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以后,沪深300现货与期货间的关系研究进入大众的视线。它们之间是如何作用、对彼此产生何种影响,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点。选用2008年1月2日~2015年1月5日沪深300指数数据及2010年4月16日~2015年1月5日沪深300股指期货数据进行定量分析,运用协整方法对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并利用VaR方法对于股指期货推出前后股票市场在险价值进行衡量,进而对于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市场之间相关性进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2.
四剑 《科学生活》2008,(3):68-70
自从1982年美国堪萨斯期货交易所(KCBT)推出价值线指数期货以来,股指期货已经有近26年的历史。亚洲地区近年也陆续推出一系列股指期货产品,中国内地的首只股指期货——沪深300指数期货预计将在近期登陆市场。为了帮助中小投资者判断行将推出的沪深300指数期货对中国股市的影响,我们特地关注了东亚地区5个股指期货推出时相应股市的变动情况,因为他们的市场结构与中国内地股市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沪深300股指期货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股指期货的期限结构。实证结果显示股指期货期限结构变动可由三个变量表示,这些变量分别体现为曲线的平移、斜率的变化以及曲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林炳华  黄小琴 《科研管理》2017,38(11):147-160
具备卖空和杠杆特性的融资融券交易机制在我国证券市场运行已逾五年,但其对股市波动性影响几何始终存在分歧。本文采用GARCH回归、VAR模型、脉冲响应、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对沪深300股票指数的波动性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融资融券总体上平抑了我国股市的波动性,且随着标的股票的扩容逐渐加强;但在趋势性较为明确的单一行情中,融资融券却进一步加大了股市的波动性;从分效应来看,融资交易和融券交易也都抑制了股市波动,但融券的作用幅度小于融资;与股指期货的比较研究则发现股指期货加大了现货市场的波动,但作用幅度小于融资融券。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阐述了股指期货的功能,针对我国目前仿真模拟上市交易的沪深300成分股指期货,结合市场状况,分析我国推出股指期货的可行性,并预期股指期货的推出将带来我国股市交易量的扩大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文章主要阐述了股指期货的功能,针对我国目前仿真模拟上市交易的沪深300成分股指期货,结合市场状况,分析我国推出股指期货的可行性,并预期股指期货的推出将带来我国股市交易量的扩大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给出了完全市场条件下基于Bernstein Copula的多变量欧式期权的风险中性价格.然后将GARCH处理后的沪深两市股指作为数据代入模型进行估计,并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对沪深两市股指期权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8.
货币政策是否应该干预股票资产价格的波动,这是一个广受关注且富有争议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关键因素在于正确判断通货膨胀与股票资产价格的关联性。目前,股票收益率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四种相关关系,即正相关、负相关、不确定以及不相关。我国的资本市场成立较晚,研究股票收益率与通胀率之间关系的成果非常少。所以从我国沪深两市股指与通货膨胀走势、沪深两市股指波动区间、波动频率与通货膨胀间的关系,以及我国沪深两市股票市盈率与通货膨胀关系描述等三方面来揭示股票资产定价与通货膨胀间的关系,为全面认识我国证券市场与通胀间的关系提供实事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EGARCH模型对我国沪深两市股指收益率的波动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上海股票市场和深圳股票市场的收益率分布都呈现出了高峰厚尾性和波动集群性以及非对称性,但是,尽管两市处于同一政策环境下,波动性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对股指衍生产品进行研究,根据样本数据,建立了回归模型,得出相关系数为0.87,通过显著性检验。股指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具有高度相关性,在两市场间进行套期保值具有可行性,投资者可利用回归方程预测未来的股指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收益率。并且当在投资组合中成份股数较少的情况下,对回归系数(套期保值比率)影响不大,可得到比较理想的回归方程,投资者可以较好的规避系统风险。  相似文献   

11.
王清洁 《科技广场》2014,(6):186-188
本文2010年4月16日,中国首个股票指数期货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市交易,其的推出使得在中国只能单面做多的中国股票市场出现了改变。股指期货作为基础性风险管理工具,具有价格发现、套期保值的功能,它的推出填补了由于我国股票市场缺乏卖空和融券功能,市场缺乏针对系统性风险的管理手段这一空白,将改变证券市场缺乏规避系统性风险工具的现状。因此我们应该对股指期货推出后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影响予以研究讨论,使投资者对股指期货有一个深刻的了解,使中国股票市场的机构投资者拥有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的全新选择;普通投资者,则拥有了投资手段,使价值投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2.
股指期货是一种金融创新产品,它具有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等功能,是目前资本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金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逐步开放资本市场的时刻,中国有必要推出股指期货。然而,就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和自身特点看,推出股指期货交易还面临一系列问题。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宋楠  李自然  曾诗鸿 《资源科学》2015,37(6):1258-1265
本文研究了碳排放权价格与大类资产价格之间波动风险和信息的传导。运用ARMA(1,1)-CGARCH模型,构建了价格时间序列的长、短期波动性作为风险和信息的度量,并根据格兰杰因果检验的遍历性,判断条件风险和极端风险下的欧盟碳排放权配额(EUA)期货当日价格与19个金融、能源和大类资产当日价格之间的溢出关系,并以深圳碳现货价格为例,测算国内碳市场和其他市场的波动信息传导,数据来源为WIND数据库。研究结果表明:①欧盟碳期货市场与金融、能源等大类资产市场存在波动风险和信息的传导,其中与金融市场的关系略强;②这个传导关系是动态变化的,在欧盟碳市场发展的三个阶段表现不同;③极端风险和条件风险下波动信息传导表现不同;④中国碳市场和大类资产价格之间基本上不存在波动风险和信息的传导。研究结果对未来中国碳市场建设提供了风险管理方面的启示,尤其在极端风险下应该加大重视。此外,有些指标同时具有溢入和溢出的因果关系,其他市场的参与者应该充分重视来自碳市场的风险冲击,前瞻性的采取风险控制和风险规避。  相似文献   

