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人到1998年9月底,中国除台湾与香港外,累计对1000余万人进行了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全部发现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他们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吸毒者占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2/3,在性病患者、暗娼、嫖客及有偿供血者中也有发现。截至1998年9月底,全国共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1170例,其中艾滋病病人338例,死亡184例。累计报告数最多的是云南省,其次是新疆、广西、河南、四川和广  相似文献   

2.
《今日科苑》2012,(22):7-7
“目前,中国已累计免费治疗近20万艾滋病患者,接受治疗的病人病死率从31%下降至10%。”由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主办的2012年世界艾滋病日高层论坛25日在辽宁省沈阳市举行,中国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雷正龙在论坛上如是说。  相似文献   

3.
《金秋科苑》2012,(22):7-7
“目前,中国已累计免费治疗近20万艾滋病患者,接受治疗的病人病死率从31%下降至10%。”由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主办的2012年世界艾滋病日高层论坛25日在辽宁省沈阳市举行,中国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雷正龙在论坛上如是说。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拉萨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性病、艾滋病问卷调查结果,为相关防治、干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0~2014年,对首次到自治区疾控中心性病门诊就诊的622名年龄在15周岁及以上的男性就诊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获取该人群的基本情况。对其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和影响因素进行分并采集血样进行HIV、梅毒、丙肝检测。结果 2010~2014年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皮肤性病防治研究所共监测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622人;共检测出HIV感染者9例(1.45%);梅毒感染者217例(34.89%)和丙肝感染者4例(0.64%)。被调查者中艾滋病知识正确知晓者355人,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为57.07%。结论门诊男性就诊者多为性活跃期人员,年龄跨度比较大,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和梅毒感染率呈上升趋势,就诊者存在知识和行为分离的现象,对艾滋病认识的水平较低,应该对性病门诊就诊者开展针对性的行为干预,控制艾滋病经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娱乐场所服务小姐进行艾滋病预防的外展服务干预,改变服务小姐高危行为,减少艾滋病性病传播的危险性,探讨外展服务干预模式对娱乐场所服务小姐艾滋病干预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娱乐场所服务小姐进行艾滋病预防的外展服务干预,改变服务小姐高危行为,减少艾滋病性病传播的危险性,探讨外展服务干预模式对娱乐场所服务小姐艾滋病干预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科学生活》2008,(1):50-51
"谈艾色变"仍然是许多人面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第一反应。其实,艾滋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的态度和认识程度。只要我们高度重视它,积极主动地了解它、熟悉它,艾滋病是能够预防的。对于艾滋病,人们有太多疑问。为此,北京地坛医院皮肤科性病艾滋病中心主任伦文辉针对有关艾滋病的常见问题做出了解答,让我们来看看专家是怎么说的。  相似文献   

8.
<正>在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云南省艾滋病综合防治研究"等项目支持下,由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牵头,云南省艾滋病关爱中心、云南省药物依赖研究所及云南省妇幼保健院合作完成的"云南省二十年艾滋病流行规律及综合防治研究"课题,获得重大突破。该研究最早在国内采用哨点监测策略,连续20年对吸毒者、暗娼、性病门诊就诊者、孕产妇等人群开展艾滋病疫情动态监测,客观科学地描述云南省艾滋病疫情的发生及其在地域、人群、  相似文献   

9.
文摘     
旅美学者冯愈——研究艾滋病获重大突破 中国旅美学者冯愈等人在艾滋病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他们发现一种艾滋病毒感染人体免疫系统细胞所必需的蛋白质。这一成果加深了人类对艾滋病毒生物机理的了解,为进一步研究和治疗艾滋病提供了崭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媒体对乙肝、艾滋病、性病等传染性疾病的大力宣传使得部分人对公共场所颇为警惕。作为许多人共用的一波碧潭——游泳池,究竟干不干净?会不会引起疾病的传播?又会传播哪些疾病呢?乙肝、性传播疾病:一般不会让我们先从大家最担心的病毒开始说起。最常见的经体液传播的病毒是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和艾滋病病毒。  相似文献   

