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难度动作是武术运动员比赛成绩的决定因素。成功完成旋子转体720°接竖叉可获得0.6分的难度得分,而目前该动作的完成情况并不理想,尤其是在落地接竖叉过程中经常出现失误。应用DLT法,对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女子长拳冠军梅寒完成的旋子转体720°接竖又的落地技术进行分析,旨在揭示动作的运动规律,为教练员以后的训练工作提供科学参考。结论:在整个落地过程中,梅寒始终保持梗头,有利于提高落地的稳定性;梅寒的两臂总是在左脚落地后快速向两侧伸展,两臂的位置,有利于及时调整重心;梅寒的上体从右脚落地瞬间便开始积极地前倾,既提高了落地的稳定性,又加强了对落地的缓冲作用。  相似文献   

2.
竞技武术C级跳跃难度的运动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朱东  郭志禹 《体育科学》2006,26(9):47-50,71
采用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方法,分析和讨论了武术C级跳跃难度的运动学特征及动作特点,发现腾空摆莲720°成功率最低,选择人数最少。旋子转体的成功率高,但完成的人并不多,主要是该动作的结构容易导致运动损伤。建议在跳跃难度的训练中可以通过提高动作旋转速度达到规则要求的旋转角度。研究还发现,部分C级跳跃难度动作的分值设置不科学。  相似文献   

3.
武术套路健将童通旋子转体720°起跳动作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旋子转体720°接跌叉动作是武术长拳类C级动作,起跳动作效果是决定动作成败的关键。运用三维影像解析和足底压力测试方法从运动学、动力学角度,对健将级运动员童通所做的旋子转体720°起跳动作进行了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旨在揭示其技术动作特点。  相似文献   

4.
武术旋子转体720°接跌叉技术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三维录像机DLT法和运动生物力学的原理与方法,对4名武英级运动员旋子转体720°接跌叉动作进行解析,为武术动作的技术创新和难度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5.
武术长拳运动要求运动员具有快速起动、快速踢打和快速翻转、腾空等能力,因而所有动作的完成都要有一定的体能作为支撑,特别在高难度腾空动作上,如腾空外摆莲720°、旋风脚720°、旋子转体720°等对体能有更高的要求。武术长拳的体能训练是运动员成功完成动作演练的保障,长拳运动项目属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项群,对技术要求固然很高,...  相似文献   

6.
文章运用生物力学影像解析的研究方法对旋风脚转体720°接马步动作的腾空阶段进行了运动学分析,旨在为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对该技术动作提供科学的训练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旋风脚转体720°接马步的空中击响阶段要掌握以下三个关键点,即:"早、夹、分","早"——腾空里合腿的击响要早,在人体的总重心到达最高点之前(人体髋关节转动约238.24°左右时)进行腾空里合腿的击响动作;"夹"——两腿要夹,两臂要夹,在腾空里合腿击响动作完成后两腿要夹拢,两腿之间的夹角约为27°-31°之间,两臂要收扰在胸前;"分"——着地前两腿要分,两臂要分,旋风脚转体720°接马步动作着地前两腿的分腿合理时机为着地前0.25秒左右。  相似文献   

7.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方法分析揭示了我国优秀跳马运动员完成的女子跳马冢原直体后空翻转体720°的运动学规律和技术特点,重点分析了踏跳、推手和第二腾空等关键技术阶段.踏跳阶段要快速有力,蹬离角小于90°;快速撑马,在侧倒立部位推离马,推离角在90°以内;推手后立即转体,转体动力是头、肩带动两臂向胸腹前屈抱,转体速度是完成该动作关键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8.
采用三维录像测量解析,对旋子转体720°接跌竖叉的起跳阶段进行运动学分析,揭示该阶段的运动学特征,为运动员改进该技术动作,提高动作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采用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武术专业30名优秀男子运动员棍术动作旋子转体720°的受伤情况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棍术旋子转体720°这个动作受伤部位主要是以膝节、髋关节、腰部、踝关节为主;动作难度大,身体素质要求高是这个动作损伤的主要原因,局部负重过大,过度疲劳,身体素质达不到要求是构成这个动作损伤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后直两周720°旋下(直体后空翻两周转体720°下)在国际体操规则中属难度E组动作,是邹凯使用频率最高的制胜绝招.通过运动学研究方法,对世界冠军邹凯在2014年仁川亚运会中单杠决赛的后直两周720°旋下动作进行研究,得出该下法动作的运动学数据,揭示该动作的运动学规律和动作特点,为教练员及体操运动员的训练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结果表明,邹凯很好的完成了直体后空翻两周转体720°下.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三维录像测量解析,对旋子转体720°接跌竖叉的起跳阶段进行运动学分析,揭示该阶段的运动学特征,为运动员改进该技术动作,提高动作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高低杠向后大回环团身后空翻两周转体360°下在国际体操规则中属D组难度的下法动作.本文主要通过三维录像解析法对商春松向后大回环团身后空翻两周转体360°下动作进行运动学分析,揭示该动作的运动学特征及技术特点,为运动员和教练员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数.结果表明,商春松较好的完成了向后大回环团身后空翻两周转体360°下动作,但落地时刻身体重心稍微靠后,所以商春松向后退了一小步.  相似文献   

