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惩罚作为一种手段和方法,从古至今久用不衰。随着教育应当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这一思想的出现,惩罚是否可用之于教育成为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面对一幕幕因教师体罚而致学生伤残、死亡甚至自杀的惨剧;面对一件件因教师“心罚”而致学生抑郁、堕落乃至杀人的悲剧,全社会有识之士都会痛心疾首地大呼: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身心,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惨痛的教训引起人们的一再反思,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文规定: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有识之士的疾呼和教育部…  相似文献   

2.
惩罚作为一种手段和方法,从古至今久用不衰.随着教育应当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这一思想的出现,惩罚是否可用之于教育成为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面对一幕幕因教师体罚而致学生伤残、死亡甚至自杀的惨剧;面对一件件因教师“心罚”而致学生抑郁、堕落乃至杀人的悲剧,全社会有识之士都会痛心疾首地大呼: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身心,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惨痛的教训引起人们的一再反思,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文规定: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有识之士的疾呼和教育部的明令在起到相应作用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禁罚”矫枉过正的后果:在媒体对体罚和“心罚”引发恶性事件的一再披露中,在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三令五申中,在社会各界对体罚和“心罚”的口诛笔伐中,在某些家长的大做文章和学生的无理取闹中,一线教师们变得手足无措,“谈罚变色”,使得惩罚似乎也应顺应时势退出教育舞台。但是,教育中真的不需要惩罚了吗?几度思考,几经争锋后,又一强烈呼声响起:没有惩罚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惩罚,将何去何从?思想不清则方向不明。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首先应从以下几方面思考。  相似文献   

3.
教育惩罚是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教育的有效性和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性。对违反学校规范和纪律的行为而采取的一种必要的手段。有效的惩罚不但能维护学校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使大多数学生的权利得到保障,也能使被惩罚的学生对过错行为有深刻的认识,真心改正自身缺点,不断提升自我;而且能对周围的人产生警示和告知的作用。告诫他们同样的错误不可以再犯,否则要受到惩罚。但目前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在教育实践中,惩罚确实又是人们最容易采用而又使用不当的教育手段,各种因不当教育惩罚而导致恶劣后果的问题却频频出现。具体表现为;.有些教师惩罚量度不好,以至于体罚造成了学生在肉体上和精神上的伤害;有些教师运用惩罚顾虑太多,干脆放任学生的所作所为,对明显影响课堂纪律或犯有过错的学生也是睁只跟闭只跟.惟恐成为众矢之的;有些教师对惩罚的时机把握不准,喜欢“秋后算账”,或“新帐老帐一起算”.从而错过了最佳的惩罚时间。得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506名小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探讨当前小学教育阶段的惩罚现象。研究结果显示:小学教育中的惩罚行为显著减少;惩罚方式隐性化,以罚站听课、留堂、罚抄作业等变相体罚为主,其次是心理惩罚,直接体罚较少见;惩罚行为存在城乡差异、学校等级差异和性别差异,农村学校比城镇学校严重,市、区一级学校比省一级学校严重,男生比女生严重;学生遭受惩罚后的心理创伤比身体伤害严重,且农村学生和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尊心受伤程度更深;学习问题是教师惩罚学生的首要原因,其次是纪律和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5.
你们以为不满16周岁犯罪就不受追究吗?不是的 ,犯故意杀人 ,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 ,贩毒……等8种罪 ,年满14周岁就可以被追究刑事责任。也就是说 ,在座的大部分同学如果犯以上重罪 ,就要接受法律惩罚。”笔者到婺源县中云中学采访 ,正赶上学校召开法制报告会 ,报告者是该校聘请的法制教师———中云镇派出所所长曹洗尘。曹所长以案说法 ,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触“耳”惊心……聘请法制教师 ,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法制知识和思想道德教育 ,是婺源县中小学改进教育工作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一项重要举措。该县从1999年3月开始在全…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韶关市武江区重阳中学一名学生,因喊老师“四眼仔”被老师打了一耳光。结果家长闻讯邀亲属冲进学校将老师暴打一顿,逼其在数百名学生的面前下跪长达近20分钟,在索得老师5000元经济赔偿后方离开,导致学校耽误上课近2个小时。事后,当地教育局对打人教师做出了通报批评、连续扣发3个月岗位津贴10%;责成其登门向被打学生道歉,并在全校教师会上作检讨等处罚。看完这样的消息,我想每个人都会像我一样感到气愤和寒心。学生的人权不应被侵犯,这毫无疑问,所以,我也打心眼里反感老师心罚、体罚学生。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教师首先是一个“人”,…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韶关市武江区重阳中学一名学生,因喊老师“四眼仔”被老师打了一耳光。结果家长闻讯邀亲属冲进学校将老师暴打一顿。逼其在数百名学生的面前下跪长达近20分钟,在索得老师5000元经济赔偿后方离开,导致学校耽误上课近2个小时。事后,当地教育局对打人教师做出了通报批评、连续扣发3个月岗位津贴10%;责成其登门向被打学生道歉,并在全校教师会上作检讨等处罚。  相似文献   

