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浅析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进行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中,教练员要选择适合少年女子运动员身体发育特点的训练内容、方法、手段以及保护措施等,抓好基础训练,全面提高身体素质水平,为全面提高女子举重运动员的成绩和成为优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举重运动是一项以力量为基础的比赛项目。力量素质是关系成败的重要因素。少年举重运动员不同于成年,受身体发育特征的影响,科学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对其运动成绩的提高,甚至号业运动寿命的延长至关重要。为此,本文对少年举重运动员力量、速度力量、爆发力进行探析.其目的在于为少年举重运动员提供心理训练和素质训练科学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少年举重比赛中,不少举重运动员专项力量水平较高,而专项成绩却不理想。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对专项成绩技术动作训练重视程度不够是导致专项成绩不高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比观察法,对两组不同级别少年举重运动员进行举重训练,发现重视少年举重运动员技术动作训练是可以提高专项成绩水平的。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举重运动员,一般从12—13岁开始举重训练,到20岁左右(个别的要到22岁)才能全面成熟。因此一个优秀举重运动员的成熟,从开始学习举重的年龄算起大约需要5—6年的时间才能出成绩,但是这段时间里尤其以前3—4年的基础训练最为重要。为此有必要根据少年举重运动员的特点,认真研究和探讨因材施教的问题。当我们选中了一些基本符合举重运动员条件的苗子后,他们当中身体条件各不  相似文献   

5.
业余体校肩负选材的重任 ,是向上输送合格后备人材的训练基地。业余训练启蒙阶段的基础训练是非常关键的 ,这个阶段基本功的好坏 ,将决定今后提高成绩的快慢和运动寿命的长短 ,也影响输送数量和质量。搞好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的基础训练 ,是值得业余体校教练员研究的课题。现结合我队6名少年女子队员的训练实践 ,对此进行探讨。1合理的训练比例根据入选运动员的具体情况 ,对尚未发育成熟的少年运动员 ,在安排训练时 ,身体素质、技术训练力量训练的比例要合理。表1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训练比例项目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身体素质30 %25 %2…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女运动员的月经功能障碍与运动的关系研究颇多,但对女子举重运动员的月经情况国内尚未见报导。笔者对214名女子举重运动员的月经情况进行了调查,旨在探讨举重训练对女子月经功能的影响。一、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来自全国的214名女子举重运动员,年龄13~24岁,其中11~13岁的占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一些青少年举重比赛中,由于翻铃出现差错而造成挺举失败的不在少数。因此在青少年训练中应注意加强对翻铃技术的训练。本文对北京石景山区体校16名少年举重运动员(平均年龄14.3岁,平均训练年限1.5年),采用实验研究法,对如何提高少年运动员下蹲翻技术的一些训练方法进行探讨。 1 研究结果与分析 1.1 实验前两组成绩对照:见表1、表2、表3 在实验前.A组各项目成绩明显较B组差些,我们以A组为实验对象,对其进行了为期9周的实验性训练。但两组每周挺举训练的天数相同。  相似文献   

8.
如何安排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的赛前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赛前训练的好与坏,训练安排是否得当,将直接决定比赛的结果,运动员的赛前训练,要在思想上、体能上、专项技术上和心理方面作好比赛的准备,培养良好的竞技状态和能力,力争在比赛时最大限度地调动身体的各部位肌肉力量,尽可能有效的发挥出更为理想的成绩。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赛前训练及安排尤为重要,因为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的肌肉能力相对薄弱;专项技术不够成熟;身体机能变化较大;心理因素不稳定等特点。根据自己多年对女子运动员的训练情况,对赛前训练及安排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供大家探讨。1确定赛前的训练时间,要因人而异,要考虑运动员的…  相似文献   

