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从这层面意义来看,写"读后感"就要做到努力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以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降低习作难度,让学生真实地说出自己的"感受点",联系实际抒写自己的感受,鼓励他们自主选择内容,自主表达,表现情意性、自主性。  相似文献   

2.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从这层面意义来看,写"读后感"就要做到努力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以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降低习作难度,让学生真实地说出自己的"感受点",联系实际抒写自己的感受,鼓励他们自主选择内容,自主表达,表现情意性、自主性。  相似文献   

3.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从这层面意义来看,写"读后感"就要做到努力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以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降低习作难度,让学生真实地说出自己的"感受点",联系实际抒写自己的感受,鼓励他们自主选择内容,自主表达,表现情意性、自主性。  相似文献   

4.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惰实感。”从这层面意义来看,写“读后感”就要做到努力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以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降低习作难度.让学生真实地说出自己的“感受点”,联系实际抒写自己的感受,鼓励他们自主选择内容,自主表达,表现情意性、自主性。  相似文献   

5.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作文教学应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自主选择作文话题,展开写作,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让学生尽情舒展自己的个性,体现教育的人文性。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部分中明确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课标的界定,明确了写作是个体抒写生活的真切感受,不应该异化为对学生外加的一种负担。写作教学就是让学生走进生活,还学生以习作自主的权利——"以我手写我心"。  相似文献   

7.
正作文教学是农村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写作是学生望而生畏的作业.如何改变现状?现结合自己的经验,谈四点做法:一、贴近生活、培养学生写作兴趣《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只有让学生走出教室、校园,走进社会,亲近自然,丰富生活,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去感受、去体验,才能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8.
《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试用)》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其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那么怎样才能完成课程标准提出的任务呢?笔者结合自己近些年来作文教学的体会,就作文教学模式的合理构建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习作"顾名思义,便是学习写作也。新课标指出:"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使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并"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新课标对写作的"评价建议"中指出:"应重视对写作过程、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新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并要求“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这一新的习作教学理念是把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放在首位,让他们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相似文献   

11.
正《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要写自己要说的话,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作文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因此,在新课程标准的建议下,作文教学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表现出一个原生态的自我。一、强调写作的目标——生命的成长许多学生写作热情不高,写作水平低最根本的原因是  相似文献   

12.
徐杨静 《语文天地》2009,(12):41-42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要写自己要说的话.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作文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由此.我们在习作教学中要切实关注学生的生命轨迹.把学生放在作文教学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由、自主、自发地写,用自己的心灵写.让作文展示他们的生命活动。  相似文献   

13.
《新作文》2007,(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这  相似文献   

14.
所谓个性化作文,褓程标准勘中提到:“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写自己想说的话”、“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爱感动的内容”、“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等,指出写作的愿望应发自学生内心,写作的内容应来自学生见闻、感受和想像,写作应不拘形式,作文的思想发自学生肺腑,语言应让学生自由表达。而当前学生作文的现状如何呢?  相似文献   

15.
写作要写自己想说的话,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然而,我们的学生怕写,因为找不到合适的题材;老师怕批,因为学生的文章中没有引人注目的内容,单调乏味。如何让学生有的写,写得好,是我们语文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通过多年的探索,我发现素材日记可以让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题材,选  相似文献   

16.
崔益林 《教学随笔》2015,(Z1):48-52
<正>《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再一次明确地指出:"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可见,生活成了学生成功写作的不二途径。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让学生关注生活,作为教者,必须充分利用每一次的作文训练机会,对学生进行一次体验生活、感悟生活的教育。知识来源于生活,创造来源于生活,灵感来源于生活。"处处留心皆学问",这似乎是流传千古的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教学中,我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要写自己要说的话,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作文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但目前的作文教学中,学生的生命没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要写自己要说的话,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作文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要让学生展示生命的原生态,鼓励学生大胆地写,有个性地写,写出生命的真实。习作教学应还生命以本色,将学生置于个体现实的生命事件中进行体悟、创造,追求习作过程与生命活动过程的和谐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人教版四下第六单元的习作主题是"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要求写出自己在农村的经历或者自己听到、看到的农村,可以是农村的人、事或景,也可以是感受、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