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马骁 《科教文汇》2007,(5S):164-164
近年来,国内上市公司纷纷涉足高新技术风险投资领域。据不完全统计,深沪两市已有300多家上市公司进行了产业转移,有500多家通过各种方式介入高新技术产业,它们以此进入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和较高成长性的产业,培育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此外,许多上市公司在维持原有主业的同时以直接投资或参股的形式介入风险投资活动。可以说,上市公司已成为我国风险投资领域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产业风险投资微观组织形式与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斌 《科研管理》2001,22(3):27-34
目前,我国产业风险投资在促进产业创新效率的提高及推动金融与创新融合方面,还远未发挥其应有作用,有效的产业风险投资微观组织形式与机制尚未建立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本对有限合伙制从治理结构、权益投资工具以及退出机制的设计进行了分析,并对大企业及上市公司通过内部创投事业的方式规范有序地进入产业风险投资领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建立和完善我国产业风险投资的微观组织形式与机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2009-2012年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风险投资对上市公司研发投入与政府专项研发补助关系的作用效果,结果发现:随着政府专项研发补助的提高,具有风险投资持股的上市公司其研发投入上升幅度要显著高于没有风险投资机构持股的上市公司研发投入。以风险投资持股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还发现不同特征的风险投资均能起到促进政府专项研发补助与上市公司研发投入之间正相关关系的作用,随着政府研发补助的提高,具有较高持股比例、国有背景风险投资的上市公司其研发投入的上升幅度要显著大于风险投资持股比例较低、非国有背景风险投资持股的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内上市公司纷纷涉足高新技术风险投资领域.据不完全统计,深沪两市已有300多家上市公司进行了产业转移,有500多家通过各种方式介入高新技术产业,它们以此进入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和较高成长性的产业,培育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此外,许多上市公司在维持原有主业的同时以直接投资或参股的形式介入风险投资活动.可以说,上市公司已成为我国风险投资领域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5.
利用CDM模型,将风险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分为研发投入、技术产出和绩效提升三个过程,分别考察风险投资在技术创新三个阶段对上市公司的影响,以深入研究风险投资提升创业板上市公司技术创新绩效的机理。对2012—2014年创业板上市公司创新活动的实证分析表明.风险投资参与能够显著提升创业板上市公司创新绩效,其作用主要是通过促进风险企业提高研发强度和提高商业运营能力实现的。实证分析结果还显示,风险投资对创业板上市公司非发明专利数量的提升作用显著,而对发明专利数量的增加无显著影响,这表明风险投资对风险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CDM模型,将风险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分为研发投入、技术产出和绩效提升三个过程,分别考察风险投资在技术创新三个阶段对上市公司的影响,以深入研究风险投资提升创业板上市公司技术创新绩效的机理。对2012-2014年创业板上市公司创新活动的实证分析表明,风险投资参与能够显著提升创业板上市公司创新绩效,其作用主要是通过促进风险企业提高研发强度和提高商业运营能力实现的。实证分析结果还显示,风险投资对创业板上市公司非发明专利数量的提升作用显著,而对发明专利数量的增加无显著影响,这表明风险投资对风险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2009年到2014年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运用实证回归分析的方法检验了创业风险投资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的溢出作用。研究发现,风险投资的介入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具有显著的正向带动作用,拥有风险投资背景的战略性新兴企业更容易获得以短期债务融资为代表的外部债务融资以及外部权益融资,而且风险投资的融资带动作用对于非国有战略性新兴企业更有效。  相似文献   

8.
风险投资背景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苟燕楠  董静 《科研管理》2014,35(2):35-42
风险投资是为科技企业和创新活动融通资金的重要渠道。本文对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无论从研发投入还是从专利数量上来看,有风险投资参与的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的表现要显著好于无风险投资参与的企业。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在资本背景和经验背景不同的情况下,风险投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不同。政府背景风险投资的参与、公司背景风险投资的参与以及混合资本背景风险投资的参与与企业研发投入呈负相关关系。风险投资机构的经验越丰富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越积极。  相似文献   

9.
以参与公司风险投资活动的国内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根据企业协同效应理论建立研究的理论框架,选取沪、深两市以参股或控股方式参与公司风险投资的85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参与公司风险投资短期内并未获得显著收益,长期收益甚至为负;行业相关性、管理相关性、投资强度对上市公司收益的影响,短期及长期内作用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
以参与公司风险投资活动的国内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根据企业协同效应理论建立研究的理论框架,选取沪、深两市以参股或控股方式参与公司风险投资的85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参与公司风险投资短期内并未获得显著收益,长期收益甚至为负;行业相关性、管理相关性、投资强度对上市公司收益的影响,短期及长期内作用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1.
国外创业资本参与我国创业投资的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国外创业资本通过种种途径参与中国创业投资已成为一种趋势,但人们对其发展状况却很少进行系统研究。本文在概述了我国创业投资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外资进入我国创业投资领域的主要模式及其动因,指出了外资介入我国创业投资的优势和劣势,提出了解决相关问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风险投资业的现状及运行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庆华  杜励婧 《软科学》2004,18(3):18-21
在描述我国风险投资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战略联盟式的风险投资运作模式,并讨论了该模式在中国运用存在的障碍及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从风险投资的特殊功能和技术创新的高投入性以及民间资本对经济快速增长的贡献等方面,探讨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的途径。结论是,应该发挥政府的引擎作用;设立“民投国营、官民结合”的风险投资基金;重视高新企业的海外上市融资。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和龙头的经济,而风险投资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器和助推器。没有风险投资,就没有高新技术产业化,就没有知识经济。国内风险投资发展十几年,对促进国内高新技术产业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风险投资事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对策来建立和完善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风险投资体系。  相似文献   

15.
王育宝  李国平 《中国软科学》2003,30(11):134-139
西安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高新区风险投资业的迅猛发展。通过实地调查和运用比较分析法,本文认为西安高新区风险投资业虽然运作较为成功,但与风险投资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相比,高新区风险投资业的经营效率明显偏低。文中深入探讨了西安高新区风险投资业经营效率偏低的原因,并提出了西安高新区进一步发展风险投资业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刁孝华 《软科学》2007,21(1):53-54,62
对风险资本市场进行了界定,并对世界上三种风险资本市场发展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根据研究的结果,对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从创业投资看中国二板市场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二板市场将呼之欲出,二板市场是一个专门为新兴公司和中小企业提供筹资渠道的新型资本市场,被认为是创业投资退出的最佳通。从中国的创业投资状况去审视中国二板市场的建立,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风险投资问题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永江  李湛 《预测》2001,20(3):24-27
本文在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综合论述了风险投资问题研究的发展,并阐述了将来的一些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高技术风险投资资信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先分析了风险投资资信评估的程序 ,然后分析了高技术风险投资资信评估指标体系设立的五大原则 ,并根据针对性原则提出了资信评估体系 ,接着阐述了指标体系建立的依据 ,最后根据资信评估内容设立了高技术风险投资资信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0.
产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的动因、绩效与启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谈毅  叶岑 《科研管理》2003,24(1):78-84
产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正在成为一种趋势。分析其动因和绩效,可以知道对于产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的行为不能一概而论,而应结合其投资目的、新创企业的特点加以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创业投资环境的优化,大公司介入创业投资的数量和规模都将获得更大的发展,对此本文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