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定义高速铁路的建设时机与高速铁路建设时沿线区域的质量相关。本文基于"有无法"通过研究京广高铁对沿线城市产生的社会效用推演出沿线区域质量与高铁社会效用之间的关系,进而推断高铁最佳的建设时机。认为:区域质量为人均GDP20000元以下、第三产业就业及结构比例较为平均,高铁对于区域产生的社会效用最高,是高铁的最佳建设时机;区域质量为人均GDP20000元-50000元、第三产业就业及结构比例较为均衡时,高铁会带来一定的效用;对于人均GDP50000元以上的区域,高铁建设将使区域的发展得到二次提升。当区域质量不符合上述条件时,如贫穷没有特殊资源的地区,尽管高铁投资效应会对区域经济产生一定的促进效果,但因高铁作用的长期发挥需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谐契合,容易造成经济发展的短期停滞。  相似文献   

2.
大多数西部民族地区是个自然风光优美、民族风情浓厚、历史文化悠久的旅游目的地。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该区域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产业结构的调整、民族文化的重建等。但是大量的旅游人流带来外来文化,涵化了本土文化,使本土原生文化产生很大的变异。本文从西部民族地区在节庆、婚俗等文化旅游的变异现象出发,分析这种文化旅游的异化对该区域旅游业的影响,并探讨了文化与旅游发展的"双赢"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3.
高铁正在重塑我国的城市与区域格局。测度高铁建设的时空效应,可以为城市和区域发展战略提供经验证据。基于全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4—2014年的面板数据,借助PSM-DID方法考察高铁开通前后城市创新产出变化,识辨高铁网络下区域创新空间格局的演变特征。研究发现:考察期内,高铁开通在全国层面显著提高了沿线城市的创新水平,但也表现出显著的异质性特征,即高铁开通显著提升了东部和西部地区高铁沿线城市的创新产出,而对中部地区高铁沿线城市的影响不显著,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缩小区域创新差距;高铁开通显著提高了沿线中小型城市的创新水平,而对沿线大型城市的创新产出影响不显著,呈现出大城市对中小城市创新的溢出效应。在知识经济时代,高铁成为区域创新空间体系格局重构的新动力,各地区应因地制宜地利用高铁网络建设带来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河西走廊旅游业发展定位与优化升级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的消费需求越来越旺,旅游业已经成为旅游资源丰富地区的主导发展产业和经济新"增长点".甘肃河西走廊是一个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的地区,尽管近些年其旅游业发展很快,但与其突出的旅游资源优势相比仍不相称.本文从河西走廊现有特色旅游资源分析出发,评价了其旅游业发展现状,从三个方面确定了其发展定位,并提出了河西走廊旅游产业实现优化升级应以改善环境为基础,以传媒宣传为手段,以景观差异为动力,走区域联合经营的、特色的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汪德根  牛玉  陈田  陆林  唐承财 《资源科学》2015,37(3):581-592
高铁"时空压缩"效应使都市圈旅游辐射范围进一步扩大。以都市圈为基本空间结构单元,分析高铁驱动下大尺度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核心-边缘"和"板块旅游"空间结构理论,结合京沪高铁线6个都市圈基本特征以及高铁旅游流空间网络结构和空间效应特征,通过节点优化,线状连接和面状拓展等空间优化路径,确定大尺度区域重点旅游发展点、旅游发展轴和旅游地系统,构建不同等级的旅游板块。通过一级核心旅游点和一级旅游地系统的核心扩散作用,将二级旅游板块和三级旅游板块由一、二、三级扩展轴融入一级旅游板块中,最终建构京沪高铁旅游带。高铁"时空压缩"效应使高铁旅游带的各都市圈空间联系增强,应加强都市圈区域旅游合作,进一步发挥高铁扩散效应和叠加效应,促使"旅游高地"不是对"旅游洼地"产生虹吸现象,而是更多发挥"旅游高地"的"溢出效应",带动"旅游洼地"发展,进而实现高铁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随着武广、广深、郑西、武郑、汉宜、合武、宁武高铁的相继通车,以及沪蓉高铁即将通车,我国高铁建设已进入全面收获期,高铁经济盛宴已经拉开帷幕。当前,以湖北武汉为中心的"4小时高铁旅游圈"已经显现出较强的经济活力,湖北旅游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为积极应对旅游产业的新一轮"洗牌",湖北旅游业需借力高铁及省内城际铁路构建"黄金旅游通道网",推动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实现由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的跨越。  相似文献   

7.
纳玛磋 《科教文汇》2008,(14):140-140
大多数西部民族地区是个自然风光优美、民族风情浓厚、历史文化悠久的旅游目的地。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该区域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产业结构的调整、民族文化的重建等。但是大量的旅游人流带来外来文化,涵化了本土文化,使本土原生文化产生很大的变异。本文从西部民族地区在节庆、婚俗等文化旅游的变异现象出发,分析这种文化旅游的异化对该区域旅游业的影响,并探讨了文化与旅游发展的“双赢”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8.
鉴于中西部地区经济结构、交通便捷性等的差异,基于可达性理论和方法,对中西部地区正在建设的银西高铁与已部分建成通车的大西高铁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了不同主体地位的高速铁路对区域可达性影响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未成网条件下的单通道银西高铁对沿线节点城市的可达性改善程度大于已成网条件下的大西高铁;银西高铁沿线可达性改善程度较高的城市是庆阳和咸阳,大西高铁沿线可达性改善程度较高的是忻州和运城;银西高铁的修建将西北地区接入全国快速交通网,辐射华东、中南、西南等广大地区,大西高铁是首条自北向南贯穿山西省的高铁,极大地优化了山西省的路网结构。  相似文献   

