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哈代是英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伟大诗人,在英诗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哈代是一位感情丰富、细腻的诗人,一生创作了大量的爱情诗,诗作真挚朴实,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其中,哈代为怀念妻子爱玛所作的许多作品被认为是其诗集中的佳作.通过对这些诗的分析来揭示出哈代对亡妻的深深怀念之情,同时也表明,哈代的亡妻之恋为其诗歌宝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郑红 《海外英语》2008,(6):44-45
哈代(1840~1928)只在乡村小学读过几年书,15岁就进入一家建筑事务所开始做学徒。做了几年学徒以后,他就开始学习写小说、写诗歌,但都未能发表,直到1871年才有第一部小说问世。从1870到1897的近30年中,哈代一共写了14部长篇小说和3个短篇。由于他的最后一部小说《无名的裘德》遭到猛烈的抨击,从1897年开始,倍感孤独、痛苦的他愤而转向诗歌创作,1898年出版了第一部诗作《威塞克斯诗集》(Wessex Poems),时年他已58岁。哈代在1897年以后的第二个30年的创作生涯中,共写了八卷诗歌,还有一部题为《群王》(The Dynasts)的长篇史诗剧。哈代是英国文学史上寥寥可数的几位在小说和诗歌两个领域都卓有成就的伟大作家之一。作为作家,哈代完全是以诗人身份出现在20世纪初的文坛上的。其实,哈代自始至终的挚爱都是诗歌。哈代自己也喜欢人家称他为诗人。尽管哈代自己否认他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坚称自己是"向善论者(meliorist)",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诗和他大多数的小说一样,也表现了一种强烈的死亡气息,字里行间常透露出人生无常、世态炎凉的悲观情绪。本文将要探讨的《啊,是你在我坟头掘土?》就弥漫着这种气息。就文体而言,哈代的诗在某些方面非常传统,但他又决不拘泥于传统,不落窠臼;他也用古朴词语,诗中的韵律节奏也经常变化,但这些都与他的强烈感情形成默契。哈代的许多短诗都脍炙人口,越来越受到读者欢迎。哈代和莎士比亚一样,都是跨世纪的文学巨人。虽然他和沙翁相隔两个世纪,但确有评论者把他和沙翁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3.
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是英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杰出诗人和小说家。在小说的创作方面,他表现出了非凡的写作技能,丰富和发展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哈代更是个杰出的诗人。英国当代著名诗人菲利普·拉金称哈代为"二十  相似文献   

4.
托马斯·哈代一生的诗作有900多首,其中与自然有关的就多达100多首。哈代笔下的自然万物与人类一样具有生命,受制于生存竞争法则。它们也生长在冷酷无情的环境里,和人类一样也要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苦难。哈代描述的自然界是人类社会现实生活的写照,他对自然的关注源于他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艾青作为一个具有时代标志性价值的诗人,学术界对他的研究显得有些薄弱。现有的很多研究都集中于对其抗战时期表现民族苦难和社会承担的诗作研究上,对其表现自然风景和心灵安静的诗作涉及较少。对艾青“牧歌”式的作品进行反观,以期恢复一个以诗歌写作为自己生命的、全面完整而真实的诗人形象。  相似文献   

6.
李商隐诗歌具有柔婉与风骨统一的风格。他诗作表现出柔媚婉转的情思。语言绚丽,有些诗作又角度新颖独特,有傲兀不平之气与铮铮风骨。这与诗人的生平、审美情趣及气质禀赋是有关的。  相似文献   

7.
哈代的自然诗是其整个诗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诗中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既是和谐统一的,也是充满了冲突和矛盾的。哈代对自然的关注体现出他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忧虑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也包含了对人、对社会的前途命运的思考和困惑。哈代在诗歌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对现代社会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8.
戴望舒是三四十年代蜚声文坛的天才诗人,他一生留下的诗作仅90多首,但他却以别样的诗情与诗艺在诗坛上独树一帜。诗人曲折哀惋的一生和他的代表诗作《雨巷》,表现出戴望舒诗歌的独特性:其一,揭示诗人情感个性的几种具体体现,即孤独、幽怨、迷惘和执着的追求等。其二,阐释其诗作在形式上的独具匠心,表现出意象选择的朦胧伤感、意象构成的象征化原则和语言运用的含蓄蕴藉、质析自然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李商隐是我国晚唐时期重要的诗人之一,也是我国诗坛上最具特色的抒情诗人之一。他的成就很大一部分归功于他创作的近百首无题诗。无题诗是他诗作的思想艺术特征与他高度成就的综合表现,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其旨意深远,形式优美,思想和艺术成就都很高。  相似文献   

