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商都之夷,天河之旁,云霞黼黻,熊耳汤汤,四十七中,于此序庠。辟雍泮水,绿柳红墙。杂花生树,掩映闶阆。陂柳接仁,万国旗张。清泉乐智,达德儒装。陈蕃下榻,徐孺涉江。利马弼清,鉴真扶桑。履文化丝绸路,开孔子汉学堂。握手时代,求津慈航。和合共生,中西流觞。开枝散叶,地柱天梁。赞曰:格致唯新育人,德泽六合传芳。"这是镌刻于河南郑州市第47中学校园里的一段铭文。2011年3月,学校因在教育国际化中取得的骄人成绩,被河南郑州市教育局评为全市五所特色学校之一。师生  相似文献   

2.
为共同探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和管理机制等问题,推动中国高职教育的发展与繁荣,作为第十届中国杭州西湖国际博览会支持项目之一——"2008全国百所示范性高职院校论坛"近日在杭州召开。  相似文献   

3.
《西湖二集》三十四卷每一卷都描写明代杭州风土人情方面人物、故事、风俗习惯等内容,可以说是唯一一部再现当时杭州及西湖风俗画"西湖小说"。最近几年随着杭州旅游资源不断整合,促进了西湖文化这一具有浓郁杭州旅游特色本土文化相对繁荣。《西湖二集》中所具有的地域性、世俗性和人文性特点会加大杭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份量,这一论题研究成果必然会增添西湖作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西湖八社活动于明代嘉靖年间的杭州西湖地区,在文人结社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与影响。前贤今人对西湖八社的研究较多,但关于西湖八社的形成基础、参社成员以及社团性质等问题仍有待讨论。西湖八社的形成并不是源于某一个具体的社团,西湖社、西湖书社或大雅堂社均不是它形成的基础,西湖八社的基础非常广泛。有学者认为孔天胤、李奎二人亦属西湖八社成员,其说不当,该社成员只有社约中规定的七位。西湖八社形式上有八个分社,但实质上是基于同一个文人群体的复合式大社,更多情况下应将其视作"一",而不是"八"。  相似文献   

5.
砍树的故事     
汉代,有个很聪明的孩子叫徐孺。一天.他跟父亲去做客。刚进院门,就看见主人拿着斧头正准备砍倒院里的一棵大树。  相似文献   

6.
杭州市西湖小学教育集团创办于1933年,前身为杭州市西湖小学,坐落在西湖的西北角,校园倚山临湖,四周树木葱茏,环境清幽宜人,是一所具有优良传统的学校,有着深厚的人文历史积淀。曾先后被命名为"西湖区第一中心小学"、"西湖区中心小学",1963年被确定为杭州市重点小学,1970年定名为"西湖小学"。2005年5月28日,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7.
《南方有嘉木》是我省著名作家王旭烽的著作《茶人三部曲》(曾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之一,"嘉木"即指"茶"。我国南方多茶树,仅浙江就有西湖龙井、武阳春雨、  相似文献   

8.
<正>杭州西湖自然景观和人文遗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是古代东方审美体系中的一个坐标,也是很好的教育资源。杭州市金都天长小学以乡土乡情为主,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巧妙地将西湖自然、人文、历史、艺术融合在一起,开设了"走读西湖"研学课程。一、"走读西湖"研学课程的设计1.思路:纲要引领、尊重儿童"走读西湖"研学课程总的设计思路是以物为媒,重组学习逻辑。我校集中力量在暑假编写了课程纲要,对课程性质、理  相似文献   

9.
《辅导员》2008,(10)
西子湖畔,一颗"教育明珠"正发散着璀璨的光芒,它就是杭州市西湖小学教育集团。集团由杭州市西湖小学发展而来,现下设西湖小学、府苑小学、文新小学三所学校。  相似文献   

10.
福州西湖自宋代以后,逐步具有了水利、防洪、城防、防火、交游空间的职能。明清时期的福州西湖呈现周期性的淤塞和疏浚。由于福州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进程,西湖带有明显"官湖"色彩,官方主导下的西湖水利,少有商人与地方宗族参与,与同为东南沿海的江南地区、莆仙地区比较,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社会断面。  相似文献   

