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对孩子的吸引,难道就只能是游戏吗?除了游戏,网络应该给孩子些什么?”这是全国人大代表刘艳琼提出的话题。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给中学生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学习知识的机遇,同时又给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那么,中学生上网又是做什么呢?目前,中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游戏、娱乐、交友和浏览色情网站,他们在上网的同时也引发了许许多多的问题。因此,如何培养未来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使他们具有良好的信息技术道德,是每一个信息技术教育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电教》2003,(7):12-12
在如今的社会,中学生上网,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一个中学生如果不会上网,准会被同学称为老土。那么,中学生眼中的网络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3.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给中学生的学习带来了许多便利,同时也对中学生心理产生了负面影响。目前中学生上网主要有三种不良现象:沉溺于网上聊天、痴迷于网络游戏、沉湎于色情网站。针对网络给中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引导学生健康上网的四项对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接触网络。据有关部门统计:年龄在24岁以下的网络用户占全国上网人数的半数,其中中学生又占绝大多数。“你今天上网吗?”“发了几个E—mail?”“交了几个网友?”成为学生见面时的问候语。网络已经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心理等等各方面。对于网络对学生的影响,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一方面,网络作为一个信息宝库,对于扩大学生视野,  相似文献   

5.
在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覆盖全球的每一个角落。它迅速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密切。那么中学生上网是利大还是弊大呢?笔者认为中学生上网利大于弊。  相似文献   

6.
关于上网     
上网很久了,忽然间感到了网络的缥缈,虽然我一直以真实的情感对待着一切,可谁又能保证其他人也是如此呢?前一阶段,我由于沉迷网络游戏,学习成绩下降,爸妈就将我送到外地的学校学习。让我换个学习环境,这也是爸妈没有办法的办法啊!我家的电脑可谓是“桃花源第二”。为啥?有“鼠”没“猫”呗,我多次提议让电脑上网,“见见世面”,可我妈死活不肯,还向我灌输“网上好多坏蛋”之类的话。说白了,她就是怕有病毒侵入,信奉“安全第一”,看不到网络传播信息、便于查阅资料的作用。妈呀!你咋这么顽固不化咧?学校明确规定学生不能进…  相似文献   

7.
当前,网络以其独特魅力日益受到人们特别是学生的青睐。据调查,中国有超过半数的学生喜欢上网。还有不少学生尝试着网络文学的创作,但是网络是把“双刃剑”,语言不规范、思想不健康的网络信息也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小学生的甄别能力有限,如何引领学生汲取精华,剔除糟粕,有效地使网络信息成为有益的学习资源呢?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网络生活情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江西省从4个城市抽取了8所1056名初一至高三的学生为样本,从中学生上网的动机和意向、中学生网络生活情况、中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和看法等3个方面,对中学生网络生活情况进行了调查和测试。通过对有关数据的分析和检验.发现了一些新的动向和特点,并由此得出相关结论:中学生对上网有强列要求;上网成了人际交往新动向;要正确引导——宜“疏”不宜“堵”;要创造适当条件;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把人们带入了一个全新的社会,完善的信息网络结构和流畅的信息传递通道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但网络是一柄“双刃剑”,它在给青少年带来丰富的信息和知识的同时,也对他们的身心产生了危害。即过度的恋网使一些中学生染上“网瘾”,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使他们不能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风络成瘾”这个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那么,什么是“网瘾”?中学生上网成瘾的原因是什么?图书馆在中学生网络信息素质教育方面应如何应对?下面谈一下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文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在我国已逐步普及。青春年少的你,也许就是一个网民。可是,中学生上网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  相似文献   

11.
如何正确引导中学生"上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阵“上网”之风席卷大江南北后,人们很快意识到中学生“上网”带来的诸多弊端。一是网络上不健康的内容给中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而诱发的系列心理问题;二是“上网”带来的经济问题而引发的道德问题;三是“上网”造成中学生身心损伤;四是“上网”造成中学生学业荒废。以上问题又往往综合产生。2001年1月13日,乌鲁木齐某校学生小龙在家偷拿3900元钱后,坐出租车到35公里以外的昌吉市,在某网吧玩电脑游戏,并在网吧的沙发上留宿22天,偷拿的钱被挥霍一空,后被好心青年送回家中。同年2月27日浙江电视台以“少年网迷…  相似文献   

