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汽车美容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并成为汽车产业链上的重要利润来源,同时以迅猛的速度朝着产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以行业现状为出发点,分析了汽车美容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殷勇 《科技风》2012,(6):236
近年来,随着社会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汽车的需求越来越大.汽车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汽车成为人们出行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这对汽车专业技能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从事汽车驾驶多年,现谈谈如何提高汽车驾驶员预防事故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述了汽车美容行业项目及作用,分析了可以促进汽车美容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及我国汽车美容业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均生活水平日益增高的今天,人们逐渐提高了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促进着汽车的广泛应用。但随着人们在使用汽车的过程中,时间不断的增长,汽车技术状况逐渐变差甚至越变越坏。若要加以对其进行控制,则还需要全面的掌握控制汽车技术状况相关影响因素,进而抑制汽车技术状况发生变化,最终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这一变化。本文主要就汽车实际使用情况,针对其维修使用的过程分析汽车技术状况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迅速,人们对生活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种情况下,带动了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给汽车行业的技术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人们开始注重不断开发汽车行业的新科技,智能汽车就是在这样的状况下产生的,它是一种新型的汽车产品,同时也是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因此,现阶段我们应加强对智能汽车系统的研究,在实践中不断促进我国汽车行业的进步。  相似文献   

6.
伴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品质都有了非常显著的提升,这也促使汽车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多,并且其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随着汽车的价格逐渐下降,人们只要想购买汽车就能够购买,在选车的过程中,会将汽车的综合性能作为第一考虑的问题。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在汽车领域中应用的技术也非常多,目前电子信息与智能化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就非常普遍,其能够有效提升汽车的整体性能,进而提高人们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本篇文章主要针对电子信息与智能化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在下文中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汽车工业也快速发展起来,买车的人越来越多,汽车正逐渐从奢侈品的角色转变为大众消费品.当然,买车就需要护车,汽车销售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汽车美容业的发展.随着汽车文化意识的普及深入,汽车美容养护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且成为一种时尚.汽车美容养护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正在崛起,已成为21世纪的黄金产业.本文就汽车美容发展的现状以及发展前景略作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科技实力也得到增强。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生活方式更加的现代化,生活的理念更加前卫。近几十年来的汽车行业的进步与发展正能体现这一点。我国的汽车企业从第一辆国产汽车到引进越来越多的国外汽车,汽车的数量不断的增加、汽车的质量不断的增强、汽车的外形不断的创新,如今,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一项重要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多的人购买私家车,生活出行更加现代化。现如今,汽车已经成为最常见,也是不可或缺的出行工具。我国汽车事业的发展也是有目共睹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中的各行各业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汽车这样的新型代步工具,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化。当前,我国汽车电子化技术发展迅速,但是电磁兼容问题却逐渐凸显出来,这对操纵以及保证汽车安全性能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将针对汽车电磁兼容试验室的规划以及工艺设计做进一步探讨和分析,仅供相关专业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0.
汽车防抱死系统对汽车刹车时翻覆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的数量也不断增多。那么为了保证人们的行车安全,必须要加强汽车设施的管理,使其能够在各种事故中尽可能的保证人们的安全。尤其是在汽车抱死的情况下,要防止汽车出现翻覆的情况。在本文中,我们就建立了两个受力模型,即装有防抱死系统的汽车刹车和没有装防抱死系统的汽车刹车。经过对两者的对比和分析,得出汽车防抱死系统对汽车刹车时翻覆性的影响,并且给出相应的参数。通过这个实验,确定出什么样的防抱死系统能够保证汽车不出现翻覆,进而保证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1.
黄松丽 《科教文汇》2012,(23):146-146,159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工业在我国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中国每年的汽车保有量急剧上升。社会上对汽车维修专业人才有着极大的需求。本文在分析了汽修专业英语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新课程改革,以及汽修行业发展实际,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对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蚕业经济发展对策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蚕桑业在我国已有5 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蚕桑产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振兴蚕桑业,大量的专家学者投身于对蚕业经济发展对策的研究。文章重点从宏观调控、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及推广、蚕桑综合利用、品牌文化五个方面对蚕业经济发展对策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对我国蚕桑产业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为科学制定蚕桑产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何靖  李林红 《未来与发展》2011,34(8):43-46,6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从传统服务业中突围而出的现代家政服务业方兴未艾,理清家政服务产业的体系结构成为进一步研究家政服务行业发展机理与规律的基石。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在服务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家政服务产业体系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家政服务业发展与社会就业、居民生活水平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联系,为对我国家政服务行业的更进一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家政服务企业的更好发展提供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随之机动车保险需求每年也会与汽车保有量保持同等增长速度。在我国汽车保险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我国汽车保险制度不够完善、汽车保险奖惩力度不够、保险体系诚信建设不够等。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利于我国汽车保险业能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汽车保有量急剧增长的情况下,日益严重的能源稀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将成为制约汽车产业发展的瓶颈。汽车产业作为安徽省的支柱产业同时也是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三高"产业,能否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对推动全省低碳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依据发展经济学低碳经济理论,对未来安徽汽车产业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选择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发展路径,以期为安徽省汽车产业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网络经济时代,知识的价值与地位得到提升,广州中新知识城将会成为珠三角未来产业发展的核心。针对网络创新、创业与中新知识城建设的契合度进行分析,提出了:利用网络聚合能力,推动智力资本快速成长;利用网络创新与创造,构建"知识内容"开发与传播平台;推进知识城创业与融资平台建设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循环经济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词汇和焦点话题。但相关讨论大多停留在经济学、生态科学领域,对循环经济与现代性的关系以及其中的技术发展等这些重要问题言之甚少。循环经济是在当代生态理念指导下的经济运行模式,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价值观和文化观,表现为对现代性社会模式的一种反思和超越,是对现代理性精神的反思。因此本文将从社会的现代性视角来分析循环经济的发展以及现代科技与循环经济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8.
崔翊彪 《科教文汇》2013,(22):56-56,61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电已经深深地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成为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安全用电知识教育显得非常重要。电在造福人类,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又具有危险性,特别是对未成年人的电学知识教育,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张霞 《大众科技》2014,(3):210-212
改革开放以来,在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带动下,各行各业有了飞跃的进步。当然,中国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各行各业认人士的辛勤劳动。虽然每个人从事的行业有所不同,但是每个人也都能在自己的行业上作出自己的贡献。文章以我国31个行政单位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聚类分析方法,运用spss19.0版软件,针对按照行业统计的31个行政地区的就业人数数据对31个行政地区进行聚类分析,表明了行业就业人数与地区的经济有关。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范围内,航天事业已由国家任务牵引向商业需求牵引转变,航天产业的商业价值已经得到了充分显现。美国的立法实践证明,在航天产业的发展初期,通过相应的产业促进立法可以有效扶持和培育相关产业,使航天产业更好地融入国民经济。我国已经具备了培育航天经济产业的基础条件,但受制于传统计划经济运行模式的影响,我国的商业航天无论在规模效益还是在企业化市场化程度上仍处于初阶的培育阶段,迫切需要产业立法来解决亚垄断、军民脱节、金融保险配套不足等方面的问题。着眼我国未来的航天立法,应坚持其产业促进法的定位,为我国航天经济产业的发展破解体制机制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