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些时候,在“新闻30分”节目中,看到中央电视台采访伊拉克儿童。当记者问一个小男孩有几个练习本时,那个小男孩拿出一个卷皱的本,而他同桌的一个小女孩却哭起来,因为她一个本也没有。长期制裁下伊拉克人民的艰难困境,令我深感不安。于是我写下一点文字,寄言伊拉克儿童,也希望我们每一个人珍惜今日的和平环境。伊拉克的孩子,别哭泣没有漂亮的玩具只有惊慌和恐惧但,伊担克的孩子别哭泣因为地球上的孩子都爱你。没有丰盛的晚餐只有于饼来充饥但,伊拉克的孩子别哭泣因为热爱和平的人都关注你。没有宽敞的校园只有重拾的粉笔但,伊拉…  相似文献   

2.
在伊拉克战争的头一个月里, 伊拉克人是如何生活的?他们究竟如何看待这场战争?下面是一个巴格达小姑娘写的日记。3月17日我的名字叫阿迈勒,14岁。我生活在一个很幸福的大家庭里, 我有3个弟弟,他们是阿里、穆罕默德和迈哈姆德,他们都上小学三年级,我还有4个姐姐,大姐法  相似文献   

3.
2003年4月,世界关注的焦点是海湾战争。你知道美国总统为什么要打伊拉克?这主要因为,美国总统小布什看中了伊拉克的石油。50年以后,我看一部历史记录片时,又看见了2003年美国攻打伊拉克的场面,对小布什深恶痛绝,觉得他贪婪无厌。而2053年的美国总统是小布什的后代———小小布什,也跟小布什差不多,今天骂骂这个国家,明天打打那个国家,像个国际警察,根本不把联合国放在眼里。好多小国想暗杀他,都没成功。我想了很长时间,想出一个解决办法:克隆一个总统。让他的思维与其他美国总统不同,一心一意爱好和平。于是,我花了六六三十六个昼夜,参考了…  相似文献   

4.
自3月20日美国对伊拉克进行了第一次空袭以来,我发现同学们课余时间谈论的焦点话题都是伊拉克战争。我想,新世纪的儿童确实也应该关心国内外大事,于是我布置每天晚上的作业是“关注伊拉克”。没想到同学们对这项作业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有的查资料,有的看电视,有的上网浏览,还有的读报刊杂志,忙得不亦乐乎。课间,看同学们一个个谈得很投机,有时还会为某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我决定召开一次班队会,让学生聊一聊美伊战争问题。班队课上,我刚来了段开场白,同学们便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美国总统布什也太无耻了,为了石油,竟然不经联合国…  相似文献   

5.
    
触摸着我那双阿迪达斯鞋上的条纹标记,我想起了我的祖父。 大屠杀纪念日那天,我们的老师萨拉带着我们乘坐57路公交车来到了沃和林纪念馆,我觉得这真的是很重要的时刻。我们班上所有的孩子都有来自伊拉克的家人,除了我、我的表兄,还有另一个叫德拉科曼的孩子,  相似文献   

6.
真诚的对话     
亲爱的安然小妹妹: 你好.我叫布什,是两个比你大的姑娘芭芭拉与珍娜的父亲,是一位名叫劳拉女士的丈夫,最后,我也是目前拥有差不多三亿国民的美国的总统. 在你之前,我不断收到类似你这样的孩子的信,他们从伊拉克、从中国、从朝鲜发信过来.年龄最小的一个六岁的伊拉克儿童,他来信问为什么美国要去打伊拉克,他说他要拿起武器,为保护萨达姆总统和伊拉克人民战斗到底.  相似文献   

7.
某日,说到本人最津津乐道的食物上,我便介绍哪里哪里有一个餐馆,味道是如何如何的好,价钱又如何如何的公道。哪知同学回敬: “伊拉克人民都那样了,你居然还在宣传腐败!”我本以为身为宣传委员,做这点小事是应该的。  相似文献   