13.
"腾空外摆腿720°接马步"是武术竞赛中自选项目里C级难度动作,若能成功完成,将获得0.4的最高分值。许多高水平运动员选择了这一难度动作,但要成功完成,并非易事。腾空外摆腿720°接马步动作中的"起跳"是技术关键。运用"运动录像解析法"对2012年山西省青少年武术比赛中获得男子南拳前四名运动员的腾空外摆腿720°接马步中的"起跳技术"动作进行解析,探讨"腾空外摆腿720°接马步"起跳技术动作的运动学特征。结果表明:运动员起跳离地瞬间垂直速度小,下肢蹬伸爆发力不足,肩髋关节扭转幅度不充分,是造成该项难度动作完不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男子技巧团身两周空翻加转体360°动作(我国简称“旋”)最早由苏联技巧运动员洛特兹亚库于1966年首次完成,直到七十年代才运用到男子自由体操中来。现在技巧运动员已经能完成团身两周加转体720°、直体两周、团身后(前)空翻三周、直体转体720°后团等更难的空翻转体动作了,而体操运动员目前还处在普及团身两周加转体360°的动作,只有个别运动员能完成直体后空翻两周(如李月久)。可见,随着体操技术的不断发展,体操运动员在自由体操中的高难空翻动作必将沿着技巧运动员开辟的道路前进。我国男子优秀体操运动员自1978年冬训开始,进入了普及团身二周空翻加转体360°的训练。经过一个冬训,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在已经有不少运动员掌握了该动作,但就目前完成的技术情况来  相似文献   

15.
本文指出“后旋下”的关键技术是要解决好翻转速度。撒手腾空阶段靠摆动,第二周空翻靠内力。晚转体有利于保持翻转速度。正确运用头部技术是高质量完成动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辅助臂(左臂)在推铅球动作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辅助臂在推铅球时所起的作用很重要。1导向作用当身体重心由右侧支撑开时向左侧支撑移动时,眼睛应注视着左前臂向左上方的摆动,直至身体转向正前方。身体的转动就好象是在左臂的引导和带动下进行的一样。这样做有利于完成铅球出手前的挺胸抬头和背弓的动作。注意,左臂向左上方摆动的角度是很重要的,大约为45°左右。过高和过低都不利于完成挺胸抬头和背弓的动作。2加快转体的速度由于左臂向左上方猛力的摆动,增大了转体时的半径与合力,从而大大的加快了转体的速度。由于半径的增大,所以也就加长了推球手臂鞭打的距离。…  相似文献   

17.
一、选题依据我于1984年9月全国体操锦标赛中成功地完成了自由体操“直体后空翻转体720度接团身后空翻”,(以下简称“720°旋” )获得了全国男子体操裁判委员会颁发的1984年度男子体操创新一等奖。本文意旨运用生物力学和运动形态学对自己完成该动作的连续图片及完成动作中的肌肉用力感觉和训练体会做一简略分析,以此探寻该动作的关键技术及其结构  相似文献   

18.
<正> 二、球的绕环类动作绕环类动作是摆动的继续,与摆动技术要求一致,放松、自然地连续摆动一周或一周以上。大绕环以肩为轴,中绕环以肘为轴,小绕环以腕为轴。按身体部位可分正面绕环,侧面绕环和水平面环绕。从绕环的路线来看还有螺旋形绕环。螺旋形绕环是由上至下或由下至上的两个水平绕环连接而成的。绕环可以双手或单手持球做,要求身体也能随球的绕环而转动、绕环或转体,尤其是在围绕身体水平面绕环时,必须换手连续摆动才能完成。因此学习绕环类动作必须以摆动技术为基础,动作幅度要大,要绕成一个平面。特别是单手托球的绕环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文献资料、视频观察、调查访问和运动生物力学分析等研究方法较为深入的研究了我国优秀运动员梁富亮完成的单杠直体后空翻2周转体360°下的技术特点和运动学规律,为我国年轻运动员改进该动作并继续发展和改进直体后空翻2周转体720°、1080°下,提供理论依据和可供参考的技术参数,对于提高我国单杠的技术水平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影响武术旋风脚720°完成的生物力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动惯量的大小、分布和转轴的位置是决定720°旋风脚顺利完成的关键。好的身体姿态能促进转动惯量和角速度的调整。腾空高度是影响720°旋风脚空中转体与落地稳定性的重要因素,空中转体的速度能弥补运动员腾空高度的不够。在720°旋风脚踏跳时,身体已经绕纵轴拧转了一定的角度,这是因为偏心力矩存在而产生的,在适当的倾斜角度内产生的偏心力矩对完成720°旋风脚转体非常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