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艺术授权成为一种新的文化创意经营方式,并被提升到国家层面的发展计划中。博物馆授权隶属于艺术授权的细分领域,其价值与优势逐渐凸显,在实践中,虽不乏成功案例,但也有部分博物馆遭到公众的质疑与批评。建议博物馆在实施授权时,开展知识产权资产的前期评估、设计授权开发保护方案、审慎审批授权项目、加强内部协作,避免违背博物馆的公益性。  相似文献   

2.
博物馆展示艺术是一种诉诸于视觉器官的文化形态。为观众提供可欣赏、教育的展示精品是博物馆追求的永恒主题。本文通过对博物馆展示主题、创意设计、科技及视觉艺术四方面进行阐释,发掘博物馆自身所蕴藏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是当代视觉文化背景下展示艺术的价值定位。  相似文献   

3.
博物馆类型研究是分析博物馆特征并区别归类的研究工作。博物馆类型研究有助于对博物馆共性特质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将博物馆置于广泛的知识、社会、文化语境中定义博物馆的意义和价值。本文从历史发展视角,讨论博物馆类型的发展形成及分类标准,分析博物馆类型的"分类层阶"模式和"网络节点"模式。作者基于"博物馆业务知识框架+观众认知模式"复合标准,讨论了艺术类、自然类、科技类和历史类博物馆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在文化艺术领域的数字化进程中,艺术博物馆的潜能不断被激发出来。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已经成为全球各国艺术博物馆的共识,数字技术不仅为艺术博物馆的展览和公众交互创造了新的空间,也促使艺术博物馆的话语机制发生了转变。针对艺术博物馆的数字化实践及其转向困境,分析数字化作为艺术博物馆的未来发展策略,应围绕着典藏作品展开,构建起一个满足具体要求的功能性数字化综合模型,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加快艺术博物馆的价值传播,最大限度地将艺术博物馆与公众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5.
数字游戏作为当下的流行文化,具有科学、人文和艺术价值,理应被视为人类珍贵的记忆被博物馆收藏。回顾当前著名的数字游戏展,发现主要有历史与发展、设计与艺术、交互与体验三个展示主题,每个主题各具展览价值,亦是数字游戏走进博物馆的依据。从科学、艺术和人文三个语境进行探索,将数字游戏展与博物馆的功能进行对接和融合,有助于观众明确观展的主题,从而实现博物馆历史教育、艺术欣赏、文化传播的基本功能。为了推动数字游戏在博物馆中的展览,博物馆有必要全面及时的收藏,提炼和传承具有文化价值的游戏艺术作品,营造健康的游戏价值观以及提供人文价值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6.
陈璐 《传媒观察》2023,(1):94-101
从上世纪晚期至今,博物馆授权在我国先后经历了市场转型酝酿期与舶来起步期,现已进入多元发展和关系重塑的新阶段。博物馆授权的发展演进是文化与市场双向赋能、行业融合发展和文化破圈并进的过程,它折射了博物馆行业从封闭向开放转型,从单向、静态传播向互动、融合传播转向的轨迹,浓缩了社会生态与文化的变迁。未来,我国的博物馆授权应通过外部治理与内部管理、协同共进与平台聚合、专业分工与共建屏障以及持续创新与文化守正来破解体制、资源和监管难题,以实现深度发展和长效运转。  相似文献   

7.
国际博物馆界早已经将"博物馆与文化景观""博物馆与自然遗产""博物馆与旅游"等命题提出来思考和探究。2018年,我国行政机构调整使得文化与旅游合并为一个部门,"文旅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当下在文化旅游界的关键词。如何保护和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遗产一直是博物馆从业人员的命题,博物馆作为"文化的中枢"更要积极发挥其当下的社会功能和价值。我国博物馆从业人员需要从意识、理论、实践中去探索文旅融合背景下中国博物馆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策略。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旅游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游客凝视"理论审视与探讨博物馆游客行为,认为在后现代旅游中,浪漫凝视与集体凝视这两种类型的游客体验并存于博物馆旅游活动中。喜欢"浪漫凝视"的游客多数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喜欢安静的体验,他们以审美体验为主要目的,对于博物馆所具有的独特性、艺术价值和地方的历史性感到敬畏,去博物馆参观就如同一种现代的文化朝圣,游客在此获得深刻的文化体验。与浪漫凝视不同,"集体凝视"的游客更喜欢以群体的形式出行,把博物馆当作社会生活的公共场所,在旅游中体验社交带来的愉悦与满足,对于藏品或艺术品的历史价值、美学价值并不会特别地关注,也不会特别地去理解,参观博物馆对他们而言,更多的是一种社交性的体验。  相似文献   

9.
博物馆已成为城市文化建设与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地位与价值取向的重新认识很有必要。博物馆拥有的厚重历史文化,不仅是城市文明发展的根基,也是城市社会文明秩序确立的需要,充当"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推手;在免费开放中努力提升博物馆的品质;充分发挥博物馆的基本功能作用,是确立博物馆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地位与价值取向的基本途径与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0.
艺术之于博物馆是诠释博物馆存在价值的重要指标,艺术教育不是博物馆既定概念,是在艺术和教育二者都分别产生后才出现的一门独立的活动。公众在博物馆进行文化旅游的同时,也是接受艺术教育的过程。博物馆被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后,艺术教育以通识教育的角色出现,承担为大众普及文化教育的历史重任,这是博物馆实施艺术教育的重要背景。对公众进行艺术教育的博物馆主要有艺术博物馆、美术馆、综合性博物馆三个类型。  相似文献   

