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据说是伏羲氏或者轩辕氏“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字在上古时代仅仅指独木舟,春秋战国以后才用来统指一切船只。“刳”的意思是“挖空”。这就是说,距今至少5000年前,我们的先祖就会制造独木舟了。至于伏羲和黄帝是否实有其人,或者只是时代的标志,或者只是氏族或部落或部落联盟的代号,我们暂可以不去管它。“剡”意思是“砍削”。“剡木为楫”是说,我们的先祖早在那时已经知道砍削木头来制作桨了。用桨单独一人或数人划独木舟是否能够漂洋过海呢?不  相似文献   

2.
王有为 《百科知识》2011,(13):50-51
2010年初冬,一个跨越五千年的特殊“寻根之旅”活动受到社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据悉,这次由法属波利尼西亚独木舟协会发起和组织的“寻根”活动,有6名波利尼西亚南岛语族后人组成。他们驾驶一艘重约1.5吨、长15米、宽7米,没有配备任何机械动力、导航设备甚至现代食品的仿古独木舟,按照传统方式,借助星象、季风和洋流,从南太平洋上的法属波利尼西亚大溪地出发,  相似文献   

3.
千年水底木     
一般人往往认为在水中的木材容易腐烂。其实正好相反。把木材浸入水中正是保护木材不受腐烂的好方法。中国有句古话——“千年水底木”,说明木材在水中可以经久不坏。记得在杭州西湖,有一名胜——“南屏晚钟”。寺内有一口井,井内有一根大木头,据说是当年济公活佛造寺时留下的木梁。其实,千年以上的水底木例子还多着哩!苏联学者P·A·奥拜里教授在布洛河发现的橡树独木舟,在水中已有二千五百多年。在苏联拉多牙湖沿岸地带发现的橡树独木舟,还是史前石器时代的人类的遗物哩!就是受到作用力的木材,在水中也同样可以使用很长的年月。例如在英国兰卡斯捷尔的桩柱桥,在水中已有九百多年,现在仍然保持完整状态。  相似文献   

4.
木板船的出现原始的筏与原始的独木舟,性能自然是很差的。筏无干舷,而且因有缝隙而漏水。独木舟虽然已有了干舷,但稳定性不好,况且,制造时又受到必须使用原株树木的限制。这种情况促使人们去思考和改进,于是人们便将舟、筏合并在一起进行设计和改制,就在舟筏的两舷分别添加原木或木板,再用  相似文献   

5.
王壮凌 《知识窗》2007,(5):20-21
古木森森,遮天蔽日。在阴暗潮湿的热带雨林里,现出一条潺潺流泻的小河。一只独木舟正溯流而上。独木舟里有三男一女。三个男人,除了下身各有一块红布遮羞外,全身暴露无遗——这是典型的瓦亚拉印第安人的装束。其实,其中只有两个是真正的瓦亚拉印第安人,另一个叫科格纳,本是生活在雨林旁边的圭亚那法国侨民,由于在一次探险中溺水被救,从此便留了下来,成了瓦亚拉人中的一员。除语言外,科格纳已彻底瓦亚拉化,装束和生活习惯都跟他们毫无二致。由于他懂法语,便成了瓦亚拉人跟外界打交道的全权代表。  相似文献   

6.
毛利人(Maoris)是新西兰最大的少数民族,他们属于太平洋上的波利尼西亚人种,肤色浅棕或淡黄、体格强壮。毛利人的祖先最初生活在波利尼西亚群岛一带。大约在公元700年,他们有计划、有组织地乘着大型独木舟,驶向西南方,最后到达新西兰,并在那里定居下来,主要生活在北岛。毛利人经过  相似文献   

7.
尽管录像带的萄质粗糙,光线昏暗,且被摄物体相当渺小、转瞬即逝,许多看了那些图像的人还是发现了其中的伟大之处:它证明了至少有一只白嘴啄木鸟——一种身高18~20英寸、翼展可达30英寸以上的鸟类,最后一次在美国被观察到是1944年——还生存在阿肯色州东部的洼地森林里。经过一年的穿越大森林以及其中河湾的长途跋涉和独木舟航行,在获得许多次难以证实的白嘴啄木鸟的叫声录音、7次清晰的目击以及1次幸运的录像之后,科学家和自然资源保护者们在4月份宣布,这种鸟类根本未曾灭绝。  相似文献   

8.
<正>由于洪水频繁,这里大部分房屋都是柱上之屋,建筑在木桩上,以小船出入。马辰水上市场位于两条河的交汇处,人们到这个市集进行买卖,坐着独木舟在水面上来回穿梭挑选自己喜爱的水果蔬菜,别有一番趣味。  相似文献   

9.
船锚变异记     
船锚变异记王心喜(图1)泉州湾出土的大木框锚和船几乎是同时出现的。有了船,就碰到了怎么行的问题,也遇到了如何止的问题。在独木舟和舟船的初期,可以靠河岸上的树木或木桩系船,也可以把船系在大石头上,这些木桩或者石头就是最早的天然锚具。随着造船技术和航行水...  相似文献   

10.
船舶是人类创造的最古老的运输工具,至少有7000年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它完成了由独木舟到桨船、帆船、轮船的过渡,由利用人力发展到利用风力、机器动力、电动力、核动力和电磁力来推进。造船业则是人类社会最古老又十分重要的产业部门,世界文明古国都曾拥有发达的造船业。早在3400年前,古埃及就是当时西方世界的造船中心,在尼罗河畔建有众多造船厂。中国到了明朝初期,也已形成规模宏大的帆船制造业,能在几年内建造出组成庞大远洋船队的船只,实现了郑和七下西洋的伟大创举。  相似文献   

