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教育,承载着万千家庭的梦想,寄托着祖国的希望。教育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要帮助每一个孩子播种梦想、点燃梦想实现梦想,并把自己的梦想和中国梦有机结合在一起。作为教育人要自觉践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的教育梦自觉地担当起"筑好教育梦,助力中国梦"的历史责任。有教无类,让梦想在同一片蓝天下点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毋庸置疑,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每个中国家庭最重要的事情,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就在于人们可以平等地享有高水平的教育机会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普惠性,主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和选择性的教育需求,进一步抓发展、促改革、提质量,不断扩大优质教育  相似文献   

2.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在其短暂一生中,进行30年左右的教育探索,撰写过大量的的教育论著,字里行间充满着对中国教育梦的追逐,闪烁当代中国教育梦的光辉。他继承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大力倡导公平教育、全民教育;反对填鸭式教学,强调因材施教,实施素质教育;主张活到老、做到老、学到老,推进终身学习、终身教育;提倡教师要爱满天下,对每个学生充满爱心与责任心,鼓励每个学生实现成才的梦想。  相似文献   

3.
教育不公平是一个显性问题;如何解决教育不公平问题,是一个系统性、长期性、艰巨性的课题。作为教师,在实现教育公平的过程中,不能置身事外,要从实现班级教育公平做起,做到三"要"三"不要"。一、要"有教无类",不要"有教勿类"教师要想实现班级教育公平,首先要做到"有教无类":不问学生的家庭背景、民族、年龄、性别等因素,而给予学生均等、平等的教育;不问家长的职业好坏、职位高低、职级大小,而给予家长平等、平实的交往。然而,一些教师不是"有教无  相似文献   

4.
声音     
《教育》2013,(31):9
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和个人梦的统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保障每个人平等接受教育,成就人生梦想,既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有力支撑。——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系列报告中指出。要改变教育"重智轻体"和体育"重训轻文"的  相似文献   

5.
教育是梦想的事业。在一般意义上,教育即点燃梦想、追求梦想、实现梦想;在终极意义上,教育即梦想、即超越。一句话,梦想是教育的重要品格。我们坚信,每一个孩子与生俱来就有一个烂漫的梦  相似文献   

6.
中国梦照亮了中国的天空,点燃了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之灯。教育与中国梦紧紧相依,教育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十二五”发展步伐,中国教育从“有学上”迈入“上好学”的新发展阶段,人们对“教育梦”也充满了更多的希望和期待。  相似文献   

7.
教育梦想秀     
编辑部 《中国德育》2013,(13):11-12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教育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勾画出了中国教育的五彩之梦。策划者说值此中国共产党建党92周年之际,让我们向有梦想的人致敬!梦想是激励人们前行的精神动力。说到梦想,人们心中都会展开一幅美丽的画卷,那是一种寄托、一种信仰,一种对未来的期许和渴望。因此,人们相信,有梦想就有了追求,有梦想就有了坚守;有梦  相似文献   

8.
言论五则     
《今日教育》2013,(4):9
这就是我的中国教育梦!——3月7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道出了自己的中国教育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有教无类——不分宗教,不分民族,不分性别,不分地域,不分老幼,每个人都能平等接受教育。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特长,可以选择不同的学校,接受不同的教育。学校要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终身学习——着手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实现"学有所教"的目标任务。人人成才——让每个孩子  相似文献   

9.
《教育文汇》2013,(11):3-3
中国梦,教育梦。自习近平总书记发表关于中国梦的系列讲话以来,全省教育系统如火如荼地开展了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近日,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程艺在接受人民网安徽频道记者专访时谈到:“如果你问我有什么梦想,我的梦想就是继续加大教育投人,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社会各界能够更加关心、支持和理解教育,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师,兢兢业业去关心、关爱学生的成长,让教育为孩子实现自己的梦想插上翅膀。”  相似文献   

10.
教师是实现中国教育梦的主力军,承担着实现中国教育梦的重任。从"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的中国教育梦出发,我们需要建设一支对学生充满人文关怀、教育技能过硬、专业不断成长、始终拥有坚定教育信念的教师队伍。在具体的改革措施中,需要加强教师队伍选拔上的"学而优则仕",教师队伍发展中的"仕而优则学",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的"内外因"融合。  相似文献   

11.
正只要有了孩子,教育便成了每个家庭绕不过去的话题。在当下的中国,"教育梦"承载着每个家庭沉甸甸的希望,教育话题牵动着每位家长的心。江苏教育报刊总社举办的"走进千家万户共绘教育梦"新闻行动,让每位教育报刊的编辑、记者又实实在在接了回地气,真真实实倾听了关于教育的民意、民声。家庭教育,理性的回归  相似文献   

12.
<正>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因此,中国梦也是教育梦。教育部袁贵仁部长用四个词描绘自己心中的"中国教育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十六个字,任重而道远。带领师生追寻心中的"教育梦",是校长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3.
观点与语录     
《教育》2013,(18):7
观点李源潮:开展适合孩子的思想教育■6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李源潮在陕西调研少先队工作时指出,少年儿童的理想很大程度是以梦想的形式萌发和展开的,少先队要用中国梦引导孩子们的理想梦,开展适合孩子们特点的思想教育。要激发孩子们心中的科学梦,从根本上引导孩子们热爱学习、主动学习、快乐学习。  相似文献   

14.
"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反映了孔子作为一个教育者,在教育问题上追求公平、平等的朴素情怀。"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精神实质对现代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意义,它启发我们大力推进教育公平;在全社会推行终身教育理念;确立起人文关怀取向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15.
教师作为教育行为的执行者,自古就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职责,"兼爱""、尚同""、爱无差等""、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朴素的教育公平思想一直是每个时代的教师追求的理想目标并传承至今。现实生活中,教育公平理念已经被教师广泛认同,在全社会都在追求公平的大环境中,教师内心对于公平的追求更加强烈、执着。然而,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发现客观存在着教师教育公平理念与行为背  相似文献   

16.
教育梦是实现中国梦的驱动力,确保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强,则国民强;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梦的基础则是全民教育的公平,这也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实现教育公平在助力中国梦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由于多种原因,我国教育公平现状并不完全令人乐观。推进教育公平、实现中国梦要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拓宽教育投资渠道;树立新的资源配置理念,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建立和完善国家对弱势群体的资助体系;从制度和法制建设的高度根治教育腐败。  相似文献   

17.
刘京海 《上海教育》2009,(11):36-37
孩子的梦想是灿烂的、多变的,教师要珍惜它、爱护它、引导它,因为这对一个人的成长太重要了。 教育本来就是对梦的追求,学校、教师、学生都必须有多彩的梦想。对社会、教育、家庭乃至每个个人而言,梦想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相似文献   

18.
梦的萎落预兆着生命的颓丧,激情与创造就是从梦的地方开始。没有梦是人生的悲哀,因为梦涌流着理想的期盼,积储着无限的想象。当越来越多的人纷纷指斥中国孩子的想象力哪里去了时,我们不得不对梦作一次深深的回望。孩子天生都有梦想,童年是梦想的故乡。但是中国的许多父母会轻率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国人,理应有中国梦;作为教育人,理应有教育梦。教育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追寻教育梦的过程,就是中国教育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过程。>>>策划者说3月7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国政协教育界别联组会上,回应政协委员"中国的教育梦是什么"提问时,用四个词勾画了一幅"中国教育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  相似文献   

20.
3月7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国政协教育界别联组会议上回应政协委员的提问时,用四个词表明自己心中的"中国教育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他说:"我们教育的孩子应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成为能够适应21世纪世界发展潮流需要的有用人才。"去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