11.
根据国际卫生组织调查公布,艾滋病的蔓延速度十分惊人,直接威胁到人类生存的安全,被定为是这个世纪首要攻关的重大医学课题。人体内有一种能抵抗普通滤过性病菌的力量,我们称之为"免疫力"。目前,大部分专家认为,艾滋病是一种被称为HIV的滤过性病菌感染的疾病,而这种病菌会削弱人体的免疫力,很容易使人生病,会引起多重性病  相似文献   

12.
每当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时,社会各界都会讨论要"关怀艾滋病患者"。可是,如果艾滋病患者就在您的身边,您会怎样对待他呢?其实,艾滋病患者也不过是病人而已,他们中的很多人,尤其是儿童,原本是无辜和不幸的。患病让他们的人生道路变得曲折,而来自社会的宽容和理解,也许仅仅是你的一个真诚的微笑,就可以让他们拥有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3.
正专家简介:韩丽涛,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数学系副教授。1991?2002年,于西安交通大学理学院应用数学系先后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2002?2004年,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博士后研究,后进入中国人民大学,作为负责人和子课题负责人参加过多项艾滋病研究项目,专门从事HIV/AIDS数学模型研究。在模型建立、性态分析、数值模拟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在流行病数学模型及HIV/AIDS数学模型建模、分析方面发表论文多篇。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08年安徽省CH市JC区的调查数据,通过与同年龄段已婚男性的对比,对性别失衡背景下中国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的男男性行为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中国的性别失衡确实会使得农村地区的男男性行为发生率增加;而发生男男性行为的人群中,其无保护性行为也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比例;同时与已婚男性相比,未婚男性在艾滋病和性病知识方面的掌握情况较差,从而为公共卫生安全带来潜在威胁。论文结尾指出了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5.
遏制艾滋病在中国流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滋病将成为 2 1世纪阻碍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中国的艾滋病流行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 ,如何遏制艾滋病在中国流行 ,文章对此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相似文献   

16.
科技快递     
日本科学家用蚕丝蛋白硫酸化的方法研制出了具有抗艾滋病病毒的物质。他们说,由于艾滋病病毒附在免疫细胞——T细胞的表面蛋白质上不断感染、增殖,致使人体免疫细胞死亡而发生艾滋病。这两位科学家在把蚕丝蛋  相似文献   

17.
联合国今天呼吁中国各界采取更加迅速、有效的措施来遏制艾滋病的蔓延,防止艾滋病给这个人口大国的社会和经济造成更大的危害。联合国的一个工作组于近期结束了对中国艾滋病最新状况的评估。今天在这里公布的评估报告称,艾滋病的流行在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危险”。  相似文献   

18.
《金秋科苑》2012,(21):112-113
美国和泰国研究人员10日在英国《自然》杂志网站上报告说,他们发现了艾滋病病毒外壳上一个易被攻破的弱点,这能够解释之前相关试验中一种艾滋病疫苗的有效性问题,将有助于开发更有效的艾滋病疫苗。  相似文献   

19.
艾滋病病毒(HIV)携带者高达560万的南非,如今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上艾滋病感染者最多的国家。这一可怕的病魔同时也激发了广大艺术家们冲天的创作热情。他们纷纷拿起画笔,将预防艾滋病的各类知识传递给世界,将战胜艾滋病的坚定信念昭示给患者,将对死者的无尽怀念留给社会。  相似文献   

20.
科技快递     
为何黑人易患艾滋病一份由英美科学家研究小组发表的报告指出,非洲黑色人种在基因进化中出现的一种基因变体增加了他们感染艾滋病的风险,这可能就是艾滋病在非洲蔓延得特别迅速的原因。这种名为达菲─阴性的变体几乎只出现于黑人体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