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教比学更难”,人们深知其然,但很少考虑过其所以然.为什么教比学更难呢?在一次演讲中,海德格尔对这个问题做了有趣的论述(Heidegger,1976,pp.14-16).他告诉我们,“教所要求的是让学”,“教师必须能够比他的学生更可教”,教这种技艺才可能发生.这意味着称职的教师兼有双重身份,拥有两套本领:教师不但是“让学”者,更是学习者;教师不但能让学生学,更要自己先学,而且他要学的比学生多得多——他得学会让他们学.  相似文献   

2.
说“让学”     
我在《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3年第6期曾发表过《应当比学生更可教》一文,文中引用海德格尔的有关论述,指出教学的本质就是——“让学”。现在进一步来探讨“让学”的具体内涵。  相似文献   

3.
论"让学观"     
"让学"这一概念是由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首次提出的.他在<人,诗意地安居>一书中写道:"教所要求的是:让学."他认为"称职的教师要求学生去学的东西首先是学本身,而非旁的什么东西".意思是说,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及其过程.(海德格尔著,郜元宝译<人,诗意地安居>,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年版,第28页)  相似文献   

4.
<正>王尚文先生认为:教学的本质正如海得格尔提出的"让学",即教师让学生自己去学。"让学"分两个层次:一是"让热爱",二是"让实践"。我们一直在寻找"让学"的支点,让学生  相似文献   

5.
"让学"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的教学理念,它与当下颇为盛行的"生本"教学理念是一脉相通的。"让学",就是"让学生学",就是教会学生自己学习。首先,要求教师大胆地让学生学,不让学生自己学,学生就没有可能学会学。其次,"让学"还要求教师放低身份,不要把自己当作权威。此外,"让学"也要求教师可让自己更多更好地学习。海德格尔"让  相似文献   

6.
任民 《教育》2013,(15):25-26
孔子一生热爱教育事业,晚年自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可以说,孔子是有效克服职业倦怠的典范,他在这方面的思想和实践对于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的教师群体有一定借鉴意义。建立学习型生活方式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孔子是中国学习型生活方式的首创者。他一生热爱学习,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晚年自述:"吾十有  相似文献   

7.
<正>海德格尔曾说:"教学的本质就是一种‘让’学。"把学的时间、空间、权利等都让给学生,让学生的学主导课堂,已经成为新课标所倡导的重要理念。"让学"理念的渗透,使课堂教学正在一步步由被动走向主动,由单一走向多元,由控制走向合作,"让学"成为引领课堂教学的风尚标。一、"让"读,披文入情《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  相似文献   

8.
小学的体育教学要奉行"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思想,也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获得知识,享受乐趣,同时也能获得创新和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身心上都能获得全面的发展。小学教育中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老师加强情感教学,让学生切身的感受的教育的内涵。一、教师要热爱学生情感教育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教学要热爱他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说,一个教师如果没有做到爱他的学生,那  相似文献   

9.
抓好教学常规管理是教育目的实现的手段,也是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固化"。南京市芳草园小学基于海德格尔的"让学"思想,提出"‘让学’课堂新常规",践行"轻负担、高质量、和谐发展"的教学理念。"‘让学’课堂新常规"以生为本,从"让热爱""让实践"两个层面改变了课堂价值取向,催生了新的教师行为,构建了新的课堂关系,形成了校本特色教育。"‘让学’课堂新常规"为教师课堂实践提供了行动纲领和具体操作方法,在各学科的操作中,因学科特质形成不同操作策略。  相似文献   

10.
汤飞平 《师道》2024,(1):44-45
<正>“青年教师”这个称呼,让我想到了曾经的自己,想到了我开始的十年。叶圣陶先生谈为师之道,强调“肯负责,有本钱”。“肯负责”是师德修养,而所谓“有本钱”,则是指有厚实的业务功底。青年教师开始的十年就是“打底子”“攒本钱”的十年。“打底子”自然需要多读书。海德格尔曾说,“教师必须能够比他的学生更可教。”王尚文认为,所谓“更可教”就是教师的那个圆比学生的那个圆更大,圆周外面的世界也更大,他的未知比学生更大,  相似文献   