11.
龙年的春节喜气洋洋,中国儿童音乐学会主办的"阳光花朵"中国少年儿童艺术节在浙江萧山举行。萧山人杰地灵,存留着越王城山、西施古迹群等众多名胜遗迹。萧山湘湖与西湖隔江(钱塘江)相望,是西湖的姊妹湖,历来有"西湖美,湘湖秀"的美誉。  相似文献   

12.
西湖图     
正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西湖三面环山,苏堤、白堤错综其间,堤上桃红柳绿,景色十分优美。传说西湖本是天上的一颗明珠,由玉龙和金凤精心琢成。王母娘娘看见后想占为己有,不料一失手,珠子落入人间,便化成了天下无双的美景——西湖。西湖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上古时,这里还是一片汪洋,西湖  相似文献   

13.
城南,是被称为"南京之根"的老城区。这里墙粉瓦黛、街婉巷曲,既有秦淮河畔、夫子庙侧文人骚客的墨香余韵,也有箍桶巷中、木匠营里市井闾左的俚俗流风,共同酿就了勤谨而又放达、朴质而又古雅的醇厚民风。南京市小西湖小学,就坐落在这片根脉悠远、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街区。1733年,小西湖小学的前身普育堂创制,自  相似文献   

14.
报上经常报道某国家元首来我国访问,在某某处“下榻”。何为“下榻”呢?下:放下,系文言文中的使动用法。榻:狭长而较矮的床,实为一种坐具。如《孔雀东南飞》中有“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下榻就是放下榻。王勃在《膝王阁序》中写道:‘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善之榻。”诗句是颂扬膝王阁所在地洪州(今江西南昌)地区的杰出人才。使用了徐孺下陈善之榻的典故,称道徐陈两位贤士。徐孺,即徐孺子,名柳,东汉豫章南昌人,品行高洁。“下陈著之榻”,使陈著放下榻来。陈著,时为豫章太守,他不接宾客,只接待…  相似文献   

15.
桂林西湖曾是桂林市区最大的湖泊,经过一段沧桑的变迁后完全湮废。如今的桂林西湖依然面临诸多问题,将古西湖复原是应对困境的良策。复原的古西湖能充分发挥生态功能、旅游功能、泄洪抗旱功能等,从而带来巨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桂林"两江四湖"工程各方面成功的经验,使古西湖复原工程更具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中学时学过一篇文章《西湖漫笔》,至今还记得那优美的文字。还有一篇"课文阅读"《紫藤萝瀑布》,文章里说,紫藤萝花儿在笑、在跳、在嚷嚷、在流动。这些词用得那么新奇,让少  相似文献   

17.
美丽的西湖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是苏轼写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从古到今,西湖都是诗人笔下的美景之一。今天我们一家便来到西湖,享受着西湖之美。  相似文献   

18.
回首西湖     
<正>"杭州山水甲天下,西湖山水甲杭州",西湖美景是苏东坡眼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也是杨万里眼中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今年暑假,我怀着一颗敬畏的心,来到仰慕已久的杭州西湖。湖面一望无际,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  相似文献   

19.
惠州西湖地处惠州市西隅,是广东八大风景区之一,在国内外都颇有名气,古人还把它与杭州西湖相提并论,因此有“大中国西湖三十六,惟惠州足并杭州”之说。但杭州西湖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人工湖,而惠州西湖则完全是个天然湖。因此,研究一下惠州西湖的形成、变迁和建设,充分发挥它的特点,对于进一步开发和建设这个风景区,使之更好地为日益发展的旅游事业服务,是不无裨益的。西湖的形成惠州西湖的形成,历来有两种说法:一说湖盆是西支江故河床;另一说是东江堤外  相似文献   

20.
丑西湖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我们太把西湖看理想化了。夏天要算是西湖浓妆的时候,堤上的杨柳绿成一片浓青,里湖一带的荷叶荷花也正当满艳,朝上的烟雾,向晚的晴霞,哪样不是现成的诗料?但这西姑娘你爱不爱?我是不成,这回一见面我回头就逃!什么西湖,这简直是一锅腥臊的热汤!西湖的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