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和抢救病人采取的最重要及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尽快建立静脉通道,确保药物和营养的输入是抢救成功的关键途径之一。老年人容易刺破血管壁造成穿刺失败,通过对老年病人静脉输液方法临床实践应用,采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护理,从而提高了静脉穿刺率。  相似文献   

2.
输液疗法是现代医院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通常在医院内静脉输液已是一项非常普通的治疗程序,在临床治疗中药物从静脉注入是广泛应用于治疗疾病及抢救危重病人的一项迅速而有效的给药途径。我科是以综合性大外科,病人的治疗通常都需靠静脉给药。完成输液的过程与输液器具有密切关系,套管针的使用与一般针头的使用相比,具有更多的优点,现将我使用套管针的护理体会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升护理管理人员和护士对静脉输液操作的业务技能,熟练掌握头皮穿刺技巧与特点,做到一针见血.尤其是在提高头皮穿刺输液成功率的同时,提高专科专业护理质量,为治疗和抢救赢得宝贵时间.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医学教育领域对于实践教学的需求不断增加。在学习医学专业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熟悉临床操作技巧,其中包括输液操作。然而,由于实际患者的安全等原因,学生们在实践中往往受到限制。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的一项重要手段,是常见的给药方式。有数据表明,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达85%以上,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最直接的治疗方式之一。但是目前很多的实习生由于没有太多工作经验,且实践水平在学校学习过程中也不扎实,因此,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实习生不敢对真人进行临床的静脉输液操作,在操作中可能会导致出现穿刺角度不恰当,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升护理管理人员和护士对静脉输液操作的业务技能,熟练掌握头皮穿刺技巧与特点,做到一针见血。尤其是在提高头皮穿刺输液成功率的同时,提高专科专业护理质量,为治疗和抢救赢得宝贵时间。  相似文献   

6.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防治疾病及抢救危重病人的一种迅速而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其存在的不良反应 ,却常被人们所忽视 ,现就输液反应的原因及护理介绍如下 :1 常见原因1 .1 反复穿刺使血管内膜受损 ,常发生在老年体弱的病人 ,由于长期运用静脉输液治疗疾病 ,反复在同一部  相似文献   

7.
颜玉华 《大众科技》2014,(10):119-120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安全管理方法,能尽快发现和解决静脉输液护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保障静脉输液护理质量,维持有序的临床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静脉输液护理,保证患者静脉输液过程的顺利、安全,避免护患不良事件的发生和医疗事故的发生。方法:根据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现况,找出静脉输液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的原因,制定出了静脉输液安全管理的措施。结果: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护理人员增强主动服务的意识,静脉输液的质量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静脉输液的不安全因素明显下降,静脉输液护理安全管理的加强,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静脉输液护理的护理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安全隐患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对静脉输液护理进行安全管理在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意外情况发生、减少医疗事故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实效意义。  相似文献   

8.
静脉留置针输液作为一项新的护理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适合用于手术病人输液、输血及术中给药,有利于避免手术中病人翻身或体位改变对静脉通道的影响。山南人民医院手术室从2012年开始对手术病人采用留置针及三通管进行输液、输血、术中麻醉给药,收到良好效果。结果表明,留置针简便、牢固;三通管灵活、方便,所有病人只需要建立一条静脉通道即能满足输液、输血麻醉给药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谢燕 《西藏科技》2013,(5):51-52
静脉输液是临床应用频率最高的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具有风险大、安全隐患多的缺点,有效的静脉输液管理不仅直接关系到治疗护理的效果,而且能够提高医护、护患之间的信任度,应积极加强输液过程中潜在的风险事件与安全的管理。  相似文献   

10.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与抢救病人的必要措施之一,对于穿刺手法,排气一次成功等均已引起临床护士的普遍重视,但是静脉输液中有一些教课书无明文规定,操作中随机性大,而操作不当对人体确有危害的问题,却又易被临床护士所忽视。现将笔者临床总结如下:1输入人体的细小气...  相似文献   