10.
托马斯.哈代的生命历程是非常独特的,作为19世纪后期的重要小说家和20世纪初期的重要诗人,他的双重面目是显而易见的,孰优孰劣,却褒贬不一。随着时间的推移,作为诗人的哈代日益受到重视,甚至被视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诗人",这在很大程度上回应了哈代自己对诗歌的独特体认。  相似文献   

11.
沦陷区诗人南星于20世纪40年代创作的诗歌具有很强的共性,它们具有浓厚的古典主义情调,和谐宁静。而“庭院”一词,作为他诗歌中的常用意象,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它象征着这些诗歌内部空间的自足与封闭。而作为这一时期诗歌创作特例的《沉忧》则象征着对“庭院内的世界”的突围。它和南星其他诗歌一起,反映着诗人的创作心态和时代语境耐人寻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谢脁是"永明体"的代表诗人,他创作的诗歌,尤其是山水诗,虽数量不多,但艺术上融情入景、清秀自然、音律和谐的成就,在中国诗歌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开启唐代的诗风,发展格律诗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牵晓萍 《安康学院学报》2011,23(5):77-79,87
朝鲜诗人丁若镛的“三吏”《龙山吏》、《波池吏》、《海南吏》是受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启发、影响而作。两组“三吏”在诗歌题材、体裁、韵脚、表达方式和情感基调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由于中朝两位诗人所生活的时代和各自文学素养的不同,使得他们的诗歌创作各有特色,瑕瑜互见。总的来说,尽管在整体艺术成就上丁诗稍逊于杜诗,但他的“三吏”还算是一组比较成功的仿杜诗作,这是诗人自觉学习汉文学并有所创新的结果,堪称是中朝诗歌交流史上的一个典范。  相似文献   

14.
约翰·济慈是 19世纪与雪菜和拜伦齐名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歌创作成就显著,诗歌创作理论也颇有见地.从济慈对诗及诗与自然、生活的关系的理解,把握其诗论内核,并体味诗人的审美追求及人生取向.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外交家、思想家、改革家、诗人黄遵宪五次到香港,写下了不少感怀香 港的诗歌。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饱醮浓墨如此深情地抒发对香港感受的诗人。这些诗歌抒发了诗人以 "杜鹃啼血"的爱国情怀,表达了诗人以"精卫填海"的强国决心,非常值得今人欣赏。  相似文献   

16.
《后山逸诗》几乎占后山诗的三分之一,由于历史原因,很少有人为其作注。而且宋人,特别是江西诗派作诗,喜欢“以学问为诗”,涉及面很广。全面注释其作品,目前以个人之力难以达其的旨。笔者选其中与禅理密切者,将禅门故实检出,并稍加训释。  相似文献   

17.
罗伯特·弗罗斯特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美国诗人。他赢得4次普利策奖和许多其他的奖励及荣誉,被称之为美国文学中的桂冠诗人。其诗歌最大特色是善于运用眼前看似平淡无奇的事物,表达深刻哲理。通过文本分析弗罗斯特诗歌中的隐喻和提喻手法。并透过语言探究其诗歌的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18.
戴望舒的《雨巷》中“丁香姑娘”具有多重内涵:既象征愁怨,也是诗人政治理想和希望的化身,还是诗人的自画像;其意象的创造受中西诗学的影响。此外,戴望舒其他诗歌中的女性形象既是诗人心中恋人的剪影,也体现了对女性的抽象崇拜。究其原因,戴望舒诗歌女性形象创造的文化心理为:首先受到五四个性解放思潮和个体本位思想的影响,其次是男人心灵深处女性气质的外显,再次是现代知识分子无法摆脱群体意识的精神习惯和传统文化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9.
如果从20世纪美国推出一位民族诗人的话,那就是罗伯特·弗罗斯特。该文从语言、风格以及主题对他的几首哲理诗进行了简要分析,旨在展示其诗中蕴含的真理、智慧以及对现代生活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This essay directs at the water imagery of two poems Happy Rain on a Spring Night and A Drop Fell on the Apple Tree.Although living in different time and place, Chinese poet Du Fu and American poetess Emily Dickinson share some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water. This secret of water imagery is unveiled in this essay with the help of Archetypal Criticism, revealing its significance to the human beings as a ra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