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9 毫秒
1.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包括军队报纸在内的传统纸媒带来巨大压力,同时也对军队报纸副刊形成较大冲击。要突出"重围",就必须能"攻"善"守"。  相似文献   

2.
<正>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纸媒的发展提出了一个严肃的考验,人们不禁一再提问:报纸还能活多久?报纸的冬天是否真的来临了?纸媒到底有哪些与新媒体不同的地方能打动人心呢?笔者认为,评论是其中的博版面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先从读者到底要看什么样的报纸出发。在记者的调查中发现,随着生活节奏和工作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要的是能够满足下列需要的报纸。例如:"我很忙,短些,再短些"、"上图片"、"人家报纸都说了""你说的就一定对?""看了影评,去看那个  相似文献   

3.
时下,传统纸媒尤其是都市生活类报纸,在新媒体冲击下,面临着极大压力。传统纸媒在传播速度、传播渠道、传播方式等方面,与新媒体相比有其先天不足。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纸媒该怎么实现新的突围和发展?相对于不少媒体趋向于以技术创新实现新闻创新的做法,笔者以为报纸在版面内容上多下功夫更具现实意义。坚持"内容为王",不断提升版面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依然是报社应对新挑战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元旦起,上海《新闻晚报》正式停刊。这一消息犹如湖心投石般在全国报业同行中引起巨大波澜。人家的今天,也许就是我们的明天。各种迹象表明:纸媒的日益衰落已是不争的事实。我们靠什么在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左右夹击下最大程度延长纸媒的生命,又凭什么让人有兴趣打开报纸"读你"?个人以为纸媒(这里的纸媒更多是指晚报)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多下功夫:一、纸媒要改变传统的"报网互动"观念纸媒重视经营好网络,才能赢得85后、90  相似文献   

5.
死的是"纸",活的是"报"。何样的"纸"将死,如何来"报"?纸媒转型发展的核心在"报"。在一定区域内发行、一个区域内生存的报纸,当传播生态已变化之时,对新媒体不能一味排斥或仅仅装门面,而是要建设运用新媒体,应越来越把报业核心置于"报"而不仅仅是"纸"。受众、用户最看重的是在这些载体上传播的新闻内容。为此,新的传播格局中,报纸应扣紧区域特色,扬纸媒之长,补自身之  相似文献   

6.
《新闻前哨》2012,(11):5
9月6日,随着《三晋都市报》3000期的到来,由《三晋都市报》携手联通太原分公司打造的省内首张云报纸正式与读者见面。"图片会说话、报纸动起来。"据介绍,《三晋都市报》云报纸,是将先进的图像识别技术与纸媒相结合,读者通过手机客户端拍摄报纸刊  相似文献   

7.
纸媒在互联网时代要想抓住机遇适应新旧媒介转换期的生存环境,占领新兴媒体舆论场,就必须坚定一个信念:"只有消失的媒介,没有消失的媒体"。围绕这个信念,纸媒应主动利用互联网时代的各种工具,引进新技术,打造纸媒的品牌效应,变被动为主动,把报纸变成新兴媒体舆论场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8.
老年类报纸作为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报纸新品种,有着忠诚度很高的读者群,即便在纸媒经营惨淡的当下,依然是一片蓝海.这其中除了运气,更多是经过艰辛探索,找到的一条独特的生存之路.而在网络时代,它同样面临着发展的瓶颈,只有报纸、新媒体一起抓才是王道.  相似文献   

9.
张茹 《中国传媒科技》2014,(8):85-85,92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大数据、云计算、云传播等先进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使得纸媒的前途命运"风雨飘摇",很多纸媒人觉得前途无望。这是一个纸媒人最悲情的时代,何尝不是机会最多的时代?所以,纸媒人没有必要妄自菲薄,与其喋喋不休"报纸不行了",不如多想办法如何缓解经营、市场、品牌、公信力、影响力等方面的压力。虽然成功不能确保,但实践出真知,只要起步,就有希望走出来。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数字化的迅猛发展,传统纸媒受到互联网强大的冲击,"报纸消亡说"开始成为报业界的热论。为了提高纸媒的影响力,报纸开始主动寻求与互联网进行融合互动,即报网互动,通过报纸和网络一体化的经营来扩大报纸利用和扩张。报网互动正成为一种新的传播形式,也是新时期报纸寻求转型突破的新途径。面临各类新媒体的兴起,作为传统主流纸媒的党报怎样利用网络增强影响力,打破传播局限性,也是新时期需要思考的课题。一、互联网对党报形成强力冲击。  相似文献   