11.
边巴 《西藏科技》2006,(9):42-42
有目的的选择和保护静脉,是直接关系到能否保证长期输液和利用静脉进行治疗和抢救的重要环节。尤其在对危重和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抢救治疗中,更要注意血管的选择和保护。通过25年的工作经验总结了以下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2.
静脉输液是现代医院一种常用的医疗手段,其不仅是一种重要的给药途径,同时也是给患者补充体液、营养的一种重要方法。目前医用点滴设备主要以输液泵为主,其设备的体积较大且占用空间,操作复杂,自动化程度低。为了克服上述现有状况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点滴控制系统,使病人及家属有充分的休息,同时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减少工作误差,提高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张开 《科学中国人》2017,(7Z):21-21
自十五世纪以来,静脉输液作为一种医疗手段,治愈了千千万万的病人,传统的静脉输液方式是由人工完成配药、下针、拔针等操作,随着科技水平不断进步与发展,静脉输液中自动化配药技术的不断完善,本文设计的一种自动化输液设备也将逐渐凸显出自己独特的优势,替代传统的人工操作,为人类的医疗技术带来重大的革新。  相似文献   

14.
张开 《科学中国人》2017,(7Z):21-21
自十五世纪以来,静脉输液作为一种医疗手段,治愈了千千万万的病人,传统的静脉输液方式是由人工完成配药、下针、拔针等操作,随着科技水平不断进步与发展,静脉输液中自动化配药技术的不断完善,本文设计的一种自动化输液设备也将逐渐凸显出自己独特的优势,替代传统的人工操作,为人类的医疗技术带来重大的革新。  相似文献   

15.
张开 《科学中国人》2017,(7Z):21-21
自十五世纪以来,静脉输液作为一种医疗手段,治愈了千千万万的病人,传统的静脉输液方式是由人工完成配药、下针、拔针等操作,随着科技水平不断进步与发展,静脉输液中自动化配药技术的不断完善,本文设计的一种自动化输液设备也将逐渐凸显出自己独特的优势,替代传统的人工操作,为人类的医疗技术带来重大的革新。  相似文献   

16.
黄四干 《大众科技》2014,(11):118-119
目的:排气是静脉输液流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排气时间的快慢、损失液量的多少、排气成功率的高低、都将直接影响静脉输液技术操作的完成效率。特别是医院的输液厅,输液的人数多,集中,输液转换快,就更需要高效率的排气方法。通过改良排气法应用于临床静脉输液中,排气完成快、一次性成功率高、损失液量少、从而提高了输液工作效率。方法:2013年3月-2013年6月每天抽取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急诊输液厅静脉输液患者30例,每月试验20天,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天各15例,试验组采用改良静脉输液排气法,对照组采用传统静脉输液排气法。观察两种静脉输液排气方法一次排气成功率和液体损失量以及排气时间。结果:试验组的排气成功率平均为98.58%,对照组为93.42%,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4.16个百分点;试验组的每次操作用平均为13.9 s,对照组平均为22.6 s,试验组比对照组节约时间8.7 s;试验组的平均损失液量0.08 mL,对照组平均为0.46 mL,试验组比对照组减少液量损失约0.38 mL。结论:改良静脉输液排气方法一次排气成功率高,节省了治疗时间,又减少了药液损失量,特别是患者的贵重药品,从而避免了患者因为损失液体量和管内的少许气泡所造成的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17.
静脉输液是小儿治疗的主要方法。小儿静脉输液中,体位的固定又是静脉穿刺成功的重要保证。但许多婴幼儿在加强心理护理后仍有在静脉穿刺时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15,(15)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操作,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开展静脉输液真人练习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且培养其评判性思维、爱伤观念及沟通能力,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影响输液速度的若干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丽琼 《学会》2001,(2):48-48
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主要途径之一,正确调节输液速度是药物有有效治疗的前提,否则常常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使病情恶化,所以作为护理工作必须重视输液速度的调节,本旨在通过对影响输液速度的若干因素分析,为临床护士在进行调节滴数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0.
实施护理技术操作考核 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护理技术操作是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所实施的与病人的治疗护理息息相关的一些技术性操作,护理技术操作的熟练程度决定病人的舒适度以及为病人提供护理服务质量的优劣。在临床工作中,在“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的倡导下,各个医院都把狠抓医疗护理质量摆在首位,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加强对护理技术操作的训练和考核以此来提高护理人员实际操作水平。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