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写人物,真实的人物和虚构的人物其实都不好写。这好比你要寻人,尽可能准确地画出来,经人辨认后,马上就对上了。当然,文章不像绘画那么直观,但是清晰和逼真程度是一样的,高级的是把这个人独一无二的特点勾画出来,让别人不但能认出人物,还能信服,理解你笔下的人物。  相似文献   

2.
问题导向式空中课堂是指基于线上教学特点,以虚拟人物发现与提出问题为学习活动的开端,通过虚拟人物间的互问追问穿针引线,形成有层次、结构化、可持续的问题组合并贯穿整个学习过程,通过解决系列问题推动线上学习活动发生的教学样态。在问题导向式空中课堂的设计与实施中,创设虚拟人物是形式,优化问题设计是关键,指向问题解决是实质,促进素养培育是归旨。  相似文献   

3.
《最后的莫希干人》是库柏的杰出作品。长期以来,人们只注意到它紧张的情节,却忽视了更深意义上的文化内涵。本文试图从人物的对比分析上,揭示当时盛行的种族主义和男权价值观,进而深入的透视作品所展现出来的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4.
时间:2000年5月1日地点:中央电视台演播厅人物:陈文兰、杨云舒(重庆一中学生)  相似文献   

5.
生活化是将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知识中解脱出来,给学生感受自然、社会、事件、人物的机会,使学生在与现实世界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从而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6.
陈辽先生对文学与人性关系的一些观点值得商榷,陈文有将人性等同于西方人性论所谓的“人性”之弊,陈文对马克思恩格斯人性观的理解亦有片面、肤浅之嫌。陈文还否认了人性在文学中的自发反映。在具体论述中,陈文存在着一些自相矛盾之处,未能摆脱抽象人性观的影响,导致了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缺位。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性是历史的、发展的、不断生成的,人类生活的现实性、实践性、社会性和人类生命活动的自由性、自觉性、能动性是人性的重要内涵,人性与动物性是对立统一的。马克思曾从社会学、经济学角度和哲学、美学角度科学、深刻地阐述了文学与人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宋末阴幼遇,字时夫,著有《韵府群玉》一书。后人对此书评价颇高,认为搜集材料既广博而又珍贵。所谓“经史子传,搜猎靡遗”,“能以有穷之韵寄无穷之事”(《韵府群玉·滕玉霄序》),“上涉群经,下苞诸子”(《韵府群玉·赵孟頫题词》),“备天地之大观,为艺术之珍品”(《韵府群玉·陈文烛序》)。到清康熙年间,虽敕撰《佩文韵府》,然其书大抵由荟萃阴氏此著及凌稚隆的《五车端韵》二书加以删补而成,是知《韵府群玉》实即《佩文韵府》之蓝本。到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韵府群玉》被收入。《四库全书  相似文献   

8.
李曙霞 《上海教育》2007,(4A):59-60
生活化是将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知识中解脱出来,给学生感受自然、社会、事件、人物的机会,使学生在与现实世界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从而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历史是过去人物思想和活动的痕迹,讲历史必须讲人物。不管是否自觉,人在行动前总有一个选择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是由历史人物的“选择”创造出来的,个人的选择决定个人的命运,而领袖人物的选择往往左右着国家民族的命运。人的选择有主动与被动之分,有理性与盲目之别,  相似文献   

10.
虚拟学习环境中的人物情感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虚拟学习环境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介绍了虚拟学习环境中虚拟人物特点.同时,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研究了在虚拟学习环境中虚拟人物的情感及其描述办法,提出了一种基于OCC模型、简单易于实现的情感计算办法.  相似文献   

11.
《雷祖志》的错误掩盖了雷神的真相,其错误衍生于陈朝说、中举说、雷州刺史说等。据唐代房千里《投荒杂录》,雷州雷神神话的真相是:雷州雷王是雷公之子,雷州十二族是神犬之子;在神庙中,雷王成为雷祖,十二族成为雷神十二将。到宋代雷王神话和十二族神话混淆为一,十二耳神犬变成了九耳,遂使历史真相千载淹没。  相似文献   

