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园 《中学生百科》2012,(13):33-34
"梦入江南烟水路,不为遇离人,只为那一份恬静淡泊的心境。"中考后的暑假,我在周庄的三毛茶楼写下这样的句子。窗外碧柳依依,阿婆茶的清香氤氲而起,石板路上的旅行团一路喧嚣,导游的扩音喇叭里传来茶楼介绍:"这里是三毛茶楼,台湾女作家三毛曾经来过这里……"我在水乡白墙黑瓦的纯净气  相似文献   

2.
周庄水韵     
读罢当代散文作家赵丽宏的《周庄水韵》,让人觉得周庄不愧为"中国第一水乡",正如著名画家吴冠中赞叹:"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在这篇美文中,作者通过在同一季节不同时令里三次游览周庄的所见所感,运用奇妙的构思、优美的语言将水乡周庄的美景韵致,描绘得淋漓尽致,读后让人实实在在地领略到了周庄"小桥、流水、人家"的奇妙风情。周庄古镇风景如此奇妙,在我看来主要是源于它的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的和谐。  相似文献   

3.
来到周庄,须臾间你就会爱上这个江南小镇。古镇周庄,以水为美,以桥为奇,以秀扬名,以景为画。周庄的这幅画,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难得一见的水乡景色。水巷、河埠、石栏、拱桥、廊坊、楼阁、庭院中种种的水乡神韵,犹如一幅幅水彩墨画,会激起你无限的遐想。你不但会沉迷于她历经沧桑的深邃,更会喜爱她那亘古不变的清纯。  相似文献   

4.
通过三毛,我认识了周庄;余秋雨先生的《江南小镇》,更使我萌生了到周庄一游的想法。 我错过了杏花春雨的季节。去年的八月,我有幸到了周庄,圆了我的周庄梦。 踏上周庄的土地,一种厚重的历史沉淀涌上了心头。街道两旁那明清时代  相似文献   

5.
《新高考》2008,(3):F0003
江南寻梦的首选之地是周庄。史书说,周庄镇在苏州府城外东南六十里的元和县之一隅。这是古代的水路直线距离,且是约数,没有准确的计程器,大差不差而已。在通小火轮的年代,较为准确的水运距离是三十五公里,那肯定是选择宽阔的水面行驶的路线里程。直到二十世纪的七十年代初,连通水网地带包括周庄在内的水乡小镇,依然多用小木船在弯弯曲曲的沟港河渠中通行,欺乃之间,不知费去多少时间和岁月,也让我们在移步换景间领略了多少原汁原味的水乡风情。  相似文献   

6.
江南水乡     
江南水乡,令人神往。苏州周庄、桐乡乌镇、嘉善西塘、苏州直(音陆直)、苏州同里、湖州南浔都是很有名气的水乡古镇。周庄、同里、直、乌镇、南浔、西塘六镇,千百年来,因河成市,依水成街,典型地反映了江南小城镇的历史进程。这里至今仍保存着大量古代民居建筑,粉墙黛瓦、小桥流水,充满了诗情画意。江南水乡  相似文献   

7.
周庄行     
去周庄之前,心底总是藏着一幅画——杏雨江南图。读了陆放翁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诗句,我便固执认为那诗中所写的一定是周庄。水乡周庄是个绝对值得去走一走的地  相似文献   

8.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有周庄”。去过周庄的人都说周庄很美,是画师笔下的天然水墨画,不去可惜,所以向往已久。当终于来到了被誉为江南第一水乡的小镇的时候,却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黄山集中国山水之美,周庄集江南水乡之美”。到了周庄,你才能真正领悟踏遍千山  相似文献   

9.
曾读过余秋雨先生的《江南小镇》,便在脑海中隐约留下了水乡小镇的印象。曾经去过乌镇、周庄等地,可那已是多年之前,记忆早已残缺。终于,乘着“十一”,去了一次朱家角。  相似文献   

10.
冷眼看周庄     
周庄,江南的一个“咫尺往来,皆须舟楫”的水乡小镇,曾经充溢着空灵和诗意至境的地方。三两处渔家,几支烟囱,数只悠闲的扁舟,诗意地栖居在水域里,何等豁达,何等惬意?红尘的纷扰,世态的炎凉,还有那熙熙攘攘的名利与纷争,统统被这一川烟水搁浅了。在周庄,心思潮湿着水乡的每一块青砖绿瓦,以及每一个经典的故事。明清建筑的小街,犹如水之莲叶,摇曳着古宅、驳岸、小桥、人家。细雨霏霏里,是否如那雨巷诗人戴望舒一样,撑一把油纸伞,徘徊在江南的水乡?我穿行于水乡的大街小巷,眼前涌入的是鳞次栉比的商业炒作下的店铺,如青色…  相似文献   

11.
最爱水乡     
水乡,顾名思义自然是与水而居的地方。也许是上天的安排,在中国,水乡更眷顾南方,所以南方也更加诗情画意一些。南方的水乡最出名的自然要属苏州了。这里有举世闻名的周庄、同里,有丝绸之都盛泽,这些地方可以说是苏南一带最具代表性的水乡了。  相似文献   