11.
<正>新课程改革完成了理念和实践双重意义上的跨越:理念上从注重"教"转变成注重"学",实践上从注重"物"(教学内容)转变成注重"人"(学生)。因此,学生如何学、如何悟、如何得是课堂关注的焦点。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体悟教学是一种传统却重要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自身体悟将教学内容转化为能力素养或情感认知,让学生学习自有所得。这种方法可一扫时下课堂普遍存在的伪讨论、伪思考现象,还原  相似文献   

12.
海德格尔一直都很重视数学的学习和研究,其颇具现象学色彩的"数学哲学"思想构成其科学哲学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数学的东西"(ta mathemata)就是人们能够学会的东西,进一步讲它可以作为"知识"的标准而存在,它标明了事物的可敞开领域,在这一领域中只有特定的事物才能显现自身,它是现代科学、数学和形而上学的共同根源。此外,海德格尔认为,数学的可应用性是一种衍生特性,它奠基于数学的"可靠性",可靠性基于事物与此在的照面,或者说此在把存在者的可靠性"带上前来",只有那些可教的、可学的、与人照面的东西才能对其作出有用与否的评判。今天的数学虽然来自于古希腊广义的"数学的东西",但是两者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3.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教师,他得学会让他们学。”这个“让”使我们懂得了“教学的真谛在于引导,在于激励学生,在于让学生热爱学习,在于让学生学会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指出:“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应当比学生更可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就是和学生一起学。”当我在课堂上向学生论证我的这一“发明”时,颇为自得。有一位学生还将它敷衍成一篇论文发表了。但一看人家的,自得就变成了自惭。———读海德格尔,常有一头雾水之感,但关于教育的观点却于我心有戚戚焉:“教师必须能够比他的学生更可教。”“如果教者与学者之间的关系是本真的,那么就永远不会有万事通式的权威或代理人式的权威的一席之地了。”真如醍醐灌顶,有豁然开朗之感。教,原来就是教自己!教师必须能在教中学,向所教的作品学,向所教的学生学。赵元任在一篇文章里说北京有一个曾在外国人家里帮佣的老太太,不…  相似文献   

15.
1.热爱学生 老师和学生沟通的奥秘就是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一个成功的教师要让每个学生感到老师是最喜欢他的,"热爱"是教师育人的甘露,热爱学生是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只有坚信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最好的自我,才容易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相似文献   

16.
"让学"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的教学理念,就是教师把课堂让位与学生的学习,使学生能在课堂上主动地学习、创造性学习、享受学习。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践行"让学"理念,把课堂的时间、场所、机会尽可能让位于学生,立足知识的生长点,让学生自主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把握知识之间的本质联系,形成正确的知识概念。实践教育智慧,建构开放生成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成为数学教学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这是不少教育家对教育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教师必须热爱自己的事业和热爱自己的学生,托尔斯泰就曾经这样说:"教师既热爱事业,又热爱学生,他就是一个十全十美的教师。"  相似文献   

18.
王国斌 《学子》2013,(7):132
"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夸美纽斯)今天,我们研究高效课堂教学,应当仍然把"教师少教学生多学"作为基本纲领。一、确定目标明要求:让学生明确要学什么教学中,必须让学生知道自己将要学习什么,这样学生和  相似文献   

19.
班主任工作动力就是来源于一个"爱"字: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热爱班主任工作,喜爱自己的学生。"如果学生是一个个含苞待放的花蕾,教师的职责就是让他们在阳光里绚丽绽放。"  相似文献   

20.
“让学”这一观点由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他在《人,诗意地安居》一书中写道:“教所要求的是:让学。”他认为“称职的教师要求学生去学的东西首先是学本身,而非旁的什么东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