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美国新闻事业走出黑暗的政党报刊时期,进入现代化,传媒呈现出一种新的传播形式,报刊一改宣传、攻讦的面貌,以大众而不是少数政治、文化精英分子为阅读对象,为适应大众口味大量刊登趣味性社会新闻,关注大众的生存状态,呈现出通俗、活泼的面貌.而在中国近、现代特殊的社会环境中,中国的新闻事业肩负着"启蒙"与"救亡"的双重使命也逐步走向大众化,并伴随着语言文字的改革;当代,晚报、都市报等大众化报纸的兴起也呈现出这种传播形式.  相似文献   

2.
正确把握报刊批评的标准--三谈审读与报刊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闻仲 《今传媒》2003,(1):10-12
衡量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能没有标准,报刊批评更是不能例外。这是因为,第一,报刊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特性。在阶级社会中,各个阶级及其政党、各种社会集团出于阶级的本能,都要利用新闻来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维护自己阶级的利益,这就使新闻不可避免地具有阶级性。在对新闻作品的评论  相似文献   

3.
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恩格斯提出工人政党放弃暴力革命,转向议会斗争,工人报刊同时转向宣传普选和议会活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这个重大史实和理论问题,预示了西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曲折性和长期性。  相似文献   

4.
新闻必须真实,这一观点在中国报刊创始时就提出了.但是,在旧中国一百多年的资产阶级报刊史上,真实性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这当中,资产阶级政党的报刊、通讯社,弄虚作假尤为严重.本文就一百多年来,旧中国的资产阶级报刊——主要是资产阶级政党报刊——的新闻失实问题作一历史考察.新闻的"原始失实"中国第一批近代报纸在上个世纪初叶问世.其新闻的内容现在虽然难以查核,但只要看看《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也可见一斑.该刊1833年创办于广州.第一期在"新闻"的标题下,刊出这样一条消息:在广州有两个朋友,个姓王,一个姓陈,两个皆好学,尽理行义.因极相好,每每于工夫之暇,不是  相似文献   

5.
美国于19世纪30年代步入了大众报刊信息传递的阶段,而中国却出现了政党报纸裹挟新闻信息并行发展的特殊现象。中国历史从清末到20世纪30年代之间,有行将走到末路的清政府,还有国民党和共产党三种社会力量交织在一起发展,作为阶级和政党的主要宣传工具之媒介,也将政论作为其主要的宣传武器。相对而言,新闻信息在此期间却被排除在主流之外,但历史并没有对新闻报道宣判死刑。本文旨在通过对此阶段国内外环境的变化、电讯事业的发展、新闻专业主义的萌生和新闻工作者的主观条件等因素的分析,来探讨新闻业务兴起的成因。  相似文献   

6.
张迪 《新闻爱好者》2011,(10):56-57
美国于19世纪30年代步入了大众报刊信息传递的阶段,而中国却出现了政党报纸裹挟新闻信息并行发展的特殊现象。中国历史从清末到20世纪30年代之间,有行将走到末路的清政府,还有国民党和共产党三种社会力量交织在一起发展,作为阶级和政党的主要宣传工具之媒介,也将政论作为其主要的宣传武器。相对而言,新闻信息在此期间却被排除在主流之外,但历史并没有对新闻报道宣判死刑。本文旨在通过对此阶段国内外环境的变化、电讯事业的发展、新闻专业主义的萌生和新闻工作者的主观条件等因素的分析,来探讨新闻业务兴起的成因。  相似文献   

7.
政党报刊的蜂起与堕落成为民国初年新闻事业发展的一个主要特征。民国成立以前的政党报刊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压迫、争取民主自由和民族独立的斗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民国初年政党报刊的性质和作用却发生了耐人寻味的变化,也成为学术界争论不休的重要问题之一。如何理解和认识民初政党报刊的特点、性质和作用及其成因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这对正确评价民初政党报刊在新闻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报刊延安《解放日报》对当时宣传中共的政策、方针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它的诞生也是新闻事业史上的一个成功性事件。其中,其对于新闻理论的探索,不仅为当时的新闻领域提供了理论基础,指导新闻实践不断向前发展,而且对抗战以后各个阶段的新闻事业都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意义,此外,当时报人对理论探索的精神也值得当下处于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从业者学习。  相似文献   

9.
恽代英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报刊宣传活动家,他在十多年的宣传实践中形成的新闻宣传观,既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紧密结合,又为后来中国共产党新闻理论的系统形成起了奠定和指导作用。恽代英关于新闻的基本思想不搞教条,充分发挥报刊的宣传鼓动和组织协调功能。如果说传播和宣传是报刊的内在本质功能,那么组织协调则是报刊的外在延伸功能。关于报刊的宣传组织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中叶.英国报刊从政党报刊时期转向商业报刊时期.新闻传播业职业理念逐渐形成。流亡到英国并生活多年后的马克思发现,英国报刊虽然还多少带有自己的政治观点.但为了赢得更多读者,正在逐渐向客观、公正的现代新闻职业意识转变。  相似文献   

