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构建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专业人才的实验能力、动手能力、表现能力、展示能力及运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更高层次的团队协同创新能力。论文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科属性出发,以广东工业大学的艺术设计专业为例,探讨了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构成,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内涵及构建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必要性。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改善实践教学环境、厘定课程性质,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整体设计、分类实施、因材施教,培养个性发展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实现学校教育与人才市场的对接,是当前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必须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师范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非师范)职业化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仍处于探索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我们不能总是沿袭传统的师范教学模式和套路,应该通过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自身的研究和对社会需求的研究,建立一个合理的人才培养结构,集教学、科研,承接市场项目"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职业化教育要突出"技艺并重"的双轨制度,完善、提高设计实践环节,注重学生的技术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正>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娴熟的动手实践能力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必备的两项基础素养。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目前高职校不重视环境艺术设计的基础教学,对环境艺术专业性质了解不足,对环境艺术的发展展望不够。如何完善环境艺术专业的教学,使学生在大学四年有所学、有所获、有所用,实现学校学习的"厚积"和毕业就业时的"薄发"?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娴熟的动手实践能力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必备的两项基础素养.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目前高职校不重视环境艺术设计的基础教学,对环境艺术专业性质了解不足,对环境艺术的发展展望不够. 如何完善环境艺术专业的教学,使学生在大学四年有所学、有所获、有所用,实现学校学习的“厚积”和毕业就业时的“薄发”?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研究和对社会需求的研究,提出应建立一个合理的人才培养结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要突出“技艺并重”的双轨制度,完善、提高设计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学生的技术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各高校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都开设有专业实践类课程,但大多数高校都只将完成教学任务作为教学目标,未能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进行高校环境艺术设计课程强化已势在必行。针对我国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现状进行论述,并就如何通过课程强化的方式增强这一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逐渐被认识到,特别是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这一点尤为明显。文章从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现状入主,就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进行了比较,并对实践教学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必要性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8.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改革传统实践教学模式、实施互动开放、鼓励探索式实践教学,对实践教学过程的各环节提出改革意见和建议,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情况下,工业现代化进程加快,社会对设计人才的需求量激增。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是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市场竞争程度加剧导致对人才素质特别是新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开设效果,在各个高校不尽相同。整体来看,实践教学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普遍缺乏,毕业后难以适应社会需要。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要求很高,需要学生在掌握专业基础后具备独立实践能力,甚至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文章分析了实践教学对艺术设计专业的作用,指出了当前高校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意创新创业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思路,以助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张丽岩 《教育与职业》2012,(26):162-163
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写生教学环节是高职艺术设计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文章对写生实践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特色及重要性进行分析,阐述了写生实践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作用,并对写生实践的创新型指导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期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