色彩,因此更加让人食兴倍增。  相似文献   

5.
从色彩形成及感知原理入手,分别从色彩的物理性、感知色彩的生理机制和色彩心理几个方面,对色彩自身的属性和色彩知觉各种条件进行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6.
从色彩形成及感知原理入手,分别从色彩的物理性、感知色彩的生理机制和色彩心理几个方面,对色彩自身的属性和色彩知觉各种条件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7.
《科技新时代》2004,(1):65-65
实现了数码相机对色彩的自然还原,接近人类视觉感知效果。将色彩还原准确度提升一倍!  相似文献   

8.
从色彩形成及感知原理入手,分别从色彩的物理性、感知色彩的生理机制和色彩心理几个方面,对色彩自身的属性和色彩知觉各种条件进行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9.
《发明与创新》2003,(5):37-37
科学家们揭开了大脑感知色彩的秘密,这一发现将来可能会让那些失明的人获益。得克萨斯———休斯敦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对猕猴的研究,揭示了在大脑的一个特殊部位里一种叫作“细条纹区”的细胞模块的排列情况和感知色彩的机理。神经生物学和解剖学教授丹尼尔·费勒曼说:“这一发现为所有颜色的感知提供了第一个生理学的基础。”费勒曼和他的研究小组在给猕猴观看一系列色彩的同时,绘制了在猕猴大脑细条纹区血液流动的变化图谱。他们的发现刊登在《自然》杂志上。在观看不同颜色的时候,猴子大脑血液流动的峰值在细条纹区的特定部位…  相似文献   

10.
位鲁平 《世界发明》2007,(10):48-50
成都、重庆、长沙、广州等城市均已将城市景观色彩规划列入政府城建规划的工作日程之中 王朔.西蔓·CLIMAT环境色彩设计中心的经理,此前已经在有着“中国色彩第一人”之称的于西蔓工作室里为扮靓都市女性服务了多个年头。据其解释,此番上阵扮靓城市虽不是头一遭,但却是从策划到实施最为彻底,与国际色彩标准对接最准确的一次。  相似文献   

11.
人眼中的大自然色彩五颜六色,色彩斑斓,但人眼所能够感受到的颜色都可以由红(R)、绿(G)、蓝(B)三种基本色(三基色)按照一定比例合成得到,基于此原理,人们发明了彩色显示技术和相关显示器件来还原自然界的七彩世界,例如大家所熟知的阴极射线管显示(CRT)、弧光灯投影仪、液晶(LCD)和等离子体(PDP)等。  相似文献   

12.
色彩配置是标志设计非常重要的环节,影响到整个标志的效果,进行标志色彩配置时根据色彩运用原则等方法较为主观,没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色彩配置机制。标志属于视觉传达研究的范畴,标志与人之间是通过视觉感知而产生交互的。因此,本文将研究视觉感知与标志色彩配置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相互间的作用机制,通过眼动仪实验来验证该机制的正确性,最终利用该机制去指导标志设计中的色彩配置。  相似文献   

13.
结合教学实践,对高中美术色彩教学方法进行研究,认为色彩教学应从感觉到感知的色彩教学思路,充分发展学生的视觉感知能力和想象力,充分理解应用色彩基础理论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4.
李瑛 《科教文汇》2009,(26):270-270
色彩是人类视觉感知的重要要素,它不单单是指物理意义上的光照射到物体上反射的光波,还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可以使艺术作品具有更为丰富的情感表现力,使世界更加多姿多彩。本篇论文将主要探讨新印象主义对现代设计色彩的影响,从而将绘画艺术和设计艺术连为一体,真正体现绘画与设计本为一家的概念。  相似文献   

15.
正色彩对人类生活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我们生活的世界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的色彩构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但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共同生活的这个世界在不同人或动物的眼睛里,却是不一样的!三色视者:大多数人都是关于色彩的原理,我们在美术课上都学过三原色,利用"红、黄、蓝"三种基本颜料,就可以调配出各种不同的颜色来。不过,除了颜料的三原色,还有一种光的三原色,即"红、绿、蓝",利用这三种颜色  相似文献   

16.
生活中有着丰富多彩的颜色,让孩子们走进生活、融入自然,认识物体的原有色彩,这有助于孩子们体验到物体的原色,引导孩子们尝试大胆用色,在使用颜色的过程中感知色彩的搭配,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提高对色彩的感知能力。  相似文献   

17.
论城市色彩的构成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城市的不断扩展以及越来越复杂的城市问题出现,人们对城市色彩的整体把握也越来越困难。色彩污染、色彩泛滥随处可见。事实证明,对城市色彩的构成要素研究可以达到减少城市色彩污染,美化城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儿童,从呀呀学语时起,便显露出爱美的天性,对涂涂画画感兴趣,步人美术启蒙期.儿童对美的发现,是从色彩开始的,儿童的眼睛对色彩的感知极为敏感,当他对物体的性状还不具备分辨能力的时候,对色彩就已经具有感知能力了.所以对幼儿的视觉机能的训练,应从培养敏锐的色彩感知力开始.  相似文献   

19.
马军  李景芸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5X):213-213,219
城市色彩是构成城市景观的重要因素,是设计城市的重要手段。城市色彩规划设计是近年来国内许多城市,特别是历史文化名城所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黄元  赵正  杨洁  段梦姣  温亚利 《资源科学》2019,41(9):1747-1757
城市森林能够为现代城市提供种类丰富的功能服务,是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优先的新时代背景下,市民的环境态度对城市森林感知和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对现代城市森林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参考现有理论的基础上,构建环境信念、环境情感和环境关注度3个维度的环境态度对双方向的城市森林感知和满意的理论作用模型,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环境信念对环境情感有正向显著影响;环境情感对城市森林正向感知有正向显著影响,对城市森林负向感知有负向显著影响,对环境关注度有正向显著影响;环境关注度对双方向城市森林感知有正向显著影响;城市森林正向感知对城市森林满意度有正向显著影响;环境关注度在环境情感对城市森林正向感知路径中存在中介效应,在环境情感对城市森林负向感知路径中存在遮掩效应。本文旨在进一步完善现有的环境态度、环境感知与满意度的理论体系,并为现代城市森林建设体系优化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