9.
以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以年龄为依据,采用数理统计和文献资料法。界定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各训练阶段。并对各训练阶段下的运动等级组成与竞技成绩进行相关分析研究,以验证训练阶段划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我国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的专项提高阶段为16-18岁,最佳竞技阶段为19-24岁。竞技保持阶段为25-29岁;女子各阶段的来临较男子早1.2年;另外,无论从运动等级在各训练阶段上的人数分布,还是各训练阶段下运动成绩的变化轨迹,均能证明对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训练阶段的划分是正确的、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根据少年举重运动员的生理、心理特点,将皮格马利翁效应运用于少年举重运动员的训练中,可以提高少年举重运动员的自信心;有利于发挥少年举重运动员的主体作用;建立良好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关系,有利于提高少年运动员情感的发展;有利于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1.
举重是一项很古老的运动。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利用举石头、用一根木棍在两头扎上石块等来锻炼体力和训练士兵。官家还把举重做为武考项目。现代举重运动更是为人们所热衷,在第一届奥运会上就有举重项目比赛,训练手段也是越来越丰富,运动成绩更是越来越高。少年举重运动员是举重事业的继承者,是举重事业发展的希望和未来,如何把他们培养成为举重事业的栋梁是举重教练员深思的问题。少年举重运动员由于生理特点的局限性,在举重运动的训练上要保护少年举重运动员健康的成长发育,要科学的把握少年举重运动员的成长规律,科学的安排训练强度和运动量。仅就少年举重运动员的骨骼和肌肉两方面浅谈少年举重运动员训练。  相似文献   

12.
女子举重自2000年悉尼奥运会列入正式比赛项目以来,我国运动员已夺得7枚金牌,展示出我国在该项目上的雄厚实力,但是应清醒看到其它国家运动员的成绩正在飞速提高,幅度之快令人惊讶。要想保持在该项目上的优势,必须在少年女子运动员的选材、身体素质训练等方面打好基础,为今后竞技水平的提高、优异成绩的取得打牢基石。现结合自己多年训练实践,就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形态、机能、素质指标的选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作者应用客观办法来确定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选材的测试指标及其权重,建立选材评价方程式,为女子举重运动员的早期选材和训练提供科学依据,这在选材的方法研究中尚属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随着运动训练科学化的发展,采用生理生化指标为运动员进行训练监测和机能评定对确保运动员以良好的身体机能状态参加训练和比赛具有重要意义。在备战奥运会集训期间,我们曾采用一些血、尿生化指标为国家女子举重运动员进行了较系统地训练监测和机能评定工作。本文将不同阶段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目的是探讨女子举重运动员某些生化指标与运动成绩的关系,以便为体育科技工作者年奥运会科技攻关与服务工作提供参考依据。研究对象和方法1.对象:以国家举重队8名重点队员(其中4名参加奥运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举重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少年举重运动员训练方法也在变化,许多资料表明,现代少年举重运动员身体发展水平大大超过已往少年,采用什么样训练才能使他们的身体机能得以提高,而且使运动员成绩稳步上升?怎样训练才能让他们成为一名攀登高峰的优秀人才?对这个问题还需进一步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6.
挺举的上挺部分近几年一直是我省不少举重运动员的薄弱环节 ,特别是一些少年举重运动员上挺更不理想。本文通过对不同级别少年举重运动员对比实验分析 ,采用借力推、半挺、胸上负重预蹲三个项目综合训练 ,来提高上挺能力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G884.02 9901944少儿举重如何克服预蹲和上挺前倾[刊,中,Ⅰ]/梁广民//少年体育训练.-1998(5).-28(XG)举重//动作//技术分析//下蹲动作//上挺G884.02 9901945女子举重运动员早期训练中身体素质的重要性[刊,中.Ⅰ]/王金霞,董振永//少年体育训练.-1998(5).-43(XG)女子//举重//早期训练//全面身体训练//身体素质//训练计划G884.02 9901946青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基础训练[刊,中,Ⅰ]/李淑琴//少年体育训练.-1998(6).-30-31(XG)青少年//女子//举重//基础训练//素质训练//技术训练G884.03 9901947  相似文献   

18.
运动员蛋白质代谢和需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有关运动员蛋白质代谢和需要量的意见很不一致。为了解我国运动员在不同情况下的蛋白质代谢和需要,近几年以参加集训的举重、体操成年运动员和业余训练的体操、篮球等儿童少年运动员为对象进行了研究。受试者的一般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19.
目的:旨在探讨女子举重运动员初潮年龄、月经失调情况等特点,为科学训练提供理论依据。对象与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山东省参加第十一届全运会的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的月经周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运动员初潮年龄在正常范围内;运动员月经失调发病率较高。结论:举重运动训练对月经周期有一定影响,运动训练要根据月经周期安排。  相似文献   

20.
儿童少年举重运动员的基础训练孙杰生物学告诉我们,运动成绩的提高,是通过运动训练促使人体生物学改造的结果,这一改造是建立在人体自然发育基础上的一个长期过程。基层体校举重运动训练的对象是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少年。对他们的训练除了遵循一般训练规律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