12.
曹禺深受西方戏剧的影响,尤其受古希腊悲剧的影响最为深刻,他的《雷雨》在中国现代戏剧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雷雨》中反映的命运现念及人物性格的刻画等方面均有古希腊悲剧的印记。  相似文献   

13.
《白雨斋词话》刊行后经过了百年的传播历程。20世纪的《白雨斋词话》研究有两条路径:一条是词史角度的批评,一条是词论角度的批评。前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着眼于陈廷焯对历代词家的批评;后与”中国学批评史”的学科发展同步,着眼于陈廷焯词学思想的理论价值,它由一般性的论述到深入独到的研究,从思想观念到研究方法逐步深化。  相似文献   

14.
针对齐梁文风,初唐陈子昂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张扬兴寄风骨的诗风,千余年来受到极高的评价,“子昂始变雅正”成了千古不易的定论。但我们对陈子昂的文学史地位应有全面客观的评价。陈子昂在文学在理论上对六朝文学特别是对齐梁文风进行总体否定,就艺术发展的角度看,是一种退化。他对六朝文学的批判远不如魏征等人所倡导的合南北文风之说那样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古文献“孃”“娘”的分别与《恒言录》校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北朝时,“孃”字出现了“母亲”义,“娘”字出现了“年轻女子”义,这种分别一直延续至中晚唐前。中晚唐以后,“娘”字渐渐出现了“母亲”义,但“孃”字始终未曾出现“年轻女子”义,与“娘”字的用法区别甚严。无论从汉语史表义还是从原刻本存真这两个方面来看,今版繁体本《恒言录》中的两处8个“娘”字均属“孃”字之校误。  相似文献   

16.
浅析陈洪绶绘画艺术特点及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洪绶是我国明末清初画坛上的卓越画家,他的绘画在继承了传统艺术精华的基础上,进行了独特的创新,艺术构思极具想像力,绘画风格古拙而生动。陈洪绶以其独到的绘画见解来指导自己的艺术创作,他的象征主义人物画,开启了中国人物画由中古向近代转型的新境界;此外,在版画史上更有着杰出的贡献,他把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微妙的装饰情趣,自然运用到版画创作中,在中国版画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7.
20余年来断代史与专史积累的微观研究成果,亟需全局性的整合,用以更新和发展有关中国历史的通感。有了这种“总体史”作依托,明清史的认识眼光就有可能立足于比较高远的基础,避免高低不同的无谓反复。从有关“反欧洲中心主义”中国观、认识明清历史视角的变化以及明清经济的发展与不发展等方面,提出若干研讨性的疑难问题,以期深化对明清历史再认识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陈子龙的词学观是其以严肃态度理性思考的结果。他的词学观主要表现于词史观与词体观两个方面。简而言之,陈子龙主张以流利自然的语言和铿锵和协的音律,构成婉媚的意境,以柔婉俊逸的风格与高浑典丽的格调,借香草美人之法含蓄委婉地抒发真情,寄托深刻的风骚之旨。陈子龙的这些理论维护了坠绪已久的唐宋词统,尤其是在明词不振的历史背景下来具体而微地严格维护词体,其理论探讨和建树无疑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和存亡继绝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陈朝在历史上以疆域局促而名.以陈后主叔宝之文辞、行事而为后人所道。是文从陈朝开国之君武帝——陈霸先事迹考略入手,在爬梳、董理文献及方志资料的基础上,希冀对陈朝史和陈武帝这位历史人物有一种新的认识与了解。  相似文献   

20.
刘伶的名作《酒德颂》真实地袒露了其内心世界,是他的一封自白书。本文从《酒德颂》塑造的人物形象和抒发的情感两方面来还原刘伶以酒为务、遗落世事、睥睨礼法之士的狂狷性格,并以《酒德颂》为窗口探究魏晋之际酒文化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