11.
城市与博物馆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见证者,城市将厚重的文化积淀成无形的内涵,博物馆又通过有形的遗存传递具有城市内涵的博物馆表达。伴随博物馆公共性的加强,博物馆通过展览在城市现代化发展和城市品牌化推广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常州博物馆在推进城市文化品牌建设过程中,以"中国龙文化特展"为媒介,通过对展品价值的多元化解读、对城市历史的延续性阐释、对城市内涵的多角度赋值,对文化品牌的认可度考量,为打响龙城常州城市文化品牌贡献了助推之力。  相似文献   

12.
博物馆作为承载着历史、传统、艺术等的文化综合体,是大众汲取文化养分的重要平台。随着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和服务功能不断拓展和延伸,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博物馆应该通过丰富藏品获得创意灵感,充分释放自身研究成果、吸纳社会文创力量,有效开发文物价值,设计、制造文化创意产品,从而引领文化消费,更好地服务大众,使文化得到广泛传播与传承。  相似文献   

13.
"当代艺术"通常是指这个时代正在实践中的艺术风格,时间大概是从1960年代后期开始到现今21世纪的艺术。博物馆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规定性注定了它在面对当代艺术时不可能无动于衷。当代艺术反形式、反物性、反艺术的艺术表现,其制作材料、方式、形式,艺术家的创作目的等都给艺术博物馆的收藏工作带来困难。艺术博物馆收藏当代艺术的诸多考量中,艺术品的价值判断和艺术市场是其考虑的外部因素,展示问题和保管能力则属于博物馆内部因素。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石窟艺术走出本源地,与博物馆合作办展的趋势愈加明显。博物馆对展览信息的研究和重组,使得石窟艺术的价值内涵与当今文化产生了微妙的化学反应。麦积山石窟艺术走进常州博物馆就是一次对剖析个性化的文化遗产,寻求石窟艺术的展览表达,构建过去、当下和未来联系的积极尝试。  相似文献   

15.
我国博物馆在近现代时期,收藏与展示的艺术品沿袭传统,注重历史价值。通过古代艺术品表达文化传承的象征意义,发挥博物馆艺术藏品的社会教育功能。回顾这些历史片段,有助于理解我国博物馆藏品与艺术品观念的发展,及其所蕴含的物质文化遗产思想。  相似文献   

16.
张樊 《大观周刊》2012,(6):277-277
博物藏品是博物馆收藏的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反映自然界发展变化规律和人类科学文化进程的历史见证物。博物藏品是博物馆存在的前提,是博物馆开展一切业务活动的基础,藏品的数量、质量以及特色直接影响博物馆的级别和竞争力。博物馆的藏品来源于征集,所以藏品征集是博物馆一切工作的基础,关系到博物事业的发展和未来。结合本人工作经验,试就民族博物馆藏品征集方面的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生态博物馆"理论的本意是在以人为核心的一定区域内,促进特殊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这里的"人"即生态博物馆中的原住民,他们是一座生态博物馆中的灵魂。原住民在生态博物馆中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他们掌握着自身所创造文化的话语权。原住民对其文化价值的认知程度是一座生态博物馆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只有在原住民对自身文化有足够认知的前提下,生态博物馆才有了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共享文化的发展加剧了博物馆的发展困境,面对空间融合、打破界限、强调偏好的数字社会新趋势,博物馆需要充分认识数字技术在打破限制、沉浸体验、即时互动、二重性展现等四方面的价值体现,构建辅助实体展览、创造虚拟空间、拓展混合现实和促成共同生产的空间层级。面向未来,博物馆应当把握好馆藏IP作为文创价值开发起点、空间展示容纳创新媒介形态、艺术话语保持相对权威地位的总体态势,利用数字技术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成为社会文化发展中无可替代的文化共享节点。  相似文献   

19.
李薇 《今传媒》2017,25(10)
在我国国际传播语境中,经济发展和文化输出是永恒不变的主题,在经济实力稳步增长中不断探寻海外文化高地,其中包括创办孔子学院,扩大我国媒体海外建设等.在文化领域中,文博交流展览不断被"请出去",且收效甚好,最早可以追溯至1935年的"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作为传播主体的博物馆业在随后的日子里依然活跃于国际传播中,如2013年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的兵马俑展,以及2017年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秦汉文明"展览,都曾掀起一轮轮的"中国热".本文拟从博物馆业的国际传播意义为立足点,分别概述中国博物馆业国际传播简史,现代博物馆与重大公共事件的互动关系,从中探析我国国际传播中做为传播主体的博物馆业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博物馆与社会的新关系正快速发展,博物馆的角色与经营方式受到经济价值、政治价值、人文价值、创意产业价值等面向的影响而转变。同时,在全球化的时代,人类文化的同质性正快速发展,但正因如此,多元文化个体性的不同价值更受到肯定,而由消逝的文化元素中粹取新的创意智慧是必然的途径,因此,保存文化的场所将成为大众重要的终身学习环境。今天博物馆的角色由保存文物发展到诠释文化、由静态陈列物品发展到文化沟通与交流的场域,博物馆成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已成为主导群众教育、休闲文化与旅游事业发展之要素。博物馆面对社会的新关系,博物馆是观念的传递媒介,对地方与国家认同产生相当的作用,因而受到政治圈及社会大众的关注。博物馆的转型必然面对许多问题,博物馆应该如何面对挑战?学界应如何重组博物馆的专业教育与课题内容?应如何在不同教育层次与不同的大学学系开创有关博物馆学与管理的课程,使博物馆的经营人才展向多元化,亦可由多元专业族群共同开发广大的博物馆产业市场,带动消费需求与促进博物馆文化的发展,这是近年博物馆学教育界的课题。本论文内容针对上述的博物馆现象,讨论当前博物馆的管理趋势、问题、在社会的处境与国际博物馆专业人才训练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