12.
学生在课上打游戏和上网聊天是一直以来困扰信息技术教师的问题。刻意回避甚至禁止中学生上网显然不是良策,关键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规范,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养成使用信息技术的良好习惯。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规范呢?  相似文献   

13.
以452名富裕家庭子女为研究对象,运用《中学生网络使用问卷》和《中文版网络成瘾量表》进行调查。与以往研究相比,富裕家庭子女的网络使用基本情况出现了新的变化;高危人群学生表现出较为严重的网络成瘾倾向;对网络成瘾产生显著效应的因素是“网络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平均每次上网时间”、“性别”、“平均每月上网次数”、“上网的主要目的”。富裕家庭子女网络成瘾对正常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小学生网络道德状况引起广泛关注,相关的研究也陆续展开。例如,蒋有慧(2003)从中学生上网的动机和意向、中学生网络生活情况、中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和看法等3个方面,对江西省4城市的样本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上网情况总体上是好的,但确有一少部分学生,由于不正确地使用网络影响了身心健康,甚至受到伤害。  相似文献   

15.
近来据某报载全国现有十多万人在网上虚拟的社区在网民的祝福声中步入结婚的殿常,开始了“网络同居”生活。化名的小夫妻在网上买房子买宠物甚至养小孩,俨然现实生活一般。这些人绝大多数是当今的中学生,每日上网也成了他们“必修课”之一,即花费了金钱又耽误了学习,经常还被虚拟的情感所折磨。这些“网婚”参与越来越呈现低龄化趋势.网络给我们工作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沉溺其中又会带来许多不良后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认为最主要的是青少年缺乏人精神的熏陶,缺失了人素养。  相似文献   

16.
正网络是把"双刃剑",它在带来文明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时下有许多中学生痴迷于网络之中,严重影响了他们健康成长。如何对中学生进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能够健康上网和健康成长呢?首先我们要厘清他们痴迷网络的原因。据调查,目前中学生上网率达64%,喜欢上网的达52%。随着网络的普及,中学生网民数量还在迅速膨胀。为什么中学生如此痴迷网络?  相似文献   

17.
一、中学生的网络文化行为特征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基础设施的完善,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上网成为一个大众化的行为,并且,“网络文化正影响着一代中学生。中学生与网络的亲密接触已成为必然趋势。”但是,随着网络的普及,青少年中上网的人越来越多,对网络的依赖也越来越强。在网络中,青少年的自主创造力和主体地位能得到明显提高,因此,网络一出现,便与中学生紧密结合在一起,使中学生成为“网上一族”,与网络共同成长发展,网络文化也必将成为2卜世纪初中学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调查分析,中学生参与网络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8.
调整班级人际关系,应改善不良人际关系,形成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人际关系。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调整班级人际关系呢? 在班级中形成新的交往结构 班主任是积极构建班级学生交往的立体网络,为帮助后进学生,可以在班主任指导下,开展‘你手拉我手,共同往前走”的一帮一的活动;为帮助贫困学生,可在班上开展让“集体充满爱”的活动一通过这些活动,积极指导学生之间的正常交往。如开展对校园热点问题的讨论,可组织开展班级之间辩论赛,对诸如“中学生上网的利与弊”、“学生应不应该穿校服”进行辩论、探讨,让学生自己组织辩论活动;如开…  相似文献   

19.
同学们,你是怎么安排课余时间的?看书,看电视,上网,打球……答案肯定五花八门。但我想,绝大多数的同学在课余时间都会看点书。那么,大家又最喜欢看些什么书呢?最近,我作了一番调查,结果发展不少的中学生特别喜欢看一些“鬼书”。[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如何面对现代传媒呢?我的看法是:不能只喊“狼来了”,而要心中有“狼”,眼中见“羊”。如同前几代媒介一样,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网络可能给青少年的道德发展和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但更重要的是,网络已经给青少年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人类社会生活学习方式和价值取向。目前,我国上网人数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其中青少年占80%左右,电脑已成为家庭学习和休闲的主要家电,一项不可缺少的教育投资和学习办公设备。在网上,青少年学生主要是上网聊天(占48.84%),看电影等娱乐(40.50%),看新闻(42.20%),玩游戏(39.20%),辅助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