11.
延安《边区群众报》具有群众化特色,这使得该报刊登的新闻文本之间产生了内在张力.本文对延安《边区群众报》的新闻文本进行分析,发现该报的叙事策略也是其宣传策略,最重要的叙事模式则是宣传模式;该报新闻文本话语结构简单,重塑了乡村话语空间.  相似文献   

12.
百余年以降,中国报刊维系国计民生,近代报业发展以其与近代政治史、思想史和新闻发展史的密切关系尤为令人瞩目。近代报刊主要有两大范式:商业报刊、政党报刊。本文将在明确二者概念的基础上概括各自特征,最后对二者进行比较,重点揭示其相同之处。  相似文献   

13.
1776年,美国宣布独立建国。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资产阶级内部因政见分歧组成了不同的政党。政党的争论使报刊进入政党报刊时期,“报纸作为主要政党的机关报,它们的主要目的是讨论政治经济问题而不是刊登新闻,报纸反映并加剧了政党政治的恶斗”。  相似文献   

14.
姚庆 《北京档案》2021,(2):58-60
《北京女报》是北京创办最早的妇女日报,也是北方地区妇女报刊的开山鼻祖.它以"开民智行民风兴女学"为宗旨,积极宣传国内外女性新闻,对于唤醒女性自主意识、男女平权具有思想启蒙的意义.但也不能忽视报刊的局限性,是启发知识与保存礼教共存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王涌 《视听纵横》2005,(2):38-40
“新闻宣传,就是政党、政府、集团、团体通过新闻传播媒介,如广播、电视、书籍、报刊等,运用各种新闻宣传体裁,如写信息、发言论,进行有目的的主体思想意识的传播活动。”(童兵:《比较新闻传播学》第115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其基本特征是新闻化的宣传。当今世界新闻传媒中很忌讳“新闻宣传”说法。然而,  相似文献   

16.
法国报刊出版业的体制、结构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报刊业源远流长,有长期的政党报刊传统。1789年于法国大革命中诞生的《人权宣言》在全世界第一次确立了著述出版自由的原则。19世纪中期,以廉价报刊为标志,法国具有现代意义的报刊诞生,报刊出版业迅速走向空前繁荣。与此相适应,法国历史上第一部体现、实践新闻出版自由原则的报刊出版法在1881年7月颁布,奠定了现代法国报刊出版制度的基石。该法后经多次修订补充,至今依然适用,其基本精神始终是法国新闻出版业法律制度的精髓。法国当代报刊出版业的结构和体制既脱胎于法国政党报刊、廉价报刊和垄断报刊的历史传统,又…  相似文献   

17.
瞿秋白从1919年开始一直奋斗在我党的新闻战线之上。他办报刊、当主编、做采访、写稿件、培养新闻人才,并于这些实践活动中形成了丰富的新闻理念,为我党新闻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基于此,本文阐明了瞿秋白在"五四"时期、旅俄时期、五卅运动前后以及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主要新闻活动,总结了其发挥报刊的宣传功能、倡导新闻工作的群众性、促进党报文风的通俗化等特征,旨在为更好研究瞿秋白的新闻业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郭丽华 《今传媒》2012,(9):128-130
梁启超和张季鸾在中国报刊史上都以报刊政论著称,他们的新闻思想有如异同?差异从何而来?意义何在?本文试从两者的报刊实践及办刊言论中分析他们办报理念,认为两人在关于报刊的目的和功能、报人的资质与作为以及报刊的言论自由等方面的认识,都有着明显不同,甚至各自的言论风格也各树一帜。而梁启超、张季鸾两人不同的新闻思想,正代表着中国现代报刊发展的两条不同道路——政党报刊和民营报刊。两人差别迥异的新闻思想,又是由两人不同的人生理想与报刊的不同发展阶段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国际三大财经报刊<华尔街日报>,<日本经济新闻>,<金融时报>数字化发展模式,分剥是"收费网站+报刊"为主的模式,数据库营销为主模式和多元媒体互动为主模式,并提出了对我国财经报刊数字化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18世纪90年代到19世纪初是美国政党报刊论战最激烈的时期,两派报刊相互诽谤谩骂并进行人身攻击,这个时期被美国新闻史学家称为"新闻事业的黑暗时期"。然而,这种报刊论战对新闻业的贡献不可小觑:催生了专业化编辑;产生了社论;进一步提高了编辑的政治意识和记者的参政兴趣,深化了对新闻自由的认识,从而促进了美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