8.
我在加拿大居住期间,有幸见到了国外小学生写作文的情况。我的邻居家有一个上小学六年级的孩子,一天老师给他们出了一道作文题《:你怎样看待伊拉克战争》。当时伊拉克战争正打得非常激烈,全世界的人都在关心这场战争,议论这场战争,所以老师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当时我想,这个题目出给上学的孩子们,似乎太大了,若是让大人们来回答这个问题还可以。大人们可根据自己的立场、观点,发表一些不同的见解,如: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有恐怖势力,应该打;美国在没有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不应该攻击一个主权国家等等。可是,把问题交给一群上小学的…  相似文献   

9.
<正>我比现在年轻十岁的时候,觉得世界上的一切都不足以让人胆怯,每天想的都是如何冒险、如何闯荡。美国二打伊拉克的时候,我正好在新西兰念书,有一天看了新闻,脑子一热,跑到当地旅行社询问如何去伊拉克。旅行社的人听了我的要求,受到不小的惊吓,问我为什么去。我解释说我没有任何政治目的,就是想亲自去体验一下真实战场的感觉,说得神采飞扬,自我感觉真是酷极了。后来这  相似文献   

10.
总统先生:您好!现在是春暖花开的时节,明天,老师就要带我们到郊外去享受大自然明媚的阳光、清新的空气和鸟语花香。可是,几天来,电视上不断播放伊拉克那可怕的战争,耀眼的炮火、滚滚的浓烟、小朋友凄厉的哭声,使我很悲伤。我已经开始学习英语了。我知道美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我相信以总统先生的智慧,一定能想出一个比打仗更好的办法来解决国与国之间的矛盾。我盼望和平快快降临伊拉克,我希望伊拉克的小朋友也能与我们一样,尽情享受这美好的春光。此致敬礼!中国湖南省长沙市砚瓦池小学三(1)班曹昱2003年4月25日写给美国总统布什的信$湖南省长…  相似文献   

11.
伊拉克女孩     
在伊拉克,有一个女孩,没有人过问她的名字,因为那对任何一个伊拉克人来说并不重要,生存成了每个伊拉克人必须面对的现实。战争正在进行,美英战机在伊拉克无情轰炸,导弹在伊拉克残酷爆炸。在伊拉克,已经没有欢乐,有的只是悲伤和愤怒,无奈和绝望。在战争是大规模屠杀人的机器。她的亲人都在战争中死去了。在无情的战火中,只留下她一人在鲜血和尸体中踽踽独行。她好孤独,在一个寒冷的夜里,她回忆起和亲人一起生活的那段快乐时光。能干的父亲,慈爱的母亲,聪明的弟弟,娴静的妹妹,欢聚在一起,在这个充满爱的家庭里,生活是多么快乐,多么幸福啊!默默…  相似文献   

12.
萨达姆给布什打电话,说:“我昨晚做了一个梦,梦见美国所有楼房顶上都有一个大广告牌。”布什忙问:“广告牌上写着什么?”萨达姆答道:“上面写着‘真主是唯一的神’。”布什说:“其实我昨晚也做了—个梦,梦见伊拉克所有重建的楼房顶上,也都有一个大广告牌。  相似文献   

13.
种一个妈妈     
伊拉克的枪声刚刚停下,满目萧条,每一处废墟都不能不让人们重新想起那一场到处是泪、血、死亡的战争。就在这片废墟上发生了一个关于“种妈妈”的故事——昏暗的月光中,一高一矮两个身影沿着坑坑洼洼、满是石块的道路蹒跚而行。“萨莎,这儿就是……”一个低沉的声音停在一处插着十字架的坟墓上空。战争的爆发让这位伊拉克小女孩失去了母爱。“爸爸,你骗我!这儿没有妈妈,妈妈在哪儿?”  相似文献   

14.
几年前,我随团到伊拉克参加一次活动。到会的有海湾地区很多国家的官员和学者。一次席间,一位也门女官员对我说:“两三千年前,中国有一位‘母王’就来到过伊拉克。”我思索片刻,问她:“您说的是不是周穆王?”我猜想,她一定是把周穆王和传说中的西王母搞混了。一位并非专业历史学家的也门女官员,知道周穆王来到过伊拉克的传说?近3000年前的周穆王,真的来过伊拉克?最早来到伊拉克的中国人到底是谁?周穆王到过伊拉克吗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远行域外的故事,竟然是君王亲自出行的记录。成书于战国时期、在晋代被人们重新发现的古籍《穆天子传》,记载…  相似文献   

