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9 毫秒
1.
从综合客运枢纽的功能特性、客流集散特性、交通方式换乘衔接模式特性三方面分析综合客运枢纽的基本特性,在此基础上,归纳阐述目前综合客运枢纽交通方式协调调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在一定程度上为综合客运枢纽交通方式调度方案的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公路客运蓬勃发展,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公路客运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本文首先对公路客运事故特征进行分析、然后对公路客运重大事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然后从道路交通流量、交通运行环境、气象条件等方面对我国当前公路客运的运行环境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各个城市出现了大量的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而只有不断提高地铁客运服务质量才能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但影响我国当前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质量的因素很多,只有不断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水平,才能创建高水平的轨道交通能力。  相似文献   

4.
文章认为,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作为铁路高职院校的主要专业,是以培养从事铁路运输生产经营、组织指挥及运输管理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铁路专业。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综合评价体系应以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为基础,行车、货运、客运三大岗位群能力为核心,以岗位实习、实作演练、顶岗实习为载体,以"双证融通"为重要手段,以学生岗位技能为考核目标,注重单元控制、过程控制的综合性考评体系。  相似文献   

5.
2004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其中,明确了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规划。该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千米,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建设客运专线1.2万千米以上。2008年,国务院根据我国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需要,对《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进行了调整,确定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千米以上,建设客运专线1.6万千米以上。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我国高速铁路发展以"四纵四横"为重点,构建快速客运网的主要骨架,形成快速、便捷大能力的铁路客运通道,逐步实现客货分线运输。  相似文献   

6.
文章指出,呼包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核心城市群,需要围绕“形成都市圈及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同发展”的目标,建设区域一体化交通体系,引导城市群健康有序地发展,推动自治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并从分析呼包鄂交通现状情况着手,以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目的,提出了呼包鄂区域交通的发展设想。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公路陆续建成通车,高速公路客运应运而生,它以其快速、安全、经济、舒适的优势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在分析高速公路客运的特点、发展面临的机遇基础上,针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组建大型客运集团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高速公路客运企业只有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从适应旅客出行要求出发,改善企业经营与管理,才能适应旅客运输发展的新形式。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群发展战略为破解交通困局提供了新机遇,同时也给科学、有效地管理综合交通系统提出了新挑战。2017年5月22—23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与政策局联合召开了主题为"新型城镇化导向下的城市群综合交通系统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第179期双清论坛。基于本期"双清论坛"的研讨结果,本文总结了我国新型城镇化导向下的城市群综合交通系统管理所面临的国家重大需求,回顾了交通科学领域近年来通过与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交通工程以及信息科学等学科交叉所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就,凝练了该领域未来3—5年的重大关键科学问题,探讨了前沿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的时空分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群是复杂人工系统,承载力反映城市环境对人类活动的支撑能力和人类活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能力.从资源的供给与需求角度,选取12项代表性指标,采用时序全局因子分析的方法,对2000年、2008年长三角城市群16个城市的土地、水、交通和环境等单要素承载力进行评价;通过提取3个全局公因子,对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综合承载力总体趋向改善,除上海外的15城市综合承载力均有所提高;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承载力是制约长三角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具有典型的分级特征.运用系统聚类方法将长三角城市群综合承载力指数划分为3个层次,依次表示城市综合承载力由低至高的3个空间梯度.采用变异系数对2000年和2008年城市群综合承载力指数的空间分异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综合承载力的空间差异显著并扩大,城市群表现为依赖人口、资源向核心城市聚集的规模型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基于引力模型的成渝城市群吸引力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奕廷  蒲波 《软科学》2017,(2):98-102
基于空间经济学"城市引力"模型,构建了经济质量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测算了成渝城市群各城市的经济质量,利用时间和货币距离计算了各城市间的经济距离,并综合计算了城市间的经济引力.研究结果表明:成渝城市群各城市与成都、重庆两市间的经济引力仍存在较大差异;成渝城市群内部仍存在发展不均衡现象;城市间的地理距离与其经济距离并不存在必然的相关性.基于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成渝城市群各城市经济质量建设,完善成渝城市群交通路网结构,形成成渝城市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逐步推进成渝城市群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以正在发育的成渝城市群和中国最为成熟的珠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以城市间创新联系为切入点,以城市间联合专利为分析变量,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法,从创新网络总体特征、节点网络地位以及子群关系3个层面审视比较两大城市群的内部空间组织以及节点网络关系,并对成渝城市群的创新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围绕长江中游城市群技术创新合作网络结构特征与影响因素两个关键研究问题,以专利文献这一重要技术信息数据源为基础,提出一套系统可行的城市群技术创新合作网络分析模型.研究发现,长江中游城市群技术创新合作网络整体呈现为省内合作关系强、省际合作较弱;区域内"中间人"较缺失,阻碍了知识信息资金等传播的效能,降低了合作意愿;地理邻近...  相似文献   