12.
周庄,在中国人心目中,与其说是一个地理概念,不如说更是—个人文概念。如果说苏州给人的感觉是一种真正的休憩,杭州给人的感觉是造化下的疏离感,那么江南的周庄给人的感觉便是一种畅达和平稳。一路颠簸,一路心喜,余秋雨先生笔下的周庄,那平静又保留着浓浓的文化气息的水乡,早已缭绕在我的心中。正午时分,周庄赫然出现在我的面前。我没有像秋雨先生那样幸福地摇船而入,享尽风土人情。我们选择了一种平静的方式进入这个古镇,就像轻风拂过树枝发出的沙沙声,只是增添了几分自然与随意。刚入周庄,一条小河映入眼帘,这里的河与别处的有些不同,因为在这儿我  相似文献   

13.
江南小镇周庄,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它古朴的建筑、清澈的河水、座座相连的小桥,曾显得那么多情,而在散文家王剑冰的眼中,它更是成了一个江南的秀女,有着迷人的韵致。  相似文献   

14.
“我的家乡和周庄”主题活动中,通过课外阅读材料《走进周庄》的学习,学生感受到周庄独具魅力的自然和人文风貌。教师再提供背景资料:相传三百年前的江南周庄和江北沙沟,都是水乡小镇,布局和生态的惊人相似使它们如两颗璀璨的明珠,让世人瞩目。然后要求学生按组活动,向镇上七旬  相似文献   

15.
唐风孑遗,宋水依依,烟雨江南,碧玉周庄。千年历史沧桑和浓郁吴地文化孕育的周庄.以其灵秀的水乡风貌、独特的人文景观、质朴的民俗风情,成为东方文化的理宝,江南水乡的典范。周庄镇为泽国,因河成街,呈现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虽历经900多年的沧桑。  相似文献   

16.
踏进周庄的视野,会有一种灵魂被洗涤的澄澈。虽然说我也算得上是江南的孩子,却竟不曾有过如此透明的心灵感受。周庄是水的世界,她沿袭了江南水网密布的格局,将那流水演绎成一番温情的阴柔,像是一阵阵撩人心弦的丝竹,吹得你心都软了。这“江南第一水乡”在我看来,更像是水城威尼斯的古典版本。蜿蜒纵横的水路,来来往往的行船,河道两畔的古朴民居,还有些个热闹非凡的民间商业街,无不渗透着古镇千年积淀的风韵。我沿着这绵延的流水,踏着古老的青石板路,要不是有导游的引导,我怕是早已在这江南的诗篇中迷失了!来到周庄,若没有乘着小舟,沿这碧水…  相似文献   

17.
感觉周庄     
初识周庄,是在陈逸飞的画里。画面上那烟雨迷蒙的灰暗色调和古典绰约的景致一直萦回在头脑中,尤其是薄暮中若隐若现的双桥,将水乡的清丽化成了仙境一般。而今来到周庄,却又浮起了别样的感觉。小桥、流水、人家——眼前的周庄似乎与普通水乡小镇没有什么区别。漫步于青石小路,一边是茶馆酒楼笑迎南北客;一边是乌篷船缓缓驶过水面,船儿荡开水波,荡不开的是悠悠的水声。我诧异于商业与文化在周庄如此有机地结合了。若在别处,我也许会视这种"破墙开店"为"煞风景",但在周庄,我无法指责。因为周庄的古色古香拒绝了一切现代的建筑方式。无论是木结构的茶楼还是砖瓦结构的民居,无不展示了周庄人特有的审美情趣。周庄的美,并不在于保留下来的明清古建筑,  相似文献   

18.
林子 《神州学人》2001,(1):26-27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间有一个周庄。周庄地处今上海市清浦县和江苏省吴江市、昆山市的交界处,澄湖、白蚬江、淀山湖和南湖环绕其周。所谓“镇为泽国,四面环水”,“咫尺往来,皆须舟楫”。浩荡的河湖阻隔,使得以避开历代兵燹战祸,始终平静安宁,相当完整地保存了江南古镇的水乡风貌,建筑格局和风土人情,为国内罕见。著名画家吴冠中称:“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 据说,“周庄”地名源自北宋元年(公元1086年),一位周姓迪功郎信佛至诚,将两百亩庄田悉数捐给当地有名的全福寺以为庙产,百姓念其恩德,把…  相似文献   

19.
罗时进 《东吴学术》2023,(1):5-14+2+161
江南就总体地理特征而言,皆可称为水乡。水是构成江南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的基础条件。清代江南文人,尤其是底层文人的日常生活如果说具有特定的“乡土性”的话,则与水乡密切相关。其“乡土性”表达出文人与水环境的内在关系,这是日常生活中人与自然的耦合。然而人在水乡环境中自非超脱性存在,而是黏着性生存。他们在与水的黏着中延展生命的历程,感应社会的脉搏,尤其社会事件会带来心理触击。故其书写的“乐”和“忧”形成了两重生活的节律、生命的音符。研究清代江南文人的人格、性情与创作特点,自应注意其与水乡的关系,但这种关系不应是抽象的、感会的,而应建立在具体的、分析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20.
梦里水乡     
译婕  宇飞 《中学生电脑》2004,(10):34-36
驳岸、拱桥、水巷、古宅.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于一身。多少次的魂牵.多少次的梦绕.为了这时常萦绕在我梦中的江南水乡的美景.我只身离开了现代都市林立的高楼.来到了这座水乡江南的千年古镇.寻找心中神往己久的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