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中国大运河杭州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遗产文本"和"历史叙事"进行比较分析,剖析"威权式遗产话语"是如何再生产"遗产事实"的社会实践过程。本文选择杭州段运河的"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申遗前后社区历史和文化"再生产"的实地调查,发现其经历了遗产话语再生产、遗产空间再生产和遗产文化再生产等"遗产化过程"。桥西文化历史街区的研究表明,遗产空间的再制造尽管满足了世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标准,但同时造成了对原有社区历史的"矫饰"和"文化灵韵"的销蚀。文章认为,中国大运河其实是在遗产话语的"绑架"下,经过对地方历史和文化符号化的再生产,"被再制造"出来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大运河申遗工作从2009年开始,国家将于2014年申报世界遗产。现在已是大运河申遗的第二阶段,要完成大运河的遗产本体保护、周围环境整治、档案整理等工作。镇江是大运河在江苏境内的重要一段,有许多珍贵的历史遗存,为此镇江市政府召集有关部门,部署大运河申  相似文献   

3.
近现代工业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工业考古"到"世界遗产",国际社会对近现代工业遗产走出了一条认识、保护、利用之路。我国近现代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虽然起步较晚,却也有后发优势,应积极扩大遗产影响、深化学术研究、加强保护利用。我国近现代工业遗产"申遗"既有国家重视、地方积极、"申遗"经验较丰富等优势,也存在国内研究相对薄弱、对近现代工业遗产价值认知不足等挑战。  相似文献   

4.
档案馆等文化事业机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对亟待保护的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各文化事业机构有责任发挥积极作用,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职责明确纳入到职能中来。具体可以从为专项遗产立档保存、确保有关资料的完整与安全并促进利用、档案资料的支持和确认、建立申遗档案、建立传承(人)档案、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开展大普查工作、宣传与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八个方面来考虑。  相似文献   

5.
[目的 /意义]面向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针对线性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进行多语言本体构建研究,为构建互联互通的中华文化数据库奠定基础。[方法 /过程]首先,聚焦线性文化的代表之一——嘉兴运河文化,构建嘉兴运河文化本体模型。进一步在目的论指导下,基于多数据源进行本体翻译,形成参考术语表。最后,招募日语专业研究生进行译后编辑实验,从而实现翻译优化,形成运河文化中日双语词对,最终实现嘉兴运河文化中日双语本体。[结果 /结论 ]建立面向线性文化遗产领域的中日双语翻译与优化机制,构建嘉兴运河文化中日双语本体,并就该本体在多语言术语电子词典构建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6.
李英 《档案管理》2012,(1):80-82
自从2005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后,全国不少地区都积极申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档案资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传承、创新研究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给档案管理部门带来一定挑战,如何根据非物质文化档案的特点,顺利实现档案建设与管理,已成为研究的一个课题.1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必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指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有关的那部分档案,即所有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载体的档案材料,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的道具、实物等,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记录和保护过程中形成的文字记载、声像资料等.对于已经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遗产项目,其档案还应包括与"申遗"工作有关的一系列档案文件材料.  相似文献   

7.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国家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法规有一套评价标准,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管理看似科学与公正,但事实上文化遗产内涵的发掘、诠释和判断却难以避免受到评价标准与意识形态的影响。2006年云南大理白族"绕三灵"被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绕三灵"的申遗及相关研究显示这一个少数民族的节庆仪式充满了丰富、复杂与多层次的历史文化意义,而文本话语分析更进一步揭露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话语建构的政治性及策略性。目前,"绕三灵"的文化内涵已经和族群认同挂钩,其文化意义也正在被"本质化"与"对立化",然而这样的发展将不利于"绕三灵"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中国新闻周刊》2014,(38):83-83
在中国大运河成功申遗后,有着2500年历史的大运河一步站上舞台,让沿线习以为常的居民惊叹于它的蓬勃生机。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时隔两天,在京杭大运河的最南端杭州,一场由沿线18座城市共同参与的“京杭大运河城市旅游推广联盟”成立了。  相似文献   

9.
"开平碉楼与村落"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其保护管理的压力逐渐增大。制定有效的措施要以对该遗产项目属性的确定为前提。"开平碉楼与村落"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景观,中西合壁的碉楼与民居、村落附属建筑、竹林、池塘、稻田、河流等构成了和谐而又分层的景观。在这一"文化空间"里还包含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基于属性分析的保护管理,就应该针对遗产的不同属性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文化景观的保护要注意对碉楼本体和民居、村落环境的整治、控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任务繁重,要贯彻"抢救第一"的原则,展开摸底调查,进行多学科保护研究,来实施保护。只有如此,该项目的真实性与完整性才能够永续保存。  相似文献   

