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环境的恶化使得大雾天气频繁出现,在这些恶劣天气下便会出现低能见度状况,这对实际飞行将带来较大程度的影响,本文对低能见度条件下非精密进近飞行进行了综合性阐述并提出了相关观点,供以参考。  相似文献   

2.
能见度对航空飞行来说尤其重要,他是影响飞行活动最经常、最直接的气象要素之一。在运输机场运营活动中,常会遇到“机场关闭”“、机场开放”的情况,就气象条件而言,能见度是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对2007-2012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着重从影响本场能见度的最主要天气现象大雾入手,总结出咸阳机场能见度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的变化规律,得出一些结论,为提高低能见度天气条件下观测提出一些思路和建议,为实施气象保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6,(13)
本文对咸阳机场一次持续性大雾天气的大气环流形势及相关气象要素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表明,大雾过程期间,机场上空以纬向环流为主,没有明显冷空气活动,低层存在暖平流,地面处于弱气压场,风速小、相对湿度大,大气层结构稳定,逆温层稳定,上述形势既不利于空气污染物的扩散或垂直运动,造成严重的低能见度天气。  相似文献   

4.
大雾天气长期以来一直是引发高速公路重大交通惨祸的主要元凶。但随着国内首台激光雷达能见度仪的研制成功,将有望实现高速公路团雾全天候实时监测预警。近期,中科院合肥技术转移中心在安徽循环经济技术工程院向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专题推介了这一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5.
低能见度给民航经济效益和飞行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据中国民航统计,由于天气原因而导致的航班延误一般占总延误次数的70%。针对本研究课题,收集整理了大量文献资料,发现目前在民航界对低能见度的研究比较多,主要集中在对机场低能见度的探测、低能见度天气的预测和低能见度对航商用航空影响三个方面。机场低能见度的探测关系到数据的准确性。宋立新、王银钢在《人工观测和器测  相似文献   

6.
郑州机场低能见度特征分析及观测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淑萍  王敬涛 《大众科技》2012,14(3):85-86,105
利用1998~2002年郑州机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气象能见度的日变化、季节变化等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结合影响能见度的主要天气现象,得出郑州机场低能见度的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个人观测工作经验总结出复杂天气条件下低能见度的观测要点。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15,(21)
2013年02月25日下午至26日上午,浦东机场出现低云低能见度天气,为分析此次低云低能见度天气过程,本文利用浦东机场气象台的观测资料,该资料从浦东机场逐时实况报METAR报中提取,对影响云底高和能见度的环流形式和气象因子进行初步分析。为进一步分析此次低云低能见度天气成因,本文还利用华东空管局气象中心业务化运行的数值预报系统输出产品,对数值预报的准确性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8.
2013年10月21日~10月22日,黑龙江省受高空暖性高压脊及地面冷高压影响出现了一次罕见的大雾天气过程。具有地面风力小、温度露点差低、有逆温结构的特点,辐合和西南气流提供了良好的水汽条件,地表辐射冷却有利于大雾天气的维持;暖平流增强和系统性抬升是驱使大雾消散的动力因子。  相似文献   

9.
进入冬季,经常会出现雾气缭绕的天气,人们置身其中,有如诗如梦的缥缈感觉,但是随着人类燃烧化石燃料,大量的工业废气排到大气中,混在雾气中,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了危害。与此大雾也导致能见度降低,使交通的安全隐患增大。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资料显示:2006年10月下旬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大雾比较频繁,多数地区集中出现高强度的雾害。10月25~26日,京津地区出现大雾。10月26~27日,江苏省连续出现大雾。  相似文献   