9.
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查建平  王挺之  冯宇 《资源科学》2015,37(3):565-572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研究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对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数据包络方法与方向性环境距离函数,构建低碳经济视角下的旅游经济增长与旅游业碳排放分解模型,对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作出了分析与解读。研究发现: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对旅游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先负后正,以2008年为分界点;资源要素投入对旅游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较大;碳排放效应对旅游经济增长具有较大的正面影响,多数地区主要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推进旅游经济增长;旅游业环境结构特质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生态环境破坏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对旅游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对旅游业碳减排起到较大促进作用,资源要素投入却助推了碳排放量上升,但旅游业内部结构变化是旅游业碳排放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中国旅游产业整体上属于"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型",其中东部与中部地区旅游业存在从"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型"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的消费需求越来越旺,旅游业已经成为旅游资源丰富地区的主要发展产业和经济新“增长点”。甘肃河西走廓是一个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的地区。尽管近些年其旅游业发展很快,但与其突出的旅游资源优势相比仍不相称。本文从河西走廓现有特色旅游资源分析出发,评价了其旅游业发展现状,从三个方面确定了其发展定位,并提出了河西走廓旅游产业实现优化升级应以改善环境为基础,以传媒宣传为手段,以景观差异为动力,走区域联合经营的,特色的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费维峰 《科技广场》2012,(7):246-249
目前区位优势转换为旅游经济优势的中间环节——"高铁"的出现,为旅游业的腾飞带来了机遇。文章从"高铁"带来的"小时旅游圈"和"同城效应"等方面探讨了安徽省旅游经济由于交通格局的改变所带来的旅游市场的改变。  相似文献   

12.
李瑜 《科教文汇》2012,(4):207-208
近十年来,快速发展的轨道交通事业对铁路职业技术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文章着重分析了高速铁路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新要求,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铁路职业教育院校服务高速铁路发展新动向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3.
中国高铁破坏性创新路径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冯灵  余翔 《科研管理》2015,36(10):77-84
中国高铁创新模式的探索可以更好地进行行业预测和展望。本文采用案例和历史比较分析方法,在梳理历史上成功的破坏性创新技术的基础上,总结出破坏性创新的技术特征和技术流变轨迹。通过回顾中国高铁的创新背景和过程、分析高铁的技术特征,发现我国高铁技术符合破坏性创新的特点。对中国高铁破坏性创新的路径进行了阐释,研究发现,政府的政策引导和研发支持是中国高铁发生破坏性创新不容忽视的原因。破坏性创新不是必然地由小企业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完成,在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下,大企业也可能完成破坏性创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当前全球经济以及科技迅猛发展,作为国家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高速铁路更是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新时代,我国积极地抓紧这次机遇,大力发展高铁产业。本文对高铁领域专利技术的布局进行研究,为我国掌握高铁行业发展态势,把握技术热点提供可借鉴性建议,为专利布局相关研究提供一个新思路。[方法/过程]本文从纵向、横向和深向三个角度宏观来观测专利布局态势,即专利申请的年度变化、专利国内国外布局和专利构成分析。在对高铁领域的专利技术布局进行全方位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高铁领域主要竞争者的专利布局情况。[结果/结论]发现高铁领域的专利技术处在快速发展期,我国在短时间内已经成为了高铁领域的专利高产大国,但仍然存在专利布局过于保守、专利技术投入过于传统等问题,而国际各国对我国专利技术已形成了包夹之势。  相似文献   

15.
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国柱  梁雨华 《软科学》2005,19(5):89-93
对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的概念和内涵进行界定与阐释,提出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规划“基础研究———系统分析———目标策略———深化研究”的研究框架,最后利用该研究框架对甘肃省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专利质量的关联因素和测度指标文献分析,构建面向产业安全的专利质量测度体系;选取高铁四大关键技术体系的全球793个PCT专利族为样本,结合层析分析法和专利指标计量实现专利质量量化测度,并以中国高铁为例检验专利质量测度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研究发现:高铁各技术领域的全球专利质量具有明显的国别差异,法国、日本等国家往往通过较少量的高质量专利对他国形成有效遏制;中国高铁存在数量多而质量低的产业风险。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结果,建立专利质量的"均值-方差"产业风险识别模型,提出将专利质量融入关键产业专利战略及其专利预警体系中,以及开展"小而精"的关键技术高质量专利"点穴式"布局,以应对中国高铁"走出去"中的专利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7.
韩小红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7):112-117
从高铁技术输出海外过程中国际技术转移战略视角出发,分析中国高铁建设的发展阶段,以及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历程,对技术转移的相关理论进行总结,认为国际技术转移战略从国际技术转移的战略主体、国际市场定位策略和国际技术转移方式的选择策略三方面进行补充,并根据技术转移相关理论指导,结合国际技术转移战略的内容,解释了我国高铁"走出去"的具体情况,为今后高铁技术跨国转移的顺利进行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步入高铁时代,我国跨区域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高铁时代的跨区域协同治理亟待研究。通过对高铁时代的跨区域发展趋势及跨区域协同治理的内涵、特征、模式进行讨论,强调构建跨区域协同治理的多元利益协调机制、沟通协商机制、跨域信息网络整合机制、跨域经济网络整合机制、公共基础设施网络整合机制、公共服务一体化协调机制、跨域突发事件应急联动机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