10.
文化遗产需要被阐释和展示,这是认知及发挥遗产价值的过程,也是遗产保护的重要一环。具有无形、活态等特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文化遗产的一种特殊形态,对它的展示不同于以藏品这种物质形态为核心的文物、艺术品的展览。虽然非遗所涵盖的口头及表演艺术、工艺美术、民俗活动等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与其所用工具、场所等物质不可分离,但其核心是具有精神性、活态性和过程性的内容,对其展示时需要借助于一定的记录和呈现载体(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数字媒体文件等)以强化展览的叙事功能,通过有形与无形、静态与动态、实体与虚拟的展览内容来完成对遗产的解读。  相似文献   

11.
当前文化遗产保护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以档案部门从事的记忆工程为抓手,研究"记忆工程"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及"记忆工程"中文化遗产保护的总体模式和保护机制,以期从档案视角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启发和良策。  相似文献   

12.
彭俊玲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23):111-148
分析印刷文化遗产的内涵和外延,阐述印刷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安全意义以及电子媒体时代研究纸本印刷文化及其遗产保护的意义,概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印刷技艺的留存现状,分析图书馆在保护印刷文化遗产方面的作用。最后提出保护我国印刷文化遗产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3.
正步入21世纪,中国以至于世界范围内掀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潮。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认清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现状,建立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持其完整及优化利用,有利于对作为"人类无形文化记忆宝库"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含义及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指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有关的档案。它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的道具、实物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记录和保护过程中形成的文字记载、声像资料等;已经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遗产项目,与"申遗"  相似文献   

14.
苏州宝带桥驰名中外,中国地方史志及文人墨客多有记述、吟咏;该桥在异国视野中同样倍受关注,不同时期的游记为其提供了一份珍贵的域外档案。这些游记理应和国内的文史资料一起共同构成古桥的历史记忆,凸显其作为世界遗产点的丰富文化内蕴,有利于构建一个立体而完整的"宝带桥形象"。由点及面,借助"大运河"成功申遗的东风,运河各地段除了加大保护与建设的力度,更要注重对相关资料的挖掘与整理。  相似文献   

15.
可持续的文化遗产保护是一种遗产再生产的过程,文化遗产持有者参与其中的遗产再生产是可持续遗产保护的基础性的重要内容。本文聚焦当代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市民参与问题。首先,介绍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世界遗产;其次,考察市民的文化自觉与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及成功申报世界遗产的关系,再次,检视西湖世界遗产化后地方政府和市民互动的遗产保护行动以及面临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试论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其保护工作重要性进行阐释的基础上,指出公共图书馆应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并通过参与"申遗"中资源的发掘与整理,将"活态文化"物化为有形的文献,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献保存与开发利用体系,积极做好宣传教育推广工作来发挥自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工业文化遗产在历史学、社会学、建筑学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价值及研究价值,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孤点”式的保护难以彰显工业遗产的整体价值,难以串联城市的整体记忆和文脉,无法反映城市完整的文化内涵。基于文化更新、文化再生、文化传承等文化行走概念逐渐受到重视,图书馆通过挖掘工业遗产历史、科技、社会等多维价值,优化用户体验,推广工业遗产品牌文化,打造地方文化名片等方面的探讨,对于传承先进文化、保护和彰显城市文化底蕴和特色优势、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再塑主体价值要素、价值评价、价值维度视角重构工业文化遗产价值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城市形象是城市的软实力,明确城市形象内涵、原则,对沿运城市确定形象定位至关重要。沿运城市应借助中国大运河"申遗"的机遇,依托运河文化资源,确定运河特色鲜明的沿运城市形象定位,是开展有效城市传播、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前提条件。沿运城市形象传播应以媒介传播、节会传播和旅游传播为主要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19.
文献遗产往往被视为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档案文献遗产是文献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价值认同在档案文献遗产上的表现是多次价值化的过程,既体现在遗产界定阶段也体现在后“申遗”阶段。后“申遗”时代,档案文献遗产在面向受众传播时面临文化认同困境。为增强受众文化认同,引入叙事学,在论证“叙事增强档案文献遗产受众文化认同”命题科学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后“申遗”时代档案文献遗产价值化的主要方向,进一步从阐释与展示两个维度构建档案文献遗产的叙事策略。阐释维度,主要在故事与话语层面探讨上下文应用的当代叙事构建;展示维度,主要从用户与媒介方面探讨可视化驱动的数字叙事构建。  相似文献   

20.
由于运河的开凿、漕运的兴盛,沿京杭大运河崛起了一批城市.这些城市如今依旧充满生机和活力,无论在经济还是文化方面,这些城市都是我国开放、开发的领头羊,在全国甚至世界都有深远影响.配合大运河成功申遗,研究沿运城市的形象有效传播问题,有现实意义;对沿京杭运河城市形象传播的意义、特征和主要措施等问题进行探讨,对线性文化遗产(如丝绸之路)保护与传播亦有重要意义.运河呈带状、线性特征,城市群亦是散点式布局,因此沿运城市形象传播应从实际出发,找准沿运城市特色鲜明的、体现历史文化传承的定位,分清类别,因地制宜,确定分处不同地域的沿运城市的形象传播之策,通过开展积极有效的传播,助推沿运城市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使古老的运河城市始终保持影响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