13.
童渊  程丽敏  吴浪 《科技广场》2012,(4):142-144
针对现在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城市群的发展已迫在眉睫,本文主要分析了城市群区域公共基础设施网络体系的协调发展对城市群经济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协调发展的模式,并对我国未来城市群发展的方针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中国十大城市群在不断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完善其政治、经济、文化职能的同时,在"能源-环境-经济"这一核算体系中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通过构建城市群"能源-环境-经济"综合核算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综合集成评估方法,对中国十大城市群"能源-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进行实证研究,归纳总结出中国十大城市群不同发展程度的差距和类型,结合"能源-环境-经济"的综合协调发展方面,提出尽快缩小城市群之间的发展差距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5.
城市层级体系是技术等级系统的空间映射,创新网络的形成过程也是创新核心发挥辐射作用、构建城际创新空间关联的相互作用过程,显著影响城市群系统创新能力的提升。选取长三角城市群2005-2016年面板数据,从空间、技术、经济三个维度,探寻邻近性作用于城市群创新系统的路径,及不同等级创新核心作用的异质性。结果显示:邻近性对城市群创新能力提升具有显著影响,空间邻近、技术邻近、经济邻近发挥不同作用,形成对创新溢出效应强度与方向的差异化影响。因此,应从完善基础设施网络、提升城市群创新政策协调性等方面拓展邻近效应作用空间,促进城市群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城市群知识多中心发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靓  曹湛  朱青  殷亚若 《资源科学》2021,43(5):886-897
在新型城镇化和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及其多中心发展成为城市研究的热点议题.本文基于Web of Science (WOS)数据库中国学者2012-2016年的论文发表数据,采用Taylor的多中心性测度,从知识规模和知识网络层面,对中国19个城市群知识形态多中心与功能多中心进行量化,进而分析不同城市群知识多...  相似文献   

17.
优化城市群土地开发模式对于提高城市群国土空间开发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比中美城市群的土地开发模式,有助于拓宽视野,深化对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本文立足比较研究的视角,从城市群建设用地的扩张模式、土地开发强度及其景观生态效应等方面,从多个空间尺度系统地分析了2000—2020年中国和美国的6个典型城市群在土地开发模式上的差异。结果表明:①2000—2020年,中国典型城市群建设用地扩张强度明显高于美国典型城市群,中国典型城市群建设用地扩张类型以边缘型为主,美国的则以填充型为主,但是中国典型城市群填充型扩张用地占比逐渐上升。②从城市尺度的土地开发强度空间分布上看,中国典型城市群呈现多中心聚集成团的空间形态,而美国典型城市群则呈现多中心带状式、网络式的空间形态。③中国典型城市群建设用地扩张主要占用的是耕地,而美国典型城市群建设用地扩张主要占用的是林地和草地。④从建设用地的景观形态上看,2000—2020年,中美典型城市群的最大斑块指数(LPI)和聚集指数(AI)上升趋势均较为明显。本文结果整体上表明,提高土地开发集约度,建设紧凑型城市,仍是未来城市群发展的重要趋势。本文可为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城市群国土空间规划、城市群城市化进程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城市群轨道交通系统布局模式的选择决策,对实现轨道交通系统的功能和服务目标、提高整体运营效益、促进我国城市群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城市群轨道交通系统服务需求和规划的角度,对系统功能定位选择、服务匹配的系统布局模式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科研发展对经济进步和国家创新发展的作用日益显现,对区域科研竞争力展开评价研究能够丰富理论研究并指引相关实践。以十四五规划中位列“优化提升”范畴的五大国家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构建区域科研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法结合TOPSIS模型对城市群整体及其区域内的各省份展开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东中西部城市群科研竞争力水平差距显著,呈现为珠三角>京津冀>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的格局;各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成为区域创新的重要增长极;区域内协调发展问题十分突出,京津冀在五大城市群中区域内科研竞争力差异最为显著;长江中游、成渝城市群二者科研竞争力评价表现虽居五大城市群的下游,其区域内各省份科研竞争力整体实力较为均衡。  相似文献   

20.
徐圆  施永莉 《科研管理》2021,42(3):131-138
本文以11个城市群规划的颁布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从创新视角考察城市群的经济效应。结果显示:(1)城市群规划的实施对城市群的区域创新活动具有正向推动作用。(2)原先集群程度和一体化程度越高、内部技术水平越接近的城市群收益越大;相比较大城市和中心城市,非中心城市和规模越小的城市在城市群规划实施后创新活动的增长更明显。(3)这其中的作用机制在于城市群规划能够引导地方政府积极合作,打破物理边界,寻求区域创新合作,促进内部一体化程度加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