15.
伊战后遗症     
伊拉克在20世纪70年代是但先后经海湾战争和年的伊拉克战争,经济严现在伊拉克成了石油资源丰富,但却很贫困的国家。战争破坏生态环境。本来伊拉克的沙漠就很多,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再加上经过多次战争,点燃了许多油井,造成它的环境更加恶劣。美国在海湾战争中使用了贫铀弹,战争结束后,伊南部癌症患者增加了20%。战争破坏人文环境。战争使很多伊拉克儿童失学,还有在去年的战争中伊拉克国家博物馆遭到多次抢劫,28个陈列室共丢失艺术品17万件。这些都使一个文明古国的人文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除了这些之外,战争还造成恐怖事件多发。3月2日,伊拉克…  相似文献   

16.
晨醒     
我是一朵小小的昙花,眼看着哥哥姐姐们一个接一个地绽放、凋零,心中不由得敲起了小鼓。日子一天天过去,我的身躯在日渐变大。我清楚地知道,当我的身躯无法合在一起时,就会绽放、凋零。在余下的几个小时里,我回忆起了自己的故事。我生在伊拉克,那是一个战火纷飞的时代。一个善良的小  相似文献   

17.
轰隆!又是一声巨响,炸弹呼啸着划破夜空,如同一把尖刀在我们心上划过。有时炸弹在身边爆炸,麻木了很久的人们才渐渐清醒过来,不过,我们对这一切都习以为常了。今天晚上,又是一个无法入眠的夜晚,据说,美军要发动总攻了。布什和萨德尔,这两个人我真搞不懂。布什口口声声说来解放我们,难道美国人的解放方法就是攻击平民、炸毁民宅吗?萨达姆倒台了,美国军队还不撤退,又声称要维持秩序,使伊拉克国内稳定。我想美军在伊拉克,才是混乱局面的根源。反美派别领导人萨德尔表明要武装反抗到底,他反对美军在伊拉克的所作所为。难道他的抵抗,就是要牺牲众…  相似文献   

18.
种一个妈妈     
伊拉克的枪声刚刚停息,巴格达满目萧条。每一处废墟都不能不让人们重新想起那一场到处是泪、血和死亡的战争。就在这片废墟上,发生了一个关于“种妈妈”的故事——昏暗的月光中,一高一矮两个身影沿着坑坑洼洼、满是石块的道路蹒跚而行。“萨莎,这儿就是……”一个低沉的声音停在一处插着十字架的坟墓上空。战争的爆发让这位伊拉克小女孩失去了母爱。“爸爸,你骗我!这儿没有妈妈,妈妈在哪儿?”“……”“你快说呀,爸爸,快说呀,我想她……呜……呜……”“孩子,别哭了,我也不知道。”父亲凝视了一下爱妻的墓碑。夜色朦胧。“大概是在天堂吧。…  相似文献   

19.
前一段时间,在伊拉克遭挟持的8名中国公民安全获释,他们都是我的老乡,其中有的人我还见过面。据一名老乡回忆,伊武装人员给他们以最人道的待遇,与美国等国人质的遭遇完全不同。人质最终获释有多方面原因。一方面,中伊友谊源远流长,可追溯至汉代著名的“丝绸之路”,在今天我国也尊重伊拉克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中伊两国人民是友好的。更重要的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外交部所做出的努力。当得知我公民遭挟持后,胡锦涛、温家宝等领导人,立刻指示有关部门迅速采取有力措施进行解救。外交部派出工作组前往伊拉克,中国驻伊大使没日没夜地为解救人…  相似文献   

20.
伊拉克战争已经结束,这场战争给伊拉克、美国、世界都带来了很多难以处理的问题.作为物理教师,在关注伊拉克局势的同时,我也从中捕捉了一些信息,编成一些习题,用在课堂教学和课后练习中,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现以2003年3月29日的《扬子晚报》国际新闻栏目中的有关信息为素材,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