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估分填报志愿是考生在高考之后,迅速将自己考试情况估算出一个分数,再根据估算的分数进行志愿填报。由于考生估分往往会有一定的误差,因此,估分填报志愿的有效性则取决于估分的准确性,所以说估分填报志愿也是对考生的一次考试,考生照样半点不能放松。从近几年估分填报志愿以及实际录取的结果来看,高考估分的不准确,通常就  相似文献   

2.
估分是考后填报志愿用的,如果在训练中,考生已经能够熟练地掌握与应用各种题型的评分标准与原则,就可以进行系统的估分训练。考生要想使估分尽可能接近自己的真实分数,并不是仅凭一次、两次估分训练就能实现的,需要考生从现在做起,在每次模拟考试中进行估分训练,积累估分的经验,从而提高估分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影响考生考试成绩发挥的因素很多。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论述过早估分反馈对考生考试成绩发挥的危害,从而论述延缓考生估分反馈的意义,并对考生、教师、班主任提出五条延缓考生估分反馈的对策,为有效地提高考生的应试策略,发挥其最佳成绩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今年湖北省提前批本、专科院校(专业)和第一批本科院校(专业)仍然实行考后估分填报志愿。估分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考生录取的好坏甚至录取与否。为帮助考生科学估分,本刊特约请招生和教学一线的老师撰写了一组估分技巧的稿件,供考生参考。  相似文献   

5.
梁凯 《求学》2004,(7):87-88
在高考前的几次模拟考以及一些平时的小测验中,考生们就应该在考完后多练习估分。适当做一些估分笔记,积累估分经验,看看自己的估分是否准确,是紧了,还是松了。平时估分较紧的考生,高考时可适当放宽,加5~10分,而平时估分时较松的就要在高考后适当减一些分了。  相似文献   

6.
对于辽宁考生而言,高考结束之后的头等大事便是估分。每年高考结束的第一时间,考生都会领取到一份本年度的《高考试题与参考答案》。以此为依据,在考生头脑中对高考试题仍保持较高“保鲜度”的时捌进行估分。估分是一项科学的系统工程。而估分成功与否又往往决定了后续志愿填报是否合理,乃至于能否被心仪院校录取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高校招生》2004,(9):14-17
估分填报志愿的过程中,估分是基础,一旦估分不准,所填报的志愿就极有可能发生偏差。所以,考生应掌握一些估分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生物     
高考估分是填报志愿的重要依据,估分过高、过低,对填报志愿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那么,怎样才能准确估分?建议考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今年湖北省提前批本、专科院校(专业)和第一批本科院校(专业)仍然实行考后估分填报志愿。因此,如何科学估计分数,就成了广大考生和家长十分关心的问题。有的考生对高考估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所估计的分数与高考实际成绩相差较大,导致高分低取或降档录取,造成不应有的遗憾。本文提出若干建议,供考生们估分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07年江苏生物高考结束后,考生们是满心欢喜的;网上估分或报纸校对后,考生们对试卷非选择题的得分不能作出肯定的评价;高考成绩出来后,不少考生的实际生物成绩比估分时的预测大打折扣,而主要根源就在非选择题。  相似文献   

11.
自我定位是指考生客观地分析自己在整个考生群体中的位置,包括在班级、校内、市内以及省内考生中的大致名次。自我定位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自我评价;二是他人评价,这两部分密不可分。考生自己估分即使再准确,如果不了解整体考生的估分情况,找不准自己在整体考生中的位置,仍不能填好志愿。  相似文献   

12.
在辽宁省这样考后估分填报志愿的省份,高考结束后考生即进入紧张的估分环节。估分准确与否直接决定志愿填报的成败,能够科学估准分数也是填报好志愿的前提。如果考生分数估得准,志愿一矢中的的几率才会更大;否则,遭遇高分低录或落榜的尴尬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13.
魏威 《生物学教学》2007,32(2):50-51
近两年高考全国理综卷(湖北、浙江等省使用)考生估分与实际分数总出现龃龉,很多考生认为估分误差主要来自非选择题部分。本文综合2006年高考理综生物学部分考生答卷情况进行分析,从中捕捉高考失分规律性的原因,给2007年备考者以借鉴。  相似文献   

14.
《孙子兵法》里说:"胜可知不可为。"意思是胜利可以预知,而不可强求。高考估分的过程也有着同样的道理,估分填报志愿本身就充满了风险,有不可预测性。估分是考生依据答题情况,对照标准答案,对考试过程的一种再现。在估分填报高考志愿的情况下,估分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志愿填报的成败。估分的核心问题是:估出准确的分数还是估出偏颇的分数。那么,估分过程中容易出现哪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一位多年从事高三教学工作的老教师。多年来一直参与学生的估分工作.通过考生的估分。笔者认为高考客观题存在一定的弊端。部分考生有猜题现象,高考一定程度上不能如实的反应考生的真实水平.以06年的全国理综(二)卷中的个别物理客观题为例说明.  相似文献   

16.
《招生考试通讯》2007,(5):16-17
《孙子兵法》里说:“胜可知不可为。”意思是胜利可以预知,而不可强求,高考估分的过程也有着同样的道理,估分填报志愿本身就充满了风险.有不可预测性。估分是考生依据答题情况,对照标准答案,对考试过程的一种再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高考估分123     
高考结束,考生即刻面临着另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这就是估分。可以这样说,估分和报考是第二轮高考!如果考分估得过高,志愿填报过高,很可能导致落榜;考分估得过低,就可能出现高分低录现象,也很悲惨。估分过高或过低都容易带来遗憾,那么如何才能比较客观地估分,进而为自己定做最合适的高考志愿呢?  相似文献   

18.
化学     
一、估分原则 1.准确回忆核准答案 高考时,任何与考试有关的纸张是不准带小考场的。因此,准确回忆和核准答案是估分的第一原则。建议考生平时模考估分时就采用面对空白试卷回忆考场上的答案情况,回忆时一定要冷静思考,回忆起考场上解每道题的关键信息。  相似文献   

19.
规范答题例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往年相比,2006年全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Ⅰ)不偏、不怪,也没有过难题,总体难度略有下降,考生普遍感觉良好,理综估分普遍偏高。可高考分数发布后,不少考生的估分与实际分数出入较大,令人大失所望。考生和家长一度怀疑阅卷有误,或计分出错,可复查分数又确实无误。何故?笔者参加了2006年湖北省高考阅卷工作。通过对评分细则的学习以及对阅卷中考生的失分情况抽样分析,发现答题不规范  相似文献   

20.
政治     
一、考前估分训练 在高考前考生们应该认真对待历次模拟考试的机会,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一些估分的原则和技巧。重点学习如何掌握“采分点”,把握好自己的答案和参考答案之间的关系和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