11.
<正>伴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以及快速发展,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受到的冲击是有目共睹的:读者群流失、发行量下降、广告收益减少,纸媒的发展空间已经被严重挤压。在这种竞争格局下,有关"报纸即将消亡"的观点也是甚嚣尘上。以至于有人认为,纸媒作为主要大众传播媒介的时代已经结束。移动互联网时代,纸媒真的要被边缘化了吗?显然不是!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有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思考如何更好地运用"互联网+"来促进转型升级,从而创造出  相似文献   

12.
李洪洋 《传媒》2013,(2):23-26
互联网高速发展,新媒体层出不穷,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一时间,创新、突围、转型、变革成为纸媒相互传递、呼唤的热词。与其凄凄哀哀地"等死",不如大胆地探索出一条新路。何谓"云报纸"2012年5月17日,《京华时报》在京举行了"云报纸"全球首发仪式,来自全球的专家、学者和新闻从业人员80多人参加仪式,《京华时报》成为第一家将图片识别技术与纸媒相结合的媒体。  相似文献   

13.
财经新闻是当下地方纸媒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本文以2014年9月1日至30日的长江商报为样本进行分析,探求新媒体环境下地方财经纸媒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地方财经纸媒发展现状1.本土财经新闻步入"厚报"期。我国商报、经济类报纸目前已达100余家,全国除宁夏、广西外,各地均开办了不同数目的经济类报纸。1长江商报于2013年年初宣布改版,提出打造"湖北第一经济生活报"。同样地处武汉的  相似文献   

14.
传媒观察     
《京华时报》云报纸首发近日,京华时报云报纸正式亮相,这是第一家将图像识别技术与纸媒相结合的媒体。读者通过手机客户端拍摄报纸图像,经过"云计算",即可查看图像所链接的视频等内容。和传统纸质媒体单一的阅读方式不同,云报纸将纸媒体内容与互联网内容相融合,彻底颠覆了纸媒的展现形式、传播方式及运营模式。读者随手拿起手机一拍,通过云阅读手段就能实现观看与此条新闻有关的、内容丰富的视频资料或背后故事,了解到相关新闻更翔实的报道  相似文献   

15.
从2004年开始,美国、日本、中国多位学者提出"报纸消亡"的预测,围绕"报纸消亡论"的争议至今持续了十年之多.2013年是报纸最为悲催的一年,报刊广告迅速下滑而成为进入寒冬的"拐点".移动互联网以其特有的优势改写着信息的生产和传播模式,给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带来巨大的冲击,在此背景下探讨纸媒的发展策略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的勃勃生机使纸媒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时效性、海量性、便捷性、互动性以及视、听、阅一体等都让新媒体占尽先机。虽然数字技术的应用。让报纸采编流程、版面设计、彩图制作、印刷出版得以蜕变,但纸质读物的属性依然未变。  相似文献   

17.
如今,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态势,有兼并传统媒体形式的势头,于是有人提出"纸媒消亡"的论断,然而,无论媒体形态如何改变,传统媒体的内涵和灵魂却是不会消亡的,纸媒的灵魂是"内容","内容为王"是纸媒不变的主题,文摘类报纸更是在内容的精制中凸显优势。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涌现,报纸遭遇了"寒潮"。然而,以《南方周末》为代表的一些纸媒在新媒体环境下却越来越光鲜。分析其原因对遭受冲击的纸媒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地方纸媒应如何报道"百年一遇"的北京奥运?通过对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和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报道文本情况的梳理可以发现,报道理念上的高起点、报道规模的适度控制、报纸固有特色的坚守与坚守之上的创新,是杭城纸媒北京奥运报道的特点. 地方纸媒应如何报道"百年一遇"的北京奥运?既要服务于大局,能在报道理念上体现高度和广度;也要服务于地方,能在报道对象和报道内容上有所侧重,理性地紧扣本地读者的"欲知"和"应知";更要从各种局限和不利中突围,能巧妙地在报道手法、报道形式上有所创新,从而在媒体竞争中差异化生存.  相似文献   

20.
传统纸媒一直在"报纸唱衰论"的压力下寻找自己的出路,但是大多数报纸似乎在用尽浑身解数后依旧难有所获。传统纸媒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缓解自己的亏损之困呢?《华盛顿邮报》似乎给出了答案——以传统资源为独家优势,立足新技术。本文讨论了传统纸媒的困惑、成功的案例以及可能的发展之路,希望能给相关媒体带来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