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开办体育武术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武术课程已经成为了高校体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中心内容,并且高校也是推动武术快速发展的重要阵地。以高校体育武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提出了高校体育武术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2.
武术是高校体育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高校武术教学是传承中华武术精神,提高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武术教学中损伤的经常出现成为困扰教师和学生的重要问题.文中采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皖北地区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对武术教学中出现的损伤情况、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了系统的探讨,旨在减少武术教学中伤病的出现,更好的弘扬中华武术.  相似文献   

3.
在跨栏跑教学训练和比赛中,经常出现心理障碍和恐惧感。从体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实际出发,对我省部分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跨栏跑中的恐惧心理进行分析与研究。指出体育专业学生恐惧原因的产生特征,积极做好具体的指导和建议,为教学、训练和比赛奠定良好的心理素质,减轻或消除心理恐惧,以期达到提高跨栏跑成绩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体育教师武术教学能力是推动学校武术教学发展的重要指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20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必修课的培养目标、技术内容、课时保障、师生对中小学武术教学的认知程度、教学方式、学生学习兴趣投入、考核标准、教育效果等八个方面进行调研.研究发现: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必修课设置方案缺失武德教育、内容设置与中小学教学脱节、课时保障不到位、教师对中小学武术认知程度偏低等.对此建议: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要聚焦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上加强与中小学武术教学内容的衔接;增加学习课时保障,提升师生对中小学武术教学的认知;丰富学生学习方式,发挥小群体教学和以评促教的作用;课程设计指向教学效果提升,促进学生武术教学能力持续性进阶发展.  相似文献   

5.
高职体育教学内容主要以技巧和身体为核心,通过运动与姿势,完成身体不同部位的锻炼,在锻炼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生理负荷与危险。在学生因锻炼受到伤害后,很有可能出现心理障碍,在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单纯以身体素质、体能等方面为教学核心,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心理训练作为重要的新型教育方法,不仅可以缓和学生的心理压力,还可以为学生培养正确的体育认识、意志品质等重要的心理素质。为了了解心理训练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实际效果,本文从心理训练必要性出发,介绍了体育教育中存在的现有问题,并且提出了有效的强化方法,希望为我国体育界发展壮大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体育锻炼是增进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之一,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和体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通过体育锻炼能够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学生在体育教育中良好的心理状态也会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心理素质教育,积极开拓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新思路,探索新途径和新方法,是新时期学校工作面  相似文献   

7.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它具有强身健体、锻炼意志、培养品德、娱乐观赏的功效,是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武术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精神及自豪感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与习惯。中小学武术教法在武术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生是否愿意学习取决于教师如何教授,好的教法可以让学生兴趣盎然,接受较快;教法不当,则会引起学生厌烦,对武术失去兴趣。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个热点,而自信心的问题是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的重要方面.如何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大潮中通过体育教学让大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培养他们完美的人格,将成为我们所面对的重要课题.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结合武术的教学,对拓展训练教学模式进行实验研究,旨在探讨武术教学中实施这一模式对大学生自信心的影响,完善和发展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大学生整体心理素质,为高校武术教学改革全面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正值身体发育高峰期,也是心理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心理表现趋于成人化,即更敏感、更复杂、更强烈。我们不仅要了解学生在体育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卫生问题,而且还应掌握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心理障碍的成因,以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措施提高心理素质,排除心理障碍的影响和干扰,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有效地防止和消除学生运动时的心理障碍,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探讨了体育教学中学生运动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及消除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身体素质提升教学过程中,小学体育教师理应注重学生良好心理的培养。教师应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强化学生意志,鼓励学生通过体育学习不断调整自身心理状态,进而提升身体综合素质。本文我与大家探讨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2.
初中生在数学学习中常见的心理障碍有畏惧心理、厌倦心理、自卑心理、压抑心理、惰性心理等。教师要及时地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通过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培养学习兴趣、诱发好奇心理、实施分层教学、激发学习动机、改善学习方式、加强心理辅导等措施,有效地引导学生自觉地消除心理障碍,优化心理素质,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3.
根据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教学凸现的问题,认为有必要将尝试教学法理论融入武术教学,为此简要介绍了武术尝试教学法的内涵,分析了体育教育专业武术尝试教学的具体操作步骤与方法,进而提出了该专业尝试教学的价值:武术尝试教学可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索精神;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利于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能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提高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教学质量,推进武术教学改革,培养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的应用型师资人才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因场地、器械、项目特点、练习环境等种种因素出现一些不良的心理反应,从而产生心理障碍。这种心理障碍是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自我感应无法克服困难而产生的一种焦虑、抑郁、烦躁的心理状态,这些负面情绪进而会影响正常的体育运动。高校体育老师应采取一些有策略性的教学方法,解决学生运动时产生的各种心理障碍,如采取预见性心理疏导和心理暗示相结合的策略、期待和激励的策略、辅助教学的策略等教学方法。这就需要通过一些  相似文献   

15.
采用观察访问法、教学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课进行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武术成绩.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以及对武术运动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融入高等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武术教育改革也在持续进行中,加快高校武术教育改革的步伐,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高校武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教学工作努力和发展的方向.本文通过分析高校武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改革措施,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和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心理状态,探讨了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的作用和影响,以及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8.
沈岩 《课外阅读》2011,(10):253-254
据调查,在目前中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心理上严重失衡,产生了许多的心理障碍,心理素质低下。特别在南方地区,由于家庭条件优越,孩子又疏于管教,直接导致他们适应不了当今竞争激烈、快节奏的学习生活,造成了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因此,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学校体育鉴于自身特点,对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具有其他教育所无法代替的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因而,在实现社会发展对学生提出的心理要求方面,对体育教学来说,就具有特殊的责任。尤其是对由于各种原因在体育教学中出现的弱势群体而言,关注他们的心理,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实施素质教育,体育教师的责任更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9.
刘明 《成才之路》2010,(8):54-54
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校体育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体育教学特点和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心理状态,探讨了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对其学习、生活以及今后的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也是学校的教学重点之一。初中时期的学生,其身心处于半成熟半幼稚的时期,心理比较敏感,比较容易产生叛逆心理,在体育活动中常表现出紧张、意志薄弱等情况。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利用体育活动,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增强其进取心、自信心及受挫能力,是体育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文章分析了初中体育教学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必要性,探讨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有效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