8.
近日,笔者从怀化市某中学了解到,该校初二的15名学生因不满教师体罚,不适应学校封闭式教学管理,而集体翻墙逃离学校.学生们如是说:"实在忍受不了学校这种痛苦的日子了,只好从学校逃走了","不是用棍子打就是扇嘴巴".学生经过半月的"逃亡"生活之后,终于被"抓"回了家.一件不起眼的小事情,折射出当今学校教育功能的极度异化,学校异化现象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近日,笔者从怀化市某中学了解到,该校初二的15名学生因不满教师体罚,不适应学校封闭式教学管理,而集体翻墙逃离学校。学生们如是说":实在忍受不了学校这种痛苦的日子了,只好从学校逃走了","不是用棍子打就是扇嘴巴"。学生经过半月的"逃亡"生活之后,终于被"抓"回了家。一件不起眼的小事情,折射出当今学校教育功能的极度异化,学校异化现象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
徐曼曼 《教育》2012,(12):23-23
学生:老师,学校让抽烟吗?教师:不允许!学生:那犯烟瘾怎么办?教师:偷着抽,千万别让老师抓住!学生:学校让搞对象吗?教师有点不耐烦了:你是来学习的,还是来搞对象的?学校不允许学生搞对象!学生又问:打几次架学生才会被开除?教师回答:打一次架就开除!  相似文献   

11.
曾霞  谢鹏云 《考试周刊》2012,(41):176-177
针对中小学惩罚过度的情况,本文认为,一方面,惩罚教育不等同于体罚,教师应该合理地使用惩罚,防止因随意性的惩罚而酿成悲剧。另一方面,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在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中恰当地使用惩罚对维护教育秩序和促进学生社会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现今教师无度惩罚学生的现象,揭示和反思学校教育中惩罚教育实践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策略,以达到落实惩罚教育的效果和切实改善教师使用惩罚教育的情况,使教师能够科学地运用惩罚教育。  相似文献   

12.
排队受罚     
一年级时,班上一些同学喜欢傻笑、上课讲话等。G老师(我永远不会忘记她的名字)让整个班的学生在黑板前排队,挨个儿打每个人。我很尴尬,也很生气,我所信赖的老师怎么会这样不公平地对待我们呢?处方现在在一些学区,教师打学生是违法的。更为严重的是,这个教师惩罚每一位学生,而不管有没有犯错误。另外,从“罪行”轻重的角度,我也可以质疑教师惩罚的用意,傻笑和上课讲话也不至于挨打。明智的教师宁可冒险放过犯错误的学生,也不会惩罚无辜的学生。如果教师不能轻易地辨认出谁是“犯人”,最好就不要提及此事,或者只是严厉地警告一下。如果此类行…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学校教育中,很多人认为惩罚教育已不足取,而能够给学生充分自信和自尊的赏识教育更能深入人心。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赏识教育无节制的泛滥带来的惩罚教育的缺失。实际上,从教育学的观点来看,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而惩罚教育能否作为有效的教育管理手段,取决于教师能否很好地使用惩罚教育。一、使用惩罚教育要以爱护和尊重学生作为基础学生犯错误在所难免,对犯错误的学生实施一定的惩罚,是学校教育和管理学生的必要手段,但我们必须明白,惩罚仅仅是一种手段,而教育才是目的。不论我们采用何种形式的惩  相似文献   

14.
教育惩罚是学校教育中一种常见,却又常被部分教师误解和误用的教育方法,教育惩罚亟待澄清。教育惩罚是给予学生正确反馈、维持教学秩序、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必要手段,具有内在的合理性。教育惩罚的实施策略包括:差异性策略、一致性策略、严密性策略和适度性策略。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老师体罚学生的极端事件屡屡见诸报端,不断有学校和教师因为"惩罚"学生被学生及其家长告上法庭,教育部门三令五申地严禁教师体罚和变  相似文献   

16.
郑婵玲 《生活教育》2014,(16):110-111
教师对学生的惩罚包括身体上的体罚和精神上的惩罚,其原因在于社会和学校都支持教师惩罚学生。教师惩罚学生要以爱为前提,讲究艺术,教师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应遵守法律的规定。  相似文献   

17.
雒宏军 《江苏教育》2007,(13):83-84
前几年,关于教育要不要惩罚的问题讨论的火热。以情动人、赏识教育等等。很长一段时间让我们对教育惩罚讳莫如深,但是学校的现实不容乐观.一是打骂之声不绝于耳,甚至纹脸刺字、致人伤残;二是一些学生肆意妄为、胆大包天.教师却慑于“体罚”的恶名不敢管理,不愿管理。后来,总算搞明白了,教育不能没有惩罚,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是残缺的教育,尊重学生人格和赏识教育。并不否认对学生的批评与合理的惩罚.  相似文献   

18.
合理的教育惩罚是一种教育性手段,其本质功能在于重申并维护学校规范的权威。这一功能通过教育惩罚对违规学生的自我感重塑和归属需要的激发而实现。教师在对违规学生实施惩罚时,要做到以引导为基点,以否定性体验为过程,以改过迁善为目的,彰显教育惩罚的教育性。  相似文献   

19.
教育惩罚:教师的职责和权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学生在课堂上公然违反课堂纪律时,当学生违反学校规章制度时,教师该如何处理?在当前教育中,有两种极端倾向:一种是滥用惩罚,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一种是不敢使用惩罚,不作为。一般来说,发生教师体罚学生的不良现象是有地域性的,在农村以及边远地区学校的案发率普遍要高于城市学校。乡村教师的教学水平、个人素质偏低,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有更多的压力和渴望,体罚或变相体罚就容易出现。而在城市中,更多的教师是“谈惩色变”。“赏识教育”、“愉快教育”的倡导,新闻媒体对某些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不当事件的报道,学校对教师的告诫:“安…  相似文献   

20.
山东临朐县五井中学初一学生张继鑫被发现死在校园内的一个排水沟里,有学生称他是因被老师罚站而冻死的。此事经媒体报道后,事发学校的校长和分管副校长被免职。笔者认为,无论是教师对学生的惩罚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