10.
进入冬季,经常会出现雾气缭绕的天气,人们置身其中,有如诗如梦的缥缈感觉,但是随着人类燃烧化石燃料,大量的工业废气排到大气中,混在雾气中,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了危害。与此大雾也导致能见度降低,使交通的安全隐患增大。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资料显示:2006年10月下旬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大雾比较频繁,多数地区集中出现高强度的雾害。10月25~26日,京津地区出现大雾。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20,(22)
世界时2015年12月29日16时到31日03时,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出现了大雾天气过程,本文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画出500hPa、850hPa高空图以及地面天气图来分析此次过程的环流形势演变。其中世界时29日12时代表过程前,30日00时、30日12时、31日00时代表过程中,31日06时代表过程后。本文还通过风场、温度场、湿度和能见度等主要气象要素变化进行分析,另外分析地形特征及昆明准静止锋对大雾过程的影响,得出一般性规律及结论。  相似文献   

12.
利用相关资料对内蒙古大雾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形成内蒙古大雾的高空天气系统可分为宽平槽、宽平脊、西北气流和平直西风4种类型,但以前两种类型占主导地位;发生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大雾以宽平槽型居多,而发生在内蒙古中东部地区的大雾则以宽平脊型为主,指出大雾是弱天气过程,大雾天气预报应主要围绕逆温层、弱锋区、低空暖平流、稳定层结、地面微风(静风)、地面弱气压场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飞冬季恶劣天气对飞机飞行的影响因素较多,文章就积冰、低能见度以及大风三个主要的恶劣天气对飞行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恶劣天气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NCEP1°×1°全球再分析资料,对2012年10月24~25日出现的大雾过程进行环流形势、物理量场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大雾属发生在弱降水后的辐射型大雾;近地面层稳定适宜的风向风速和弱冷暖平流均有利于逆温层生成;能见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强烈的局地升温和冷暖平流均有利于大雾消散。  相似文献   

15.
通过满洲里机场出现的一次冻雾天气航班保障,总结冻雾天气特点及出现的气象条件,以及航班保障时与航空公司签派员的天气咨询,准确的发布低能见度气象情报,确保航空器在低能见度的气象条件下安全起降,为后续航班保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利用大连站1981年—2005年的气象资料,重点分析了8月份能见度的年际、月以及日变化,发现:从年际变化来看,8月份能见度从1981—1990年整体趋势是增高的,从1990年以后能见度整体趋势是降低的;从月变化来看,从8月1日到8月31日整体趋势是增高的;从日变化来看,能见度在5点左右出现极低值,在15点左右出现极高值。  相似文献   

17.
如果留意天气情况的读者。一定注意到去年入冬以来我国各地出现的大雾天气。这种大雾天气给人们的出行和交通带来严重影响。而媒体对大雾天气报道,也说明了人们对天气,特别是灾害性天气的关注;另一方面也说明深秋初冬,正是雾踏着夜色悄悄降临的季节。  相似文献   

18.
人们对高质量生活品质的追求,使得人们对于出行的需求与日俱增,而机场终端区的大雾会使跑道视程和能见度降低,直接影响航空安全和航班运行效率,也降低了空中交通流量和空域利用率。为了在不降低机场最低运行标准的前提下,低能见度时仍然正常起降航班,构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的低能见度预测模型。将与能见度相关的4种主要气象因子作为输入参数,对普洱思茅机场早晨07:00~07:25能见度进行预测及精度分析。分别得到训练集的拟合效果图,样本集的预测结果图和波动分析图,以及大样本长时间的预测图和精度分析图,使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总误差的方差为0.1392,决定系数R2达到0.97043,可见该网络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较高的精度和较好的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19.
对2011年6月19—21日鹤岗地区连续性大雾天气过程进行分析,表明:有利的天气形势为大雾形成提供有利天气背景;持续的东南风和适宜的风速为大雾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水汽条件;逆温层结对水汽和烟尘的聚集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利用武汉天河机场2012年7月~2013年12月器测能见度和人工观测能见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主导能见度数值普遍高于跑道视程数值,在极低能见度(RVR55Om)条件下,两者存在较大差异,相关系数出现负值,能见度良好(800m≤RVR2000m)时,两者最接近,且相关性较好。两种观测结果的差异在不同天气现象条件下是不同的,有雪且出现大雾时差异最大,雨、雾依次次之,霾尘轻雾条件下差异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