11.
作为2001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杭州市萧山区跨湖桥新石器时代遗址,以其8000年的历史,成为浙江省内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遗存。之后,2002年11月份,跨湖桥遗址发掘取得突破性进展,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独木舟——“中华第一舟”和造船作坊惊现世人面前,引起全国乃至世界考古界的轰动。古船是这样发现的跨湖桥遗址作为独立的文化类型引起国内专家的极大兴趣,为了补充更多的资料,同时也是为了抢救地下文物不受进一步破坏,2002年9月底,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始了对跨湖桥遗址的再次发掘。考古队曾听说以前当地村民在这一带发现过木船。199…  相似文献   

12.
远古时候,人类的祖先为了克服江河湖泊的障碍,取得水上行动的自由,开始千方百计地模仿鱼类。先是模仿鱼类的体形“刳木为舟”,继而又仿照鱼的胸鳍和尾鳍制成双桨和单橹。后来独木舟满足不了需要,人们又进一步仿照鱼类制造更大更复杂的木船。19世纪后期,人们仿照鱼类的形状发明了鱼雷,制造了鱼雷快  相似文献   

13.
自从首届“科学文化研讨会”学术宣言在《中华读书报》上发表(2002年12月25日)之后,引起了颇为热烈的讨论和争论。4个月来,在报刊和网上积累起来的,直接和间接的相关文献,已经可以编成一本书了。一次小型会议能够产生如此影响,取得如此结  相似文献   

14.
30年前,他在村子边的公路上坡岭前摆了一个修车摊.他做过一个统计,公路边每天经过的汽车是8辆,拖拉机11辆,自行车23辆. 摆这样的修车摊,那几乎成了一种笑话.但是他一摆就是10年.10年后,这个无名地段有了自己的名字--修车岭,在省城长途汽车站内,只要说一声"修车岭",那些售票员全知道,她们还知道这修车岭下有一个修车铺,一个修车人常年呆在那里.当然,这一切都是站里的司机们告诉她们的.  相似文献   

15.
尚海 《知识窗》2005,(11):22-23
成功出国 2004年7月,我已经连续申请了三次的英国留学签证又被拒绝了,绝望之余,我听从了一位朋友的"曲线出国"的建议,按照英国的法律,英国公民的配偶在婚姻持续两年后,可以申请移民归化.一个月后,朋友帮我物色好了对象,是一位真正的英国绅士.  相似文献   

16.
多米诺骨牌是一种用木材、兽骨或塑料制成的长方形骨牌。玩时只要将骨牌按一定间距排列成行,轻轻碰倒第一枚,其余的就会产生连锁反应。多米诺骨牌据说起源于中国,于17世纪末、18世纪初传入欧洲。据《正字通》记载,北宋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出现了一种名叫“骨牌”的游戏,并在宋高宗时颁行天下。当时的骨牌多为牙齿或兽骨制成,所以骨牌又有“牙牌”之称。1849年8月16日意大利传教士多米诺,从中国回到阔别八年的米兰,全家人激动地迎接他。多米诺取出了一件又一件礼物,他最美丽的女儿小多米诺却只喜欢一套28张的骨制产品——牌九。她不玩那些…  相似文献   

17.
"国际校长"点评中国高等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会》2004,(11):15-15,17
<正>2001年,杨福家出任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这是英国大学首次请一位中国人当校长,这条消息在国内引起了轰动。诺丁汉大学宣布这一消息的新闻公报标题是《诺丁汉推举出一位国际校长》。参加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的杨福家在他下榻的索菲特大酒店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英国校长没有"权力"  相似文献   

18.
1789年,拉瓦锡的元素表上有33种元素,到了1844年元素数目已升至57。但是此后的20年这种发现却一直止步不前。化学这种裹足不前的局面恼了一个人,让他坐立不宁,寝食不安。这个人叫本生(1811—1899年)。一天,本生在布勒斯劳大学门口碰见这个大学的物理学教授基尔霍夫1824—1887年),两人交谈时,本生诉苦说:“我这个搞化学分析的近来有一种新的发现,就是不管什么物质,在火里烧时都有一种固定的颜色:比如,钠是黄色的,钾是紫色的,我想用这种方法也许能检查出新的元素,可是最近又发现不同物质却可以烧出同一颜色,比如钾盐和锶盐都是深红色的。刚刚…  相似文献   

19.
郭絮文 《知识窗》2006,(3):20-21
1985年,美国著名海洋探险家罗伯特·巴拉德在大西洋海域发现了沉睡多年的"泰坦尼克"号残骸,震惊了世界.20年后,他又提出一项大胆设想:利用可以遥控的水下机器人,在海底对"泰坦尼克"喷漆,将它变成一座"水下博物馆",让游人通过水下遥控摄像机参观.  相似文献   

20.
被我们称之为“自然辩证法”的这一门学科,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自从它在我国草创以来就存在着许多争论。其中,1956年和1987年的两次定名都采取了折中方式。1956年国家制定12年科学发展规划时,用的是“自然辩证法(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哲学问题)”。198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这个学科重新定名时,用的是“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来学术界的自由讨论,我们对它有了更明确的认识:“自然辩证法”是以科学技术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群,相当于西方国家的Scienceand Technology Studies,即“科学技术学”。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