14.
李海英  唐衍伟  罗婷 《资源科学》2007,29(1):196-202
上海燃料油期货合约上市之后,在参照新加坡市场走势的同时,也参照了国际原油市场的走势,价格发现功能得到一定程度发挥,改变了过去新加坡市场在国内燃料油现货市场独一无二的作用,上海燃料油期货价格成为上海、新加坡、NYMEX等多方作用的结果。本文采用协整理论、基于向量自回归(VAR)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以及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从多变量的角度对燃料油期货上市前后国内外燃料油价格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协整检验结果显示:燃料油期货上市后,新加坡燃料油价格波动对国内燃料油价格波动的影响显著减小,弹性从燃料油期货上市前的0.68减少到上市后的0.57,同时NYMEX原油期货对国内燃料油价格的价格影响也有所体现(弹性值为0.22)。这说明燃料油期货上市后,市场定价机制得到一定改善,但是上海燃料油市场价格仍然不能摆脱国际市场的影响;要使其充分反映国内的供求情况,必须要在增加国家软实力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期货市场价格发现体系。  相似文献   

15.
我国期货市场与国际期货市场关联度分析与协整检验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以中国大连商品交易所数据为例,分析了中国期货市场与国际期货市场的接轨程度和关联度,表明中国期货市场已基本具备市场的有效性,并形成了价格自我约束机制。最后,给出了模型结果的政策启示与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张晨  刘宇佳 《软科学》2017,(2):130-135
以能较好地刻画碳价随机波动特征的DGC-MSV模型为基础,考虑碳价尖峰厚尾特性,采用t分布修正模型,选择国际碳市场典型产品EUA为对象,将碳市场溢出效应研究拓展到碳现货、期货、期权三市场中.研究发现:均值溢出方面,EUA现货、期货、期权三市场间呈现高度时变正相关.现货与期货、现货与期权市场时变关系波动剧烈但波动持续性较低,期货与期权市场则反之;波动溢出方面,EUA现货与期货、期货与期权市场间均有显著且双向为正的风险传导现象,但仅存在期权对现货市场微弱的正向溢出.期权与期货市场相比信息量更丰富,是主要的风险溢出源.  相似文献   

17.
以2003年12月8日股市信息透明度提高事件为研究出发点,以深证100指数成分股为研究样本,研究了透明度提高对市场波动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市场波动性表现为先下降再上升又下降的"И"型态势,这说明投资者对新透明度披露规则有一个学习过程。进一步研究表明市场的波动性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8.
沈俊杰  黄书培 《资源科学》2022,44(5):994-1008
铜是重要的工业原材料。近几年国际铜价出现频繁而剧烈的波动,成本的变动将影响中国工业经济的平稳发展。为了探究国际铜价对中国工业经济的结构性冲击,本文采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MSVAR)和波动率向量自回归模型(TVP-SVAR-SV),将国际铜价格结构性冲击分解为供应冲击、总需求冲击、投机需求冲击、特殊需求冲击,然后利用2004年8月—2019年12月的LME期铜价格数据,分析了国际铜价波动对中国工业经济指数(包括工业品进口价格指数IMPI、工业增加值IAV、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的时变影响。结果表明:①不同国际铜价冲击在相同区制、滞后期、特殊时期对中国工业经济的影响有较大差异。总需求冲击是对中国工业经济指数中IAV和PPI的影响作用最强;供应冲击在不同区制下都对工业品进口和出厂价格上涨都起反向冲击作用;投机需求冲击加剧工业品进口和出厂价格波动,在金融危机期间表现更加明显。②铜价格结构性冲击对工业经济各个指标的影响程度呈现工业品进口价格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工业增加值。此外,各种冲击产生的影响维持时间限于短期(4个月),中长期影响较弱且影响方向与短期作用效果相反。这些发现有助于市场监管者防范国际铜价波动风险,为工业部门生产和工业品价格调整及投资者投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能源价格波动溢出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世进 《资源科学》2013,35(4):690-696
本文利用相关数据及燃料、动力类购进价格指数,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VAR和DCC-GARCH模型,分析了国际能源价格波动对我国能源价格平衡的影响.通过研究,表明国际能源价格与我国能源价格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协整关系和双向波动溢出效应,短期内国际能源价格对我国能源价格的平衡存在着单向价格引导关系.最后从能源立法、加强消费国间的能源合作、推进能源衍生品、期货市场建设等